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地观测卫星定轨技术及应用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作者 赵春梅//王小亚//何正斌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对地观测卫星
1.1.1 导航卫星
1.1.2 测高卫星
1.1.3 重力卫星
1.1.4 地球资源卫星
1.1.5 地球动力学卫星
1.2 对地观测卫星定轨技术
1.2.1 SLR技术
1.2.2 DORIS技术
1.2.3 GNSS技术
1.3 定轨试验卫星概况
1.3.1 Lageos卫星
1.3.2 Ajisai卫星
1.3.3 Jason卫星
1.3.4 HY-2卫星
1.3.5 ZY3卫星
1.3.6 FY-3卫星
参考文献
第2章 卫星定轨时空基准
2.1 时空基本概念
2.1.1 时刻与时间间隔
2.1.2 时间基准
2.1.3 天球
2.1.4 岁差
2.1.5 章动
2.1.6 极移
2.2 时间系统
2.2.1 世界时
2.2.2 原子时
2.2.3 力学时
2.2.4 协调世界时
2.2.5 GNSS时间系统
2.2.6 历元表示
2.3 坐标系统
2.3.1 天球坐标系
2.3.2 地球坐标系
2.3.3 轨道坐标系
2.3.4 卫星坐标系
2.3.5 RTN坐标系
2.3.6 测站坐标系
参考文献
第3章 卫星运动方程及定轨方法
3.1 卫星运动方程
3.2 卫星受力分析
3.2.1 二体问题作用力
3.2.2 N体摄动
3.2.3 地球引力位系数有关的摄动
3.2.4 月球扁率摄动与地球扁率间接摄动
3.2.5 广义相对论摄动
3.2.6 太阳辐射压摄动
3.2.7 地球辐射压摄动
3.2.8 大气阻力摄动
3.2.9 经验力摄动
3.2.10 其他摄动力
3.3 轨道数值积分
3.4 参数估计方法
3.4.1 观测方程的线性化
3.4.2 参数估计方法简述
3.5 轨道精度评定
3.5.1 观测资料的拟合程度
3.5.2 重叠弧段检验
3.5.3 弧段端点的衔接程度
3.5.4 独立轨道比较
3.5.5 站星观测检核
参考文献
第4章 SLR技术卫星定轨
4.1 概述
4.2 SLR观测模型
4.2.1 观测方程
4.2.2 误差改正
4.3 SLR数据处理策略
4.3.1 SLR数据预处理策略
4.3.2 SLR数据加权策略
4.3.3 SLR定轨控制卡
4.3.4 SLR精密定轨约束和解算参数
4.4 SLR定轨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4.4.1 SLR数据数量和质量因素
4.4.2 SLR测站分布影响
4.4.3 卫星质心改正模型影响
4.4.4 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影响
4.4.5 重力场模型影响
4.4.6 海潮和海潮负荷模型影响
4.4.7 不同参考框架影响
4.4.8 SLR数据处理策略影响
4.5 SLR定轨实例
4.5.1 Lageos卫星精密定轨与精度分析
4.5.2 Ajisai卫星精密定轨与精度分析
4.5.3 HY-2卫星定轨与精度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基GNSS技术卫星定轨
5.1 概述
5.2 函数模型与随机模型
5.2.1 观测方程
5.2.2 随机模型
5.3 主要误差源与改正模型
5.3.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5.3.2 与测站有关的误差
5.3.3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5.4 GNSS卫星轨道确定
5.4.1 观测数据预处理
5.4.2 卫星初始轨道确定
5.4.3 精密轨道确定
5.4.4 轨道预报
5.5 数据质量评估
5.5.1 GNSS数据质量评估指标
5.5.2 卫星可见数及 DOP 值分析
5.5.3 多路径误差分析
5.5.4 信噪比分析
5.5.5 周跳分析
5.6 定轨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5.6.1 太阳光压模型影响
5.6.2 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影响
5.7 GNSS卫星定轨实例
5.7.1 单系统定轨
5.7.2 多系统联合定轨
参考文献
第6章 星载GNSS技术卫星定轨
6.1 概述
6.2 星载GNSS观测模型
6.2.1 观测方程
6.2.2 几种常用的线性组合
6.2.3 主要误差源与改正模型
6.3 数据质量评估
6.3.1 数据可靠性度量
6.3.2 数据质量评估指标
6.3.3 实测数据质量评估
6.4 数据处理策略
6.4.1 数据预处理
6.4.2 力学模型及参数设置
6.4.3 定轨基本流程
6.4.4 轨道预报方法
6.5 星载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及变化建模
6.5.1 概述
6.5.2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对卫星定轨的影响
6.5.3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建模
6.5.4 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建模
6.6 星载GNSS定轨实例
6.6.1 ZY3卫星精密定轨
6.6.2 FY-3卫星精密定轨
参考文献
第7章 DORIS技术卫星定轨
7.1 概述
7.2 观测模型
7.2.1 数据格式及转换
7.2.2 观测方程
7.2.3 误差改正
7.3 定轨影响因素分析
7.3.1 重力场模型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7.3.2 天线相位偏差模型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7.3.3 对流层模型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7.3.4 解算ERP参数对定轨精度的影响
7.4 多种技术综合定轨
7.4.1 综合定轨方法
7.4.2 综合定轨实例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是作者关于卫星定轨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全面介绍了对地观测卫星定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现技术手段及其具体应用。全书共7章,第1章介绍了对地观测卫星及卫星定轨技术的发展;第2章给出时空基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第3章阐述了定轨基本理论和方法;第4章论述了利用SLR数据进行卫星定轨的观测模型、数据处理策略、定轨影响因素等,给出了具体的SLR定轨实例;第5章阐述了利用GNSS技术进行导航卫星定轨的基本策略,分析了定轨精度影响因素,给出了不同导航卫星定轨实例;第6章阐述了利用星载GNSS技术定轨的定轨流程、数据处理策略、轨道预报方法,分析了星载GNSS接收机天线相位偏差及其变化的解算方法,给出了具体星载GNSS定轨实例;第7章给出了DORIS技术定轨的观测模型,分析了定轨精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多种技术综合定轨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定轨实例。
内容推荐
本书简要介绍了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展、卫星定轨的主要技术和典型卫星基本情况;阐述了时空基准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论述了卫星定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具体的定轨技术和手段,详细分析了卫星激光测距(SLR)、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SS、多普勒无线电定位系统(DORIS)三种定轨技术的定轨原理,分析了影响定轨精度的因素,给出了详细的定轨策略。结合不同高度、不同类型的卫星定轨实例,阐明了定轨的基本流程、关键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各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便于单独查阅。
本书可供空间大地测量、天文、空间科学、导航等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和研究生教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