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存在的信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吴亮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吴亮,广东潮阳人,1955年生,现居上海。著有长篇小说《朝霞》,文集《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秋天的独白》《被湮没的批评与记忆》《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天折的记忆》等数十种。
后记
吴亮又在写长篇,这是
个公开的秘密。一是因为这
些断断续续的信札,在朋友
圈中都不时地能读到;二是
我们交往中他不时地谈论此
事,吴亮也从不回避,时而
神秘时而坦陈写作中的困惑
和兴奋。我隐约地感觉到,
此长篇涉及20世纪90年代
以后的人与事,大致和美术
圈有些瓜葛。依据经验,这
些碎片式的东西完成结构尚
需时日,我曾大胆地预测,
此长篇完成期大约在冬季。
在众人面前预测写作工程期
多少有点冒犯,特别是对吴
亮而言。好像有意抬杠似的
,在酷热来临之际,吴亮递
过一叠打印稿说,长篇写完
了。
吴亮写作时,我正在读
索莱尔斯的一些论述。这位
克里斯蒂娃的丈夫,罗兰·
巴特的密友在论及画家弗朗
西斯·培根时写道:“空间的
存在是内在的。对抗着虚拟
或综合的虚假外,对抗着电
脑不断闪烁的信号糨糊,绘
画必须被视为一种新型的神
秘力量。身体处处被迫沉默
、被弄虚作假,在能够专注
和思考之前便被控制了话语
权?塑形的行为将在话语和
肉体之间进行调解。美好的
感情在大屠杀的基础上变得
丰富充盈?他将以色彩的方
式展现出真实的真实。” [
法]菲利普·索莱尔斯著,刘
成富、吴雨晴译,《无限颂
:谈艺术》,河南大学出版
社,2018年版,第76页。
请注意最后一句中的“色彩”
,从小喜欢画画的吴亮最终
成了一位艺术评论家,时至
今日还不时地出入各种画展

巴特曾为索莱尔斯写过
一本小书《作家索莱尔斯》
,并在其评小说《戏剧》一
文中指出:“因此,词语和
事物在它们之间无障碍地循
环往复,就像同一话语的各
个单位,同一物质的微粒那
样。这一点与古老的神话相
距不远:从描绘的文字到大
地本身,世界的神话就像是
书。”以及,“没有什么比建
立文学上的规则更能带来抗
力了;这些规则似乎应不惜
一切代价保留其潜意识状态
,完全就像语言规则那样;
没有任何通常的作品是在言
语之上的言语活动(除了某
些传统的接替)。” [法]菲
利普·索莱尔斯著,孔燕译
,《罗兰·巴特的友谊》,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版,第38页。重要
的是语词与事物的关系,这
也是下面我所要谈及的重点
之一。索莱尔斯的作品难懂
是出了名的,喜欢的人称之
为“先锋派”,不喜欢的人则
极其讨厌之。关于这个问题
,巴特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
,晦涩的文本需要慢读,而
像大仲马的小说如果慢读的
话,那胃口就会败坏了。另
外请注意写作的语境,当年
罗兰·巴特与今日之地位不
可同日而语,是处于论战和
反对声的包围之中。据索莱
尔斯所记,“书出版后造成
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它是对
高校研究所的一纸挑战书。
我立马感受到了周围人疯狂
的嫉妒。”甚至“所有人都说
我是拿枪逼他写了《作家索
莱尔斯》。
……
应时应景的诗歌让他不
快,而《骰子一掷,不会改
变偶然》这首诗,我们每次
想到的时候,就如同谈到闻
所未闻的大胆天书一样。戏
剧在内部上演,一间屋子和
一个头脑变成了宇宙和星系
,“发狂而孤独的笔”在太空
中写下了绝望的水手的遗言
。上完英文课的马拉美先生
一回到家就变成了莎士比亚
的人物,变成了顶着暴风雨
的李尔王,陷入了“狂欢与
恐惧的漩涡”。他与时间对
峙:“无物发生,除了位置
。”
效果跟帕斯卡尔某个突
如其来的头脑风暴一样出众
,赌注全在纸上,《回忆录
》在镜中重现。结论是:“
所有的思想都在掷骰子”,
在很远的地方回响,在我们
不知道的密码的未来里回响
。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克服
偶然”,要唤醒“语言”所有
神奇的可能性,而“语言”正
在被滥用,“一切都归结为
美学和政治经济学”,这句
话说得太对了。在人们日复
一日的证明下,政治经济学
是死亡,关学才是生命。但
如今,应将生命从死亡中夺
回,应该让它像某个海滩遗
留下来的残骸那样发挥作用
。“我不知公众为何物,也
不知道法兰西大剧院。我不
住在巴黎,但住在一个房里
,可以是伦敦的,可以是旧
金山,也可以是中国的……

巧合的是,《不存在的
信札》最后也写到“一个房
间”。当我读到长篇的最后
一句:“制冷机嗡嗡作响玻
璃窗外树叶无声上下飞舞…
…”时,想起的却是那个没
有空调的年代,那时我和吴
亮都是工人,我是染料化工
厂的工人,而吴亮却是在一
家制造冷藏柜的工厂当工人
。据说,有时他会在防空洞
里用他那独特的嗓音唱俄罗
斯的《三套车》。
2019年9月10日于上海
目录
《不存在的信札》无目录
精彩页
曼达:
我离开那个地下室,天下雨了,我决定走回学校。我记得方向,我那么熟悉这带啊……很快,我发现我迷路了,好像我故意要迷路,要淋雨,让我想想,我有多少年没有在雨中走,不打伞,不奔跑,甚至走在马路中央,最近一次,是哪一次,我彻底忘了,许多事都忘了个精光,却又苏醒一般,对,我已好久不写信了,不给任何人写信,只打电话,只用声音,就像下雨的声音,我不会写信了,我几乎失去了写信的思维方式,脑子里没有字了,只有声音,轰轰隆隆声音.我忘记了文字,言辞表达最基本的形式……偶尔,有一点点想法,观点,还没有成型,就飘走了,平时,不需要观点,都是日常,重复复重复,__些简单的框架,翻来覆去,够了,把它们联结起来了,好吧,现在我就给你写信,我开始写信了.这是不是很荒谬,过于滑稽,曼达,你一定被我惊着了。
弟弟:
远处有一线光亮,睡不着,下意识摸左边,空的,我想你了,我仿佛有些背痛,手搁不着的位置,暗中,我神经质般地笑了一下,极短促,试图忘记背脊,它就是世界中心,所有麻烦,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从下往上,看到天花板一角了,真是新大陆,就这样躺在床上,本计划这个礼拜要编排我的画册,一直拖,不想,拍照,尺寸,文字,还要取个名字,忙碌了一阵,我已失去动力不知道为什么,厌倦,一种类似停滞状态……弟弟你说你会给我想个名字的,你说两个字不好,两个字的画册太多了,你说给我想一句话,你想好了吗?
陶尼:
我的第一件作品完成了,用了三个星期,属于技艺的解决,不涉及观念,“观念”是可教的吗,偷来的,我压根儿讨厌“观念”……你懂我的,任谁都一样,重要的是作品必须仪表堂堂,它是高岭土灌注的,胶水与亚麻布,蓝色,氯化钴浸润的表面……我明天去旅行了,这是一种姿态,这很关键,做好一件作品,就得离开它忘记它,然后,三天后,或者七天多少天,回来了,穿过马路,打开门,再看看那个东西,变化在哪里?根本没有什么思想,是一张陌生人的脸.用半分钟认出他,一点不惊讶,他就是主人了,他简直就是在那里等我,我一点不激动,我走近他,停下脚步,这是多么冰冷的一件作品,他以他的冰冷吸引我的注意力,他搁浅了,像是镜子里一个影子,用手指触摸它,玻璃似的,模模糊糊,我退后,他好像不是我的作品,我想他是美的,引人注目,走不到他跟前,没法判断,他有一种冷漠,一种全然自我怀疑,自发性,格格不入……陶尼!你一定要来看!不是现在!只有你能看懂我,你的无知、外行、奇思妙想总是会刺激我,我们是息息相关的,那种苦恼,爱欲,无尽等待……
塔塔:
报纸上说,喝苏格兰威士忌一定要加冰块,这个你也问我,这个,取决于自己,好像是美国人近代习惯吧,十九世纪初美国禁酒令,苏格兰的威士忌才进入美国,哪有冰块啊,氟利昂制冰机要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进入美国家庭,苏格兰威士忌有五百年历史,你自己想想吧。
你问起加尔文的“预定论”,不解,特别是“神的拣选”,人为什么毫无主权,那么,人的自由意志又怎么办?我找到《申命记》里的几句,可能可释疑: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惟有显明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很明显,人不会也不能质问神为什么施恩予人,那就不能问为什么会弃绝某些人,属神的心意人无法明白,可是,对拒绝救恩,人类依然要负责。
天黑了,回家!P9-12
导语
吴亮继《朝霞》之后,再次确立自己的小说尺度,书信体书写,串联起半个世纪的城市文化风貌,以及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写过《马原的叙述圈套》的吴亮,也在小说里玩了把存在与虚无的把戏,这一次,却无疑是属于吴亮自己的叙述圈套了。
内容推荐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术圈和文学圈里的生活片段,看似浮光掠影,却是内心深处的真切交通,兼及宗教、哲学等等的思考。没有署名的信,面目不明的写信者,围绕一个名叫曼达的神秘女人,彼此缠绕又模糊不清的关系……吴亮以不可思议的如谜一般的写作姿态,构筑了一座真实的碎片大厦,却在大厦完成时揭出一个谜底——也许这一切根本就不存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