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学大师蒋勋全新作品,从古代文人诗书画中感受东方美学的动人,体认到东方美学即将崛起
2. 带着几十年的生命体验重新思考东方美学,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领悟喜悦与哀伤之后的无有挂碍,方为云淡风轻
3. 具有东方美感的艺术设计,纯粹美学享受,再现岁月的荒凉与繁华
4. 全彩四色印刷:收录蒋勋珍贵画作及东方经典美术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美学大师蒋勋从《诗经》《庄子》讲到文人书画长卷,从《千里江山图》讲到唐诗宋画,无论走到北海道的乡野、京都的寺院、旧金山,还是隐居池上,他心中挂念的都是王羲之的手帖、空海的书法等东方文学与艺术。他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这些他怀抱深情的事物,发觉云淡风轻或许才是生佳境界。
自序 云淡风轻
天地有大美——文人·诗书画·长卷
熠耀辉煌——王希孟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
芒花与蒹葭——不遥远的歌声
庄子,你好——逍遥游
坐看云起与大江东去
地藏与莲花
木扉·虫痕
藤田嗣治
大繁华里款款回身
雾荷——一张画的故事
我与我的对话——小雪读《齐物论》笔记
Cu-cu 与关关
修阿罗汉——选举美学
池上谷仓——池上艺术馆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的结局
中国传统里有一个特殊的词—“文人”。 “文人”这个词用西方语言来理解,并没有很准确的翻译。 我常常想:“文人”如何定义? 有人译为“学者”,但是,“文人”并不只是“学者”。“学者”听起来有点太古板严肃。“学者”案牍劳形,皓首穷经,注疏考证,引经据典。“文人”却常常优游于山水间,“渔樵于江渚之上”,必要时砍柴、打鱼都可以干,“侣鱼虾而友麋鹿”,似乎比“学者”更多一点随性与自在,更多一点回到真实生活的悠闲吧。 好像还有人把“文人”译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也有点太严重紧张了,而且有点无趣,让人想到总是板着脸的大学教授,批判东批判西,眼下没有人懂他存在的“生命意义”,常常觉得时代欠他甚多。 “知识分子”未必懂“文人”,“文人”不会那么自以为是,“文人”要的只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与谁同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