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李斌,生于1979年,湖北咸宁嘉鱼人。现为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纺织服装史、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武汉纺织大学等多项科研项目。2008年5月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哲学硕士(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学位,2013年5月获得东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古代纺织工程专业)学位。 目录 起源篇 第一章 长三角地区传统棉织染类地方性知识溯源寻根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国南路棉花传播 第二节 上海乌泥泾棉纺织技艺的起源 第三节 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传统丝纺织类地方性知识本原分析 第一节 南京云锦地方性知识的产生 第二节 苏州宋锦地方性知识的产生 第三节 苏州缂丝地方性知识的产生 第四节 杭州杭罗地方性知识的产生 参考文献 起源篇小结 技术篇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传统纱线类地方性知识架构 第一节 上海乌泥泾传统棉纺技术 第二节 中国长三角地区的传统丝纺技术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传统织染类地方性知识解构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的传统织机的形制分析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的传统织机的织造技法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的传统印染技术 参考文献 技术篇小结 文化篇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类地方性知识与地域文化的嬗变 第一节 黄道婆文化奠定长三角地区地域文化的基石 第二节 宋代长三角地区地域文化与朱克柔缂丝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三节 清代长三角地区丝织业行会与地域文化的构建 第四节 纺织神话传说与长三角地区地域文化的完善 参考文献 文化篇小结 传承篇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知识的重构 第一节 上海乌泥泾棉纺织技艺体验式保护传承模式 第二节 蓝印花布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传统丝织技艺的发展困境分析 第四节 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机制和模式 参考文献 传承篇小结 后 记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对中国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与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硏究,探究该地区染织技术到染织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嬗变过程。首先,采用地方性知识理论中“深入到知识生产者之中”的方法,以知识生产者群体内部视域对长三角地区传统染织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研究;其次,运用地方性知识理论中“任何一种知识产生都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原则,对长三角地区各项传统染织技术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合理的研究,找出染织技艺、神话传说、礼仪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地方性知识理论中“地方性的知识能形成与当地相适宜的文化”的观点,从正反两个方向分析长三角地区染织技术与染织文化、区域文化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相互促进。 本书史料翔实,图片丰富,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染织技术与文化的专业参考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