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美)尤金妮·巴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41年12月7日,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使美国陷入了与日本的武装冲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日本人在太平洋、菲律宾、新加坡、香港、荷属东印度群岛占领美国、英国和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似乎是不可战胜的。尽管如此,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美国媒体开始收集关于一群美国雇佣军在缅甸和中国西部击落敌机的报道。飞行员们很快成为众所周知的飞虎队,一个传奇诞生了。但是,这些飞行员是谁雇佣的?他们是如何来到英国殖民地缅甸的?事件的标准版本是1940年,陈纳德上校去了华盛顿,说服罗斯福政府建立、资助和装备秘密空军中队,这些中队甚至在美国和日本宣战之前就可能在中国袭击日本人,并可能轰炸东京。事实并非如此:尽管陈纳德在飞虎队创立时就在场,但他并没有创立美国志愿者组织。在该书中,作者利用了广泛的新材料,颠覆了七十年来有关飞虎队起源的知识。
作者简介
尤金妮·巴肯 (Eugenie Buchan) ,一位生活在伦敦的美籍独立历史学家,埃克塞特大学博士,合著有The Critical Link: Energ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1980s。
目录
引言
1 蒋介石腐败的空军
2 滇缅公路
3 飞机援助
4 雷顿的游击航空队
5 中国人做生意的方式
6 宋子文在华盛顿的任务
7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
8 罗斯福的困境
9 轰炸日本
10 给中国的“战斧”战斗机
11 劫英济蒋
12 私人军事承包商
13 外交冲突
14 增援菲律宾
15 巴结居里
16 雇佣兵合同
17 招募者和被招募者
18 国际空军部队
19 留在缅甸
20 为子弹争吵
21 美国志愿航空队夏令营
22 短期援华空军计划
23 居里陷入困境
24 马格鲁德代表团
25 战争临近
尾声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导语
飞虎队诞生的标准版本是1940年,陈纳德上校去了华盛顿,说服罗斯福政府建立、资助和装备秘密空军中队。作者通过查阅美国政府档案、私人文件,尤其是利用学界很少利用的英国政府档案,主要回答了谁组建了飞虎队,什么时候组建的飞虎队,为什么要组建飞虎队,呈现了非神化、更真实的飞虎队诞生过程。
后记
关于飞虎队的著述不胜枚举,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这
支队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上做出的贡献,争论的
焦点是它的战果,也就是击落了多少架日本飞机。而对于
飞虎队的创建,则似乎没有什么争议,都认为飞虎队的成
立源于1940年下半年陈纳德和宋子文在华盛顿的推动,最
终在罗斯福政府的支持下于1941年4月正式成立。
本书作者尤金妮·巴肯对创建飞虎队的传统说法提出
了质疑。她是美国联洲航空公司副总裁雷顿的外孙女,保
管有雷顿关于美国联洲航空公司1930、1940年代在华业务
档案,包括飞虎队创建过程和人员招募的第一手资料。她
利用这些资料以及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国际空军部队”(
英国人对飞虎队的称呼)档案,抽丝剥茧,重新勾勒了飞虎
队的创建过程,提出丘吉尔才是飞虎队的真正推动者,是
英国人规定了在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什么时候部署飞
虎队,“没有英国人的推动,飞虎队永远不可能冲向天空
”。相反,一向被认为是“飞虎队之父”的陈纳德,在这
支队伍的创建阶段,更多的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
创建者”。
本书作者提出的新论断正确与否,读者自有见解,但
我认同作者所言,随着越来越多新资料的披露,我们一定
会对这段历史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读的是中美关
系,对本书所涉及的内容饶有兴趣,也有所了解。不过要
逐字逐句将它准确翻译出来,却并非易事。为了做好翻译
工作,我又系统阅读了关于飞虎队的相关著述,并且搜集
浏览了书中所引用的一些文献。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学习,
我的收获远非纯粹的读者所能相比,因此也带给我巨大的
快乐。作为一名爱书人,能亲自参与一本书的出版,是最
有成就感的事情。
感谢本书编辑李期耀先生对我的信任并给我机会翻译
此书。李编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
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
感谢我的丈夫黄洋,本书的翻译离不开他的帮助。每
当我对原文理解把握不确定的时候,就会求助于他,而他
不论手头在忙什么,总是会放下一切,先和我讨论译文。
在我们一起生活的九年时间里,他对我总是一如既往地支
持,给予我包容和理解,鼓励我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中有他做我的伴侣,是我的幸运。
最后,感谢我的父亲张金祥、母亲沈丽丽,如果没有
他们对我生活上的照顾,本书的翻译过程会漫长得多。两
个可爱的女儿黄希言、张希文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希
望她们日后能拿起妈妈翻译的书,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限于水平,译文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还望读者多多包
涵,并不吝指正。
张洁
2019年8月22日于松江嘉禾名邸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打破神话的历史学佳作。美国的援助如何帮
助中国建立空军的历史被双方的诸多神话所围绕。…
…尤金妮·巴肯详实说明了战时的商业动机和政治操
纵如何影响了中国空军部队的发展。这是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有力的、以深入研究为基
础的叙述。
——拉纳·米特(Rana Mitter),牛津大学中国
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
尤金妮·巴肯对英国的档案进行了令人钦佩的研
究,她的结论肯定会引发一场热烈的讨论,她的著作
将对以后研究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历史学家有很大的帮
助。
——丹尼尔·福特(Daniel Ford),《飞虎队:
陈纳德和他的美国志愿者(1941-1942)》作者
精彩页
飞虎队是一支由美国志愿者组成的小规模空军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他们在缅甸和中国西部与日军作战。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和美国正式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飞虎队被称为美国志愿航空队(the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将这些飞行员赞誉为“空中飞虎”,从此“飞虎队”的名字就固定了下来。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6月,飞虎队拥有的适航战机基本不超过40架,但是他们击落了将近300架日本飞机。飞虎队的标志举世闻名。他们的柯蒂斯-莱特(Curtiss Wright)P-40战斗机机首绘着鲨鱼牙齿,他们的队标是一只从代表胜利的V字形中跳跃而出的小老虎,这是迪士尼公司设计的,还有其指挥官“老头子”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的硬汉形象。飞虎队是如此出名,以至于1942年共和电影公司(Republic Films)拍摄了同名电影,由约翰·韦恩(John Wayne)出演吉姆·戈登(Jim Gordon),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陈纳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描写飞虎队的书籍、文章、纪录片不计其数,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呢?如同新的证据总是能推翻原先的判决一样,新出现的史料也能推翻原先的历史结论。我对飞虎队的兴趣始于2006年。那年我无意间在华盛顿特区父母家的壁橱里发现了一满纸袋的旧文件,它们原属于我的外祖父雷顿(Bruce Gardner Leighton),他生前曾在美国海军任上校。这些文件显示,他在1939-1942年曾参与飞虎队的组建工作,当时他担任美国联洲航空公司(Intercontinent Corporation)的副总裁,这家航空企业如今早已被人忘记了。该公司的总裁是鄱雷(William Douglas Powley),我记得他是我外祖父母的好朋友。
1950年代,布鲁斯爷爷(所有的孙辈都这么叫他)在佛罗里达斯图亚特市(Stuart)附近有一个农场。他高大、秃顶,大部分时候穿着卡其布工作服。我不太记得小时候是否和他说过话,但是在他去世50年之后,通过对这些旧文件的“抽丝剥茧”,我终于开始了解他。
外祖父是一名早期的海军飞行员。1915年,他在彭萨科拉(Pensacola)海军飞行基地获得了飞机驾驶资格。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在美国海军航空局工作,直到1928年辞职,当时他的军衔是少校。同年他加入了莱特航空器材公司(Wright Aeronautical),担任首任主管市场的副总裁,很快该公司就和柯蒂斯飞机与发动机公司(Curtiss Aeroplane and Motor Company)合并。1930年代早期,外祖父在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销售柯蒂斯-莱特公司生产的军用飞机。1937年5月,他放弃了柯蒂斯-莱特出口公司相对稳定的职位,加入美国联洲航空公司并担任副总裁。这份新工作将外祖父、他的妻子艾瑟尔(Ethel)和女儿珍妮特(Janet,我的母亲)带到了上海。
尽管我母亲对在香港的生活还记忆犹新,但她并不了解外祖父在中国从事的生意,只知道鄱雷在杭州为中国政府开办了一家飞机制造厂。1937年7月7日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个月后我的母亲和外祖母撤退到了菲律宾。不久她们在香港重新安顿下来,而我的外祖父则留在了中国内地。只要是阴天,他就可以搭乘客机飞到香港去看她们。随着日军大肆进攻到长江流域,布鲁斯爷爷和飞机制造厂不得不赶在敌人到达前西迁。1938年年底,美国联洲航空公司最终迁到云南,这里是中国与缅甸交界的地方,当时缅甸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1939年12月,外祖父一家回到美国。他往返于纽约、华盛顿与迈阿密之间,负责管理一家隶属美国联洲航空公司的飞机装配厂。1942年,他再次加入美国海军,作为海军在西海岸的代表,负责联络那些为海军供应飞机的制造商。这些是他搬到佛罗里达的农场前,我了解的全部。
我注意到纸袋中有一个文件夹上贴着“中央飞机制造厂、美国志愿航空队”(CAMCO,AVG)的标签,母亲在封面写着“雷顿关于美国志愿航空队成立过程的记录”(BGL’s accou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VG)。当时我全然不了解这些缩写字母的意思,但在这袋文件里还有一本关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小册子,名为《英勇光荣的美国人》(Americans Valiant and Glorious),它一下子触发了我的童年记忆。当年我们还和外祖父母居住在一起时,我很喜欢看这本小册子,因为它封面上的小老虎和色彩鲜艳的流苏镶边。
在《英勇光荣的美国人》一书的开头几页,鄱雷提供了他关于飞虎队诞生的版本。1939年5月,鄱雷、他的弟弟埃德(Ed)以及我的外祖父和当时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会面。鄱雷问孔祥熙,美国人可以为中国和中国空军提供什么帮助,孔祥熙回答说中国需要一批像拉法耶特中队(Lafayette Escadrille)那样的美国志愿飞行员。在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支志愿飞行队协助法军作战。鄱雷说他会尽一切努力向美国“有权势的人”提出这个想法,“由此美国志愿航空队诞生了”。
当我问起母亲外祖父与飞虎队的关系,她显得非常茫然;当我问起CAMCO是什么,她更是一无所知。在她看来,她的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