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法学教育的宗旨并非培养只会机械适用法律的“工匠”,而应承载着培养追求正义、知法懂法、忠于法律、廉洁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务。要完成法学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须认真抓好法学教材建设。教材是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学教材不仅是法学知识传承的载体,而且是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法学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刑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的部门法学科。离开了实际案例,就不可能学好刑法学,所以刑法学的学习离不开对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分析,而理论的正确性也终究离不开实践的检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刑事案件是错综复杂的,有的涉及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有的涉及此罪与彼罪的定性问题,有的涉及定罪之后量刑情节的认定问题,还有的涉及具体的刑法制度的适用问题,等等。没有哪两个刑事案件是一模一样的,刑事案件之间一定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区别。因此,在处理时也一定会有所不同。从案例中学习刑法理论无疑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刑法学中的各个理论点,从而习得系统、扎实的刑法学知识。只有在学好刑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对具体案例进行有根有据的分析,才能把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学到的刑法学专业知识和刑事理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刑事司法实践结合起来,也才能为成为合格的法律人才奠定基础。
本书是编者通过长期积累的刑法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多年的刑法学教学经验,并结合当下刑法学思潮的发展,充分考虑刑法学专业本科生与法律硕士生的基础学习与培养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科学理念和遵循刑法学的教学规律编写而成的。本书从刑法总论范围出发,分析研究了在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审判案例,兼顾理论研究,在内容和结构上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
1.编写体例严谨科学
本书采取“知识要点一示范案例一涉案法条一习作案例一延伸阅读”的编写体例,其中“示范案例”从“案件事实”“法律问题”“分析与结论”三个部分层层剖析,从而将司法案例与刑法理论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本章知识要点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有整体把握;然后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案例中,每章均将涉案的法条附在案例之后,便于学生查阅案例的审判依据;再通过案例习作练习,使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和检测,便于学生在做题中思考发现自身不足;最后向学生推荐与本章知识点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书籍和文献,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案例争点突出
在每一个疑难案例中锁定最为重要的一至两个具体争点,并通过对争点的层层剖析,分析其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务实思维。在做理论分析的同时,本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介绍与分析,并兼顾刑法学理论的新发展,对案件中涉及的一些具有理论争议问题的不同观点加以全面的介绍,从而达到既让学生习得扎实的刑法学基础,又让学生在基础知识之上开阔视野,了解学术动态,拓展知识范围的学习效果。
3.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
本书所选择的案例都是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大案、要案及疑难案件进行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如大学生马加爵故意杀人案、民工盗窃“天价葡萄案”等均是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大案及疑难案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社会动态,又能够准确地把握刑法在当下社会中的具体作用。
以往的教学案例教材多以向授课对象传输理论知识为单一目标,并未重视实践规律发现和法律思维培养的功能实现。本书适当结合司法案例选编与案例教材的编写风格,力图使得案例教材的多项功能(即理论知识传输、实践规律发现和法律思维培养)融为一体,使本书的受众群体不仅能培养自身的案例分析能力,还能夯实自身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开阔视野,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刑法学专业本科生与法律硕士生的刑法学习用书,此外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学科、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在此向有关专家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限于编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