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有九章内容。作为本书开篇,第一章首先对翻译进行了概述,具体涉及翻译的界定、分类、过程、对译者的素质要求以及中西方翻译理论分析。文艺视阈下的翻译实践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故译者应该对中西语言差异、中西文化差异有清楚的认识,进而能在翻译过程中得心应手,所以第二章重点研究了文艺视阈下翻译实践的基础,即中西语言差异、中西文化差异。翻译实践还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作为支撑,所以第三章分别对文艺视阈下词汇、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前三章是对翻译的理论阐述,为下述章节的展开做了铺垫。第四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研究了文艺视阈下翻译的不同向度,包括理论向度、意义向度、意象向度和传统向度。在第四章,作者首先分析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及特点,然后引出了翻译的理想与理想的翻译之辩,并且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接着讨论了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的选择,最后概述了操控文学翻译的三个要素。第五章文艺视阈下翻译的意义向度研究,具体涉及作为交际行为的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一种复杂的意义生成行为;文学译本的意义重构;意义的筹划与突显;文学翻译中的语境与意义问题。第六章文学视阈下翻译的意象向度研究,包括译者对原作意境美和意象美的阐释,译者对原作意境美、意象美的再现,以及文化意象的翻译。第七章文艺视阈下翻译的传统向度研究,首先介绍了文学传统的概念,然后讨论了文学传统与文学翻译,接着论述了文学传统影响下的文学类作品翻译,进而引出外来文学传统对文学类作品翻译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变化中的文学传统。第八章研究了文艺视阈下小说与诗歌的翻译实践,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九章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探讨了文艺视阈下中国部分古代文学经典的译介与个案分析。
本书立足传统、借鉴西方、中外融合,全面阐述文艺视阈下的翻译。整体上说,本书的亮点是实用性强、见解新颖独到。本书从文艺的角度出发,全面剖析了翻译基本理论,详细梳理了翻译实践,做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另外,本书着重研究了文学翻译的一系列问题,并提供了一些中西方文学经典译介及案例。本书对于文艺翻译的研究者、读者而言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