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未来好不好走过去才知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彭彦花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五十篇散文随笔,作者通过清新质朴的语言、生活化的描述,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彭彦花,女,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著有励志散文集《成长的姿态》《那些躲在箱子里的爱》。
目录
别让你所谓的自由辜负亲人的血汗
放手这件事,别人帮不了你
姑娘,没有任何男人值得你在他家楼下的夜风里哭泣
讲真,我还挺羡慕别人嘴里的我自己
每个烧过日记本的姑娘都是有故事的人
那些暗恋成就了你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那些靠美貌换取优越生活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考验她,就别怪她跟你翻脸
你所谓的大度,只是无底线的纵容
你要享受美国式的自由,就别再逼父母给予中国式的牺牲
你在婚姻的船上独自划桨的背影令人心酸
女人中年,哪能全是岁月静好
身后的狼狗比前面的蛋糕让你奔跑得更有动力
人生总是很累,现在累,是为了将来不累
所谓情商高,不过是愿意为别人多考虑一点
那一年,我也曾经是“北漂”
为爱分担,是对自己的成就
我爱你,不是只靠嘴巴说说而已
我不是怕你,我只是对爱屈服
我没事儿,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
因为想你,所以满世界都是你
这世界上唯一祈求不来的是感情
知识可以改变眼界,食物也可以
最怕熬到苦尽,却没盼到甘来
做女人,当如香水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和他一起飞翔
那些轻而易举就成功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你以为你还是个小姑娘啊?没错,是的!
爱情也有保质期
别等了姑娘,他所谓的时机不对只因想娶的不是你
你有多热爱,生活就有多精彩
莫道前情难忘,难忘的只是年少时光
若是可以哭,谁愿意勉强笑呢?
你连自己能干什么都不知道,别人怎么帮你?
举手之劳而已,你自己为啥不举?
给梦想恰如其分的期待
中年的酒,谁都得喝一壶
有一种东西,多少钱都买不来
未来好不好,走过去才知道
最悲哀的教育是让孩子永远依靠你
我爱你,因为我爱你
赢不了的对抗
成长的姿态
最初的梦想
杜鹃花开
洛可可的忧伤
年华不待微微凉
母亲的谎言
轻轻流过的夏风
与文字谈一场有始无终的恋爱(代后记)
导语
本书是一本心灵励志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创作的五十余篇散文,大多曾在各级报刊发表。作者通过温暖的文字、细腻的笔触,治愈系的故事向读者阐释了她心中的人生价值与情感观。文风优美,清新可感,内容积极向上,适合各年龄段读者阅读。作者通过清新质朴的语言、生活化的描述,讲述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或感人肺腑,或直击心灵,总有一个故事,能让你找到共鸣。
后记
与文字谈一场有始无终的恋爱(代后记)
岁月不曾斑驳,记忆亦不曾泛黄,可是当年那个抱着一堆
“闲书”猛啃的黄毛小丫头如今已经被声声“阿姨”萦绕。时
间快得难以想象,仿佛前一秒我还趴在小土屋的柜台上读书,
下一秒就跳到如今的办公桌前,根本不曾想过我爱上写作已近
二十年。
那时候,我所谓的写作,其实就是写日记。从小学四年级
开始,最初,满本子都是简单的天气、饭菜、课堂琐事,随着
年龄增长,见的世面多了,日记本里的内容也日渐丰富。
在十三四岁的朦胧年纪我走进初中,班上男生偷偷谈论女
生,女生偷偷谈论男生。而我那时候迷上了金庸,每天在日记
本里幻想自己是个身怀绝技的女侠,天马行空、飞来飘去。
初一那年,我郑重其事地“出版”了一本书《令狐冲下
山》,线装的小本子,仿着小说的样式认真地画了封面封底,
按照章回小说的格式一篇篇写下去,一笔一画比交给老师的作
业还要仔细几分。我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笔名—彭祖。写完
后,屁颠屁颠地拿回家给父亲看,结果大伤人心—爸爸说:
“彭祖也是你敢自称的,回村儿里不怕挨揍啊!”十八岁,青
涩的年纪,我步入中专。胆大的同学背着老师谈恋爱,我胆
小,就在日记里构思一篇篇臆想出来的爱情故事。可也仅仅限
于臆想,当年有个男生偷偷地递纸条给我,满纸的爱慕言辞。
我不仅不浪漫,还特别“二”地指着他说:“别给我整事儿
啊,信不信叫人揍你!”鸣呼哀哉,自此,男生见了我全都远
远地绕着走。
终于毕业了,我回到我的母校——本镇的一所乡村小学,
任教六年。这六年里,我不仅有了许多书可以读,还看了满满
一纸箱的电影—那时候流行VCD碟片。当同学们都陆续地结婚
生子了,我妈急了,到处托人给我相亲,可我却依然沉浸在文
字的小世界里怡然自得。
2000年开始接触网络时在一个邻居大哥哥的推荐下,我在
“榕树下”原创文学网站注册,取名“花瓣雨”。那时候,我
痴迷着安妮宝贝,她贴在“榕树下”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细细读
过,再回头看看自己青涩干巴的文字,我又黯然。最终,我也
不曾在“榕树下”贴出一篇文章。
如果说青春有遗憾,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把写在日记里的
文字贴到“榕树下”。二十六岁那年,因为一场情变,我赌气
把二十三本厚厚的日记付之一炬,过后大悔,却再也找不回那
些文字。
记忆里,失恋,远远不及失去那些文字让人遗憾。
那之后的一两年,仿佛是一两个世纪那么久,我走过了许
多地方,才又在家乡的城市停住了脚步。
我不再写日记,可是那些文字却在心里汹涌,终于在一个
周末的午后它们从我的指尖倾泻而出,化成一篇篇文章,登上
一份份报纸、杂志。那段时间,我整个身心都扑在写作上,吃
饭、走路都在想着构思情节。夏天,我抱着键盘在蚊帐里写;
冬天,擦着鼻涕水在被窝里写。出租屋里没有网络,只能趁下
班在办公室里上网学习、查资料。有一次,我在办公室上完远
程教育的课,已经是夜里九点。出了办公楼,大雨倾盆如注,
没带伞的我跌跌撞撞地奔跑在雨夜。闪电一个接着一个,我摔
倒了,膝盖着地的刹那,眼泪也夺眶而出。我想起奶奶说过,
走夜路时不能哭,吓得我爬起来继续狂奔……心里念着:天空
被雷雨划破,黑夜便有了火。仙人掌开出花朵,沙漠就有了颜
色。
经过许多,我才慢慢领悟,其实恋爱与写作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只要心中不忘有爱,随着时间的酿化,终会变成一团团
甜蜜回馈你。
2011年,在接受电台《夜色德州》栏目采访的时候,我告
诉主持人海宁姐姐:“文字不是我的职业,但却会是我一生的
爱好。”
九年后,我再次转头回顾来时路,从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
到私企HR,又从房地产企业杂志编辑转到德州日报做记者,我
与文字的这场恋爱愈来愈浓。写作早已经从当初的爱好,一路
缠绵变成了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的依靠。
夜深时,翻看自己之前出版的两本文集,与文字一路翩然
同行的日子历历在目,那些曾经付出过的汗水与经历过的艰辛
也化为欣慰的笑容与泪水。
这一生,与文字的这场恋爱,我无悔。
书评(媒体评论)
不蹭热点,不逐时尚,作者讲述一个个普通人的故
事,或感人,或励志,都由你自己去咂摸,总有一个故
事,能让你找到共鸣。
——韩三明(演员,《三峡好人》男主角,2007年智
利国际电影节影帝)
书中人物仿似身边熟悉邻友般,从一个个故事里擦
肩,心中已是戚戚然。
——张英红(演员,《篱爸·女人和狗》中大嫂扮演
者)
精彩页
别让你所谓的自由辜负亲人的血汗
去单位加班,在网上打了一辆滴滴快车。司机师傅是个打扮利落的帅气小伙子,都是同龄人,又很健谈,途中聊天时小伙子说自己以前是开出租车的,从白天跑到半夜,每个月能挣六千多块钱。
我说:“哦,真不少!那现在呢?”
小伙子说:“现在我感觉比较自由,想出车的时候,我就接个单,不想出车的时候,我就和朋友们去钓钓鱼。”
小伙对挣多少钱避而不谈。
“那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呢?”我不死心地问。
“两千多。现在比较自由。”小伙子又强调了一下。
“现在物价这么高,两千多可不够家用的呀。”我又开始了杞人忧天。
小伙子骄傲地说:“我媳妇工资高,她在纺纱厂一个月能挣四千多,下了班还做着微商,一个月还能多挣三千来块。”
看着小伙子带着得意的表情喋喋不休地说着他媳妇儿每天能卖多少货挣多少钱,我的心里涌起了阵阵心酸,为那个从没见过面的小媳妇。
我有好几个朋友和亲戚都在纺纱厂上班,我很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上班的八个小时要在车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眼睛要紧盯着机器,手上还要麻利地忙活着。这一天下来,有的能走十多公里,回到家,大多都会累成“葛优躺”。
我无法想象那个年轻的小媳妇有着怎样强大的躯体和精神,能够在如此大的劳动强度下还能打起精神利用业余时间做微商。如果她不是因为实在太爱钱,那么就一定是太爱他,才会让自己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换取他所谓的自由。
如此说来,这个世界上需要心疼的人很多。
有个朋友,已经四十多岁,夫妻两人都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装修工作。膝下仅有一子,自然是格外娇惯。从小到大,孩子想要的,没有不给的。
孩子高考落榜之后,就窝在家里不肯出门。两口子一劝他去找个工作,孩子就吼:“你们就不能让我自由地活着吗?”两口子只得安慰自己,孩子只是情绪低落,过段时间就好了。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孩子依然追求着“自由的生活”不肯出门找工作,每天醒来之后就是吃饭、打游戏,吃饭、打游戏、睡觉。终于有一天,当父亲的忍不住把儿子教训了一顿。没想到,儿子一怒之下自己搬到了五楼,仍然是天天打游戏。朋友夫妻俩却多了一项工作,就是每天三次从一楼往五楼送饭。
孩子的奶奶去世,出殡那天,孩子出门站了一会儿,说阳光太刺眼,回屋了;孩子的太奶奶去世,他根本就没有出门。
朋友一边对前来吊唁的宾客摇头叹息说“唉,没治了,没治了”,一边端着饭菜送到楼上。
自由生活是个很美好的愿望,但前提是你有保障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否则,你享受自由的同时吞噬的都是亲人的血汗。
睡觉睡到自然醒,然后按照心情意愿,选择吃点早餐,做着随心欢喜的事情;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悠闲的下午时光就这样悄然流逝。
我说的是我的梦想,当然,仅限于梦想。 因为在现实生活里的我还有着许多责任,父母已经年迈,孩子尚且年幼,虽然父母不曾给我们压力,但是身处中间的我们依然觉得这担子挑得责无旁贷。想通过努力,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增添保障;想通过努力,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些快乐。
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要过自由的生活,也曾一度在辞职之后把所有东西都搬回镇上的老家,告诉父母,从此以后我要专心写东西—那个时候我每月的稿费尚不过千。父母虽然对我依靠写东西维持生活的想法并不看好,但依然表示,他们能够养得起我。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总是容易降低宽容的底线。
我在家里仅仅待了一个月,一个已经退休的文学前辈给我打了若干次电话,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从来不会说重话。记得最严重的一次,他在电话里说:“你现在想养老有点儿太早了吧?”他帮我介绍了两份工作,我去面试,然后,又出来工作,一直到现在。
现在回头想想,曾经豪气十足地想要依靠写东西来养活自己的想法实在不太靠谱,因为即便在几年后的今天,我每月的稿酬仍然未过千。
要好的闺蜜,十九岁毕业后就成为在商界打拼的创业者,这期间我们也曾在聊天的时候多次说过,如果有机会,要找所大学去读书,要感受一下在大学校园里面读书发呆的美好。
当然,这也仅限于说说。说完之后,她又像个男人一样在商场上奔波。
曾经有人说过,孩提时,你的面子是父母给的;长大后,父母的面子是你挣来的。
我们还远远未曾达到给父母挣面子的境界,所有的奔波劳碌都只是为了让父母的晚年生活不必太辛苦;在出门旅游的时候,可以不必因为有些风景要收费而舍不得看;在生病的时候,可以有钱住进医院,可以不用考虑医药费的多少。
当然,很多时候,人们凭借自己的双手赚取了足够保障生活的物质基础之后,却又被套上更多的责任枷锁,依然无法去享受真正的自由生活。可是,如果一味贪享一时的自由欢快,最终却让家人背负沉重的包袱,你,还能心安理得地快乐吗?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