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书评(媒体评论) 味摩诘(王维)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宋)苏轼《书摩 请蓝田烟雨图》 目录 过香积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过始皇墓 洛阳女儿行 西施咏 李陵咏 桃源行 赋得清如玉壶冰 题友人云母障子 息夫人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燕支行 少年行四首 夷门歌 终南山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送梓州李使君 听宫莺 观猎 汉江临泛 归嵩山作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登河北城楼作 宿郑州 寒食汜上作 济上四贤咏三首 齐州送祖三 寓言 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 渡河到清河作 寄崇梵僧 观别者 偶然作六首(选三) 不遇咏 送孟六归襄阳 华岳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青溪 戏题盘石 晓行巴峡 韦给事山居 使至塞上 出塞 陇西行 陇头吟 老将行 送张判官赴河西 送平澹然判官 送刘司直赴安西 送韦评事 渭城曲 相思 伊州歌 送杨少府贬郴州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早秋山中作 寄荆州张丞相 送张五归山 送张五諲归宣城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班婕妤 待储光羲不至 奉寄韦太守陟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青雀歌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新秦郡松树歌 榆林郡歌 酬张少府 终南别业 答张五弟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选一) 白鼋涡 归辋川作 山居即事 辋川闲居 春园即事 山居秋瞑 孟城坳 华子冈 文杏馆 斤竹岭 鹿柴 木兰柴 茱萸沜 宫槐陌 临湖亭 南垞 欹湖 柳浪 栾家濑 金屑泉 北垞 白石滩 竹里馆 辛夷坞 漆园 椒园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辋川别业 蓝田山石门精舍 山中 渭水田家 山中送别 赠刘蓝田 临高台送黎拾遗 酬诸公见过 春中田园作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登裴秀才迪小台 酌酒与裴迪 积雨辋川庄作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别辋川别业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过福禅师兰若 过化感寺昙兴上人山院 游化感寺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登辨觉寺 投道一师兰若宿 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 送邢桂州 送李判官赴江东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敕赐百官樱桃 送贺遂员外外甥 冬日游览 送李太守赴上洛 叹白发 扶南曲歌词五首 送书晁监还日本国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同崔傅答贤弟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酬郭给事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送钱少府还蓝田 送杨长史赴果州 送别 赠韦穆十八 临高台送黎拾遗 红牡丹 崔兴宗写真咏 书事 送沈子归江东 秋夜独坐 参考文献 附录 王维年表 精彩页 过香积寺 【原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香积寺:中国净土宗的祖庭,唐高宗永隆二年(680年)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香积:出自《维摩请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咽危石:咽,低声哭泣。危:高。 薄暮:傍晚。曲:隐僻之处。 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毒龙:《大智度论》中说,佛本身曾作大力毒龙,众生受害。但受戒以后,忍受猎人剥皮,小虫食身,以至身干命终,后卒成佛。后来用“毒龙”比喻“妄心”。 【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攀登好几里路,已经到达云中的高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听到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上高峻的石头,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来也觉得阴冷。黄昏时来到澄激偏僻的水潭边,安然地打坐,抑制心中妄念。 【赏析】 此诗诗题“香积寺”,却多从山景铺写,突出香积寺迥离人世、洁净玄微的特色。 首句以“不知”起笔,让读者随着诗人的笔墨,一起去寻找深山古寺,“数里”写出了路程之远,“云峰”不但写出了山之高峻,也道出了人在云端的缥缈之感。因为“不知”路径,已经行走到了没有人的地方,正犯愁怎么走的时候,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指引诗人前行,景色也由寻路时四下张望的远景,转到了山径边的近景。“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出语平淡,妙在趣味,而“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语言生新,景物别致。上句“咽”字非常奇巧地传达出山间泉水泪泪之声,而下句巧在搭配。一般阳光下的景物,都是暖色调的,而诗人却用“日色”与“冷”搭配,一个“冷”字就写出了山林、古寺的幽深。末联“薄暮”既点明时间,又暗写了颇为费时的山路旅途,“空潭”点明已到寂静空幽的寺中。在洁净玄微的寺庙环境下,诗人安然参禅,心中的妄念都已放下。山寺之景已是极静,而诗人心中亦是极静。 康熙年间编著的《全唐诗》中,此诗下注:一作王昌龄诗。王昌龄有《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诗:‘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但一般认为这首诗是王维所作,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也与王维诗作更为接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异客:作客他乡的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茱萸: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可入药。古时风俗,人们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装有茉萸的锦囊,相传有祛邪的作用。 【译文】 我孤身一人作客他乡,每当佳节来临,总是倍加挂念亲朋,思绪悠长。我向远方眺望,知道兄弟们今日登临秋山,随身佩戴着茱萸锦囊,而我却不在他们身旁。 【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的思想源远流长。汉代《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句子,其中饱含着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无穷眷恋。 P1-3 导语 王维诗集最早版本为宋蜀本与建昌本,校注则有刘须溪《王右丞集》、顾起经《类笺王右丞全集》、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及今人陈铁民《王维集校注》。本书在刘须溪《王右丞集》的基础上,精选出王维人生各个阶段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内容,呈现王维多姿多彩的诗歌面貌,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领略到山水田园和山水田园之外的王维诗歌。 序言 王维(701-761年),字 摩洁,号摩诘居士。河东 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祖籍山西祁县。王维是一 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 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 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 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 《山居秋膜》:“空山新雨 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 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 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 。 王维少年时聪颖过人, 兼善写诗与绘画,博学多 才,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 长安、洛阳谋求进取,先 后受到岐王、玉真公主等 王公贵族的青睐。开元九 年(721年)进士及第,被 任命为太乐丞。状元及第 、诗才璀璨的王维初入政 坛时,犹如一颗耀眼的新 星。也许由于状元的光芒 过于耀眼,他很快就卷入 了京城的政治旋涡之中, 于同年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用现代的职位类比,就 相当于济州仓库管理员。 状元郎在“仓库管理员”任期 届满后闲居在家,直到开 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 龄执政时,才被拔耀为右 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张九龄受李林甫排挤 远离朝廷中枢,王维对此 感到很沮丧,心生隐退之 意。一方面,他对官场感 到厌倦;另一方面,他又 始终下不了决心辞官而去 ,在天宝年间过着半官半 隐的生活。不巧的是,安 史之乱爆发时,王维在长 安城被叛军俘获,被迫出 任伪职。战乱平息后,其 弟王鸳平反有功,并上表 愿意削籍为兄赎罪,再加 上王维被俘时曾作《凝碧 池》诗思念朝廷,所以得 到宽看处理。王维晚年官 居尚书右丞,也因此他被 后世之人称为“王右丞”。 隐逸并非王维的志向, 尤其是开元盛世之时,社 会欣欣向荣,王维风华正 茂,他一心寻找机会,想 施展自己的才华,命运却 似乎与他开玩笑般地让他 蹉跎了十余年的光阴,又 在盛世走向尾声之时,给 了他报效国家的机会。玄 宗晚年,盛世之景尤在; 肃宗年间,士大夫渴望朝 廷中兴。在这样的历史机 缘下,山水田园对于才学 满腹的士大夫而言,并非 安身立命的地方,只是修 身养性、排遣郁结之所。 王维早期的诗歌,洋溢 着少年英豪之气。他希望 能够“致君光帝典”“动为苍 生谋”“忘身辞凤阙,报国取 龙廷”,歌行体《少年行》 《夷门歌》《燕支行》等 慷慨激昂;边塞诗《使至 塞上》《送刘司直赴安西 》《送平澹然判官》等雄 浑开阔;山水诗《终南山 》《汉江临泛》《华岳》 等清雅流丽。王维的少年 英气逐渐在时局中沉沦。 张九龄被奸相李林甫排挤 出朝廷后,玄宗朝政日益 腐败,王维退居朝川作《 朝川集》,多用《楚辞》 中香草美人之典故,以“桂 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言 志,希望能够怀抱高洁的 品德,迎来明君。然而唐 玄宗终究没有曙然悔悟, 王维也日益信禅笃佛。不 仅王维,王昌龄、裴迪等 许多贤能之士都在寻觅解 脱之道。士大夫纷纷寻觅 解脱之道,说明当时的社 会已陷入病入膏育之态。 安史之乱后的王维得以安 居京城,诗作中再也没有 少年时的锋芒,诗语多词 气雍和,浅深合度,有时 又有些老年颓唐之语。天 才诗人也逃不过时代的沉 浮,为岁月所磨洗。 王维诗集最早版本为宋 蜀本与建昌本,校注则有 刘须溪《王右丞集》、顾 起经《类笺王右丞全集》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及今人陈铁民《王维集 校注》。本书在刘须溪《 王右丞集》的基础上,精 选出王维人生各个阶段富 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内容, 呈现王维多姿多彩的诗歌 面貌,希望读者通过阅读 本书,能够领略到山水田 园和山水田园之外的王维 诗歌。 解译者 2020年1月 内容推荐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所作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本书选取了王维诗中的精华部分,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四大部分,方便国学爱好者阅读及理解,博览国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文学熏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