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为工程造价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发展方向
1.2.2 为工程造价咨询在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战略指引
1.2.3 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提供参考
1.3 研究范围界定
第2章 国际工程造价咨询发展现状分析
2.1 国际工程造价咨询发展现状
2.1.1 产权结构
2.1.2 经营模式
2.1.3 服务范围
2.1.4 公司管理模式
2.1.5 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2.1.6 群体知识积累和共享
2.1.7 信息化技术应用情况
2.1.8 海外工程政策支持
2.2 美国工程造价咨询发展分析
2.2.1 美国工程造价咨询特点
2.2.2 美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及相关标准
2.3 英国工程造价咨询发展分析
2.3.1 英国工程造价咨询特点
2.3.2 英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及相关标准
2.4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工程造价咨询发展分析
2.4.1 新加坡工程造价咨询特点
2.4.2 新加坡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及相关标准
第3章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现状、问题和SWOT分析
3.1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发展现状
3.1.1 产权结构
3.1.2 服务范围
3.1.3 市场规模
3.1.4 从业人员情况
3.1.5 信息化技术应用
3.1.6 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3.2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分析
3.2.1 业务范围单一
3.2.2 业务领域狭窄
3.2.3 合同管理薄弱
3.2.4 计价模式市场化程度低
3.2.5 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3.2.6 产权体制尚待健全
3.2.7 商业模式相对落后和管理水平不高
3.3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第4章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风险及实现路径分析
4.1 “走出去”风险分析
4.1.1 政治风险分析
4.1.2 法律风险分析
4.1.3 金融风险分析
4.1.4 当地市场及文化风险分析
4.1.5 技术风险分析
4.2 “走出去”实现路径分析
4.2.1 “走出去”主体选择分析
4.2.2 “走出去”地区选择分析
4.2.3 “走出去”模式分析
第5章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战略实现策略建议
5.1 政府层面策略建议
5.1.1 完善相关产业配套政策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5.1.3 优化政府行政管理和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5.1.4 加强中外标准衔接
5.2 行业协会层面策略建议
5.2.1 加强行业协会管理,加大行业服务深度
5.2.2 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64
5.3 企业层面策略建议
5.3.1 重视和加快工程造价咨询复合型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5.3.2 建立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提高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信誉度
5.3.3 健全工程造价咨询运行机制
5.4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国际项目典型案例
5.4.1 案例介绍
5.4.2 案例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走出去”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
6.1.2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问题与机遇并存
6.1.3 结合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实际,实现工程造价咨询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路径的“走出去”
6.1.4 从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层面协同应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走出去”
6.2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