![]()
内容推荐 零碳社会:一个应对气候变化、改变世界经济、创建全球绿色文化的紧急计划 这本书大胆预言了一场即将到来的经济泡沫——到2028年时, 价值约100万亿美元产值的化石燃料资产即将搁置,这一搁置将引发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崩溃。 作者预测了剧烈的经济动荡、气候变迁和物种大灭绝危机,深入探讨了政府和社会的应对策略——生态文明和全球绿色新政。它们能够帮助结束金融危机后多年的紧缩和不安全,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扭转数十年来的环境退化。 作者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向零碳社会转型,帮助人类社会渡过灾难。这本书展望了建设零碳社会的前景,为世界经济的转型开辟了道路。人类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零碳时代,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和地球上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零碳社会和全球绿色新政已经在“千禧一代”中以闪电般的方式流行起来。美洲、欧洲和亚洲都不断涌现类似的呼吁。这本书可能成为将全球性灾难转变为生态文明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简介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当代著名思想家,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和畅销书作家,曾出版多部畅销著作,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变化对经济、劳动力、社会以及环境的影响。他为欧盟和世界多国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曾担任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的顾问。里夫金的20部著作被译成35种语言在全球广泛发行,为世界数百高校、企业及政府部门所采用。里夫金的畅销书作品主要有《零边际成本社会》《第三次工业革命》《欧洲梦》《氢经济》《路径时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工作的终结》等。 目录 推荐序 向零碳社会转型已刻不容缓 /何建坤 自序 三巨头 前言 第一部分 大转型:脱钩风起,化石燃料资产遭遇搁浅 第一章 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式 连点成线 基础设施应该归谁所有 谷歌的治理与矫正方法 第二章 人民的动力:免费的太阳能和风能 欧盟政治活动家怎样推出绿色新政 信息通信技术与通信互联网 可再生能源互联网 第三章 零碳生活: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物联网节点 建筑与智能生态农业 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交通 物联网节点建筑 为美国劳动力走进绿色时代做好准备 智能生态农业 弹性时代 第四章 转折点:2028年前后,化石能源文明崩溃 2020年的"20-20-20"目标 大转型:跨过绿色线 错过警告 北美视而不见 黑金的诅咒 金融界敲响警钟 第二部分 从废墟中崛起的新政 第五章 唤醒巨人:养老金打破沉默 颠覆马克思的观点 从理论到实践:革命开始 第六章 经济转型:新社会资本主义 社会责任投资成为焦点 成本几何 资金从何而来 收回基础设施 能源服务公司:绿色新政的商业模式 第七章 动员社会:拯救地球上的生命 欧洲新目标 像一个物种一样思考 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新政 全球数字泛大陆 超越看不见的手 绿色新政的23点重要倡议 代表大会制度 致谢 参考文献 序言 向零碳社会转型已刻不容缓 赛迪研究院于2014年翻译了杰里米·里夫金先生的著 作《零边际成本社会》,里夫金对工业革命敏锐的洞察、 深刻的剖析、创新的观点及具有颠覆性的预言,在国内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启发。赛迪研究院也因此与他结缘,并 赢得他的信任,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里夫金先生的新 作《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问世, 赛迪研究院再次进行翻译,将其在绿色新政方面的最新思 想与中国读者分享。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是国 际社会的共识,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减排行动,多措并举, 应对全球共同的挑战。但自2015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 巴黎协定》以来,世界各国的减排承诺和效果距实现控制 全球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cC以下目标的减排路 径尚有很大缺口。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19年排放差距报 告》再次为世人拉响警报:如果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 2020年至2030年之间不能以每年7.6%的水平下降,世界 将失去实现1.5℃温控目标的机会。 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减排技术和相关政策知识,但如 果不采取严厉且坚决的措施及早扭转排放趋势,我们就只 能继续目睹更多灾难性、致命性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今后二三十年将是气候行动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即 刻行动,在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活等诸多方面进行人类历 史上前所未有的转型。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气候政策的逆行引发广泛争议。 面对全球危机,美国年青一代正引领一场关于“绿色新政 ”(Green New Deal)的全国性对话,呼吁制定美国的绿色 新政,向零碳社会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创造新 的绿色企业和就业机会。在刚刚闭幕的马德里《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COP25)上,欧盟委 员会宣布了其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到 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使欧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 碳中和的大陆”。 关于“绿色新政”的理念,学术界、产业界都已经讨 论了很多,但迄今为止,观点都比较零散、传统,人们还 没有找到完成这一使命的清晰且系统的实现路径。《零碳 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这本书的问世, 则正当其时,可为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转型 、创新绿色新能源文化、建设零碳社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 用。 《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作者 从分析碳泡沫的出现和化石燃料资产遭受搁浅开始,挖掘 深层次原因并剖析绿色经济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绿色 政治的愿景,为我们阐述了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所需要的 绿色新政,将有助于人们打消能否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实现 如此大规模经济转型的疑虑。 作者大胆预言,由于化石燃料工业文明的崩溃,碳泡 沫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至于其原因和防范措 施,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会有所启迪。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迫在眉睫,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担 负起时代的使命,在沟通交流、能源、交通、制造、建筑 、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践行绿色新政,控 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扭转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使世 界迈入更加美好的零碳时代,促进人类社会形态由工业文 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何建坤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 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2019年12月19日 导语 本书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全新力作。全球绿色新政——一项应对气候变化、改变世界经济、创建全球绿色文化的紧急计划。预言化石燃料文明的衰落与生态文明的崛起!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鼎力作序推荐。 零碳城市、零碳政府、零碳建筑、零碳生活……这本书勾勒了一张向零碳社会转型的路线图。 书评(媒体评论) 关于“绿色新政”的理念,学术界、产业界都已 经讨论了很多,但迄今为止,观点都比较零散、传统 ,人们还没有找到完成这一使命的清晰直系统的实现 路径。《零碳社会》这本书的问世,则正当其时,可 为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转型、创新绿色 新能源文化、建设零碳社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何建坤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气候变化与可 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 委员会副主任 杰里米·里夫金再一次预测了人类面临的重大挑 战,并一如既往地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 《零碳社会》是美国向后碳经济转型的清晰路线 图,针对我们今生有望目睹的经济机遇,里夫金提出 了鼓舞人心的设想。投资家、企业家和决策者都应该 读读这本书。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爵士 维珍 航空创始人 挑战?对!不切实际的挑衅?谈不上!工人们希望把 他们的资金投向可持续的未来一技术以人为本、人人 有工作、合乎公义的过渡……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 现实可行的时间表和不可忽视的行动路线图。地球若 灭亡,何谈就业! 莎兰·伯罗(Sharan Burrow) 国际工会联台会 秘书长 长期以来,全世界开明政治领导人一直把杰里米 ·里夫金的突破性思想奉为圭臬。《零碳社会》证明 ,他的研究价值更上一层楼。里夫金讲述了化石燃料 工业化过程的自然衰退,为绿色经济开启未来的可持 续增长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方案。 保罗·波尔曼(Paul Polman) 联合利华CEO,联 合国全球契约副主席 杰里米·里夫金是全球经济和生态的能源转型大 使……他提出了宏伟的未来设想:过去50年从未有人 敢于提出的一种高瞻远瞩的方法。对于欧洲和美国的 草根运动和政策制定者来说,《零碳社会》值得一读 。 西格玛·加布里埃尔(Sigmar Gabriel) 德国前 副总理兼经济事务部长 精彩页 第一章 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 我们要为美国和世界树立绿色新政的经济愿景。这一愿景对大小城市和农村社区必须都有吸引力,必须都可以执行。如果我们要赶在最后期限前使全球经济脱碳,并用绿色电力和配套的可持续服务为其重新注入活力,那么就必须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迅速部署,扩大规模。现在,我们应该退一步问:“历史上的经济模式大转型是如何出现的?”如果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各国政府就可以制定路线,实施绿色新政。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式 历史上的重大经济转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通信媒介、能源和运输系统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以确保系统的整体运行。没有通信,人们就无法管理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能源,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就没有动力;没有运输和物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就无法正常流转。这三大运营系统共同构成了经济学家所称的通用技术平台(全社会的基础设施)。新型通信、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也改变了社会的时间/空间观念、商业模式、治理模式、建设环境、生活环境和叙事身份。 19世纪,由蒸汽驱动的印刷机和电报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国家铁路系统的火车结合起来,形成了管理、驱动社会和推动社会流转的通用技术平台,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0世纪,电力、电话、广播、电视、廉价的石油和国家公路系统的内燃机车紧密结合,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基础设施。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中。在嵌人商业建筑、住宅和工业建筑中的物联网平台上,数字化通信互联网融合数字化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由太阳能和风能驱动)和数字化交通运输互联网(由绿色能源驱动的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组成),将改变2l世纪的社会和经济。 传感器会与每一件设备、器具、机器和专用工具相连接,在延伸到整个全球经济的数字神经网络中,它把万物和人连接起来。目前,已经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被连接到资源流、仓库、道路系统、工厂生产线、输电网、办公室、住宅、商店和车辆上,不断监测其状态和性能,并将大数据反馈给新兴的通信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和交通运输互联网。到2030年,全球分布式智能网络中连接人类和自然环境的传感器的数量可能达到数万亿。 连接人和万物的物联网,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扩大的数字经济中,个人、家庭和企业在家中或工作场所都可以连接物联网,访问万维网上影响其供应链、生产服务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大数据。然后,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挖掘这些大数据,创建自己的算法和应用程序,提高总效率和生产率,减少碳足迹,降低生产、配送、消费商品和服务及回收废弃物的边际成本①,使自己的企业和家庭在新兴的全球后碳经济中更环保、更高效。 绿色数字经济中,有些商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甚至将接近于零,这会迫使资本主义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经济学理论教导我们,最优市场是企业以边际成本作为销售价格的市场。企业应当被鼓励引进新技术和其他效能,以降低生产和销售商品、服务的边际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赢得市场份额,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利润。 然而,经济学家从来没想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付中,最终可能会出现一个超级高效的通用技术平台,导致经济活动的边际成本低到使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从而破坏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当边际成本极低时,市场流通会变得过于缓慢,并且和商业机制一样,也会变得不再重要。这正是绿色数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终结果。 ……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