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山,1941年生,湖南湘阴人,有名书画家。196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同年就职于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壁画的临摹、研究与创作工作。曾受教于庞薰琹、张仃、吴冠中诸先生,深受他们融古参今、博采众长、转益多思、构建新型文化形态的治学精神与美学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艺术有深刻的理解,对西方艺术亦了然于心,强调艺术家的生命全在于作品。创作过众多大型壁画,如首都机场《黄河之水天上来》、湖南省图书馆《楚魂》、中国台湾地区佛光山台北道场《普贤变》《文殊变》等。岀版著作《中国当代名家画集——何山卷》《何山作品选集》《百体篆书千字文全解》《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等。
中国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国西部各古老国家的和平友好发展之路,是一条共生、其赢之路,体现着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敦煌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使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艺术相碰撞、相交融、相汲取,凝结成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产生了独无二的、综合性的艺术群体和新型的文化形态
《西域文化与敦煌艺术(修订本)》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从文化比较学、艺术哲学与美学的角度,对敦煌艺术的源流、题材、表现形式和风格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证;同时对敦煌艺术的分期、发展、演变以及各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书中附有大量的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艺术作品以及敦煌各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供读者参阅和比对,以期作出自己正确的思考与判断。
★作为艺术创作家的何山,思想活跃,眼光敏锐,感情热烈,以此来从事学术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新颖,无既定模式和学究气,这些是这部书的突出特点。但它却又不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即兴抒怀,偶然感慨,而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旁征博引,内容翔实,体察入微,高瞻远瞩。他不但从历史长河的时间上而且也从东西方文化的广大空间上去对比考察敦煌艺术,因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论题,无疑将会给人们以有益的启迪,我想这便是这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
——杨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何山将敦煌文化与艺术的形成、发展,以及敦煌艺术的时代特征与风貌,作了系统的研究与论述,并且分析和指出了敦煌艺术“西来说”“东来说”的片而性。明确地提出了,敦煌艺术是以它的本土文化艺术精神为主体,与世界四大具影响力的卉老文明相碰撞、相融合所产生的独特的、综合的艺术群体和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
——袁运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敦煌艺术通过丝绸之路使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艺术相碰撞、相交融、相汲取,凝结成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产生了独一无二的、综合性的艺术群体和新型的文化形态。
本书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从文化比较学、艺术哲学与美学的角度,对敦煌艺术的源流、题材、表现形式和风格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论证;同时对敦煌艺术的分期、发展、演变,以及各时期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作了详细的分析。书中附有大量的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艺术作品,以及敦煌各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供读者参阅和比对,以期作出自己正确的思考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