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朱宇强,洛阳理工学院讲师、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城市史,学术旨趣为历史时期洛阳城市生态系统演变。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聚焦于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历史时期洛阳自然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区域能源结构、水系变迁等问题。在《南开大学学报》《史学月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唐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参编《洛阳明清建筑·孟津卷》,著《自然环境与社会互动下的唐宋洛阳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 目录 第一章 “骨骼”与“肌肉” ——唐宋洛阳城的山脉与土壤 第一节 山河险固 第二节 襟带两京 第三节 北郎修亘 第四节 导洛自熊耳 第五节 嵩高外方 第六节 厥土惟壤 第二章 “气息”与“血脉” ——唐宋洛阳城的气候与水系 第一节 唐宋洛阳的气候变迁 第二节 唐宋洛阳的水环境概况 第三节 洛阳城的“主动脉”——洛水 第四节 洛阳城的“主静脉”——伊水 第五节 洛阳城的“毛细血管”——溏涧及其他支渠 第三章 生命共同体 ——唐宋洛阳地区的动植物 第一节 洛阳古今动物概况 第二节 唐宋洛阳动植物变迁 第四章 生命共同体 ——唐宋洛阳城市人口 第一节 唐以前洛阳人口变迁 第二节 唐代洛阳人口变迁 第三节 五代时期洛阳人口变迁 第四节 北宋洛阳人口变迁 第五章 自然环境与城市社会的生态空间互动 第一节 唐宋洛阳城居民的核心生存空间 第二节 唐宋洛阳城居民的生存维持空间 第六章 城市社会生命层面的直接互动 第一节 唐宋时期洛阳城自然灾害概况 第二节 唐宋洛阳自然灾害与环境承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以唐宋时期的洛阳城为样本,探讨了自然环境与城市社会互动关系下中国传统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全面梳理了唐宋时期洛阳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口的变化,从生态空间和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讨论了自然环境与城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尝试探索城市环境史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