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新井一二三,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
离乡背井踏上北京遍游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古巴、越南,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游走异地十年,得到了什么?
一个道道地地的东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语,中文写作是她疗伤自我的方式,在香港被叫“文化杂种”,在台湾出版了十七本书,在东京朋友笑她穷,她目瞪口呆,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当年勇敢无惧的少女,单枪匹马,像一颗孤独的行星,走向国境边界,走向流亡者的故乡,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张爱玲的,花费最多机票钱,说最多外国话,多少次飞越太平洋……
其实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与自由。
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年轻时的远走高飞换成了家庭组织,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生活什么都可以变,但不可改变的初衷,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里?
作者简介
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生于东京,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北京,走遍中国,周游世界。曾任《朝日新闻》记者,在多伦多、香港等地报刊上发表中英文文章。目前专事写作,出版有《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我这一代东京人》等畅销著作,文笔清浅自然,带着几分日文味道的中文表达别具趣味;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序 是的,还是要旅行的
往世界飞跃——启程
“an non族”和“螃蟹族”
十四岁的初次旅行
山口百惠鼓励“好日,启程!”
竹子窗帘面条之路——中国
第一次出国的机会
一水之隔
一九八二年北京之夏
上海偷渡客
“延期偿付”的小飞侠
日本背包客的守护神
冷战末期的北京留学生
青春,北京的摇滚分子
一路上单独行
涉外饭店
面条之路
北国之行——加拿大
无处正中
移民和旅行
魁北克的暑假
往爱德华王子岛
流亡者的迷宫——中欧
流亡者的故乡
阿姆斯特丹的休假
维也纳的小公主
布拉格的忧郁
Dumplings之谜
布达佩斯的鸡蛋头
热带的诱惑——南方
南方主义
选择古巴
飞机上的兰姆酒派对
社会主义度假村
哈瓦那的矛盾
文化相对主义的考验
孤独的行星——越南
苏丝·黄的世界
殖民地之恋
孤独的行星
间谍的圣诞节
现代启示录
青春期结束——澳门香港
香港香港
“菠萝白”之谜
圣方济教堂广场
竹湾酒店
故乡的月亮——日本
外国的月亮
装作日本人
母语世界
东京美味
发现关西
巡礼之道
雨林的亲子——冲绳
去冲绳!
日本式度假饭店
大和人的内疚
猩猩的岛屿
马沙台风——台湾
三代同行
台风来了
罗东宜兰
再见台湾!
序言
是的,还是要旅行的
曾经很多年,我花费最多的项目是飞机票。对于其他
女孩子着迷的名牌服装、化妆品等,倒一概沾不上边儿。
穿着宽松的棉裤子,带着肯尼亚制篮子,买张廉价飞机票
走天南地北,那是我的style。
我二十多岁离乡背井,单枪匹马逍遥世界,手头上总
不太宽裕。当年有个日本朋友半同情、半嘲笑地跟我说过
:“从没见过像你这么穷的人!”我本人却目瞪口呆,因
为一点不觉得自己贫穷。能到国外生活,想念书就念书,
要工作就工作,虽然住的是破旧的单间小公寓,但始终不
至于挨饿。再说,从没欠过买张飞机票的钱。那可以说是
我从小憧憬的理想生活了。为什么别人认为我穷呢?
世界上很多人以为有钱就富裕。旅人一族的价值观念
就不一样。旅人最重视自由。那日本朋友拥有事业、房子
、汽车、家庭等,是当时的我所没有的样样财产。但他却
没有像我那么多的自由。
当然,若是没有钱就很不自由了。但是,为了确保自
由,所需要的钱也其实不多。关键在于那一点钱非得是自
己的。只要是自己挣来的钱,即使换来的不过是一块肥皂
,保证享受到精神上的奢侈。有一年,我在多伦多皇家银
行大楼上班,从事不合乎天性的业务,自我感觉近乎坐牢
。月底拿到工钱后,我就到地下的西药房去,买了一块芳
香润滑黄金色肥皂,乃优质蜂蜜做的,呈着丰满的椭圆形
。那块肥皂带来的精神自由,我至今忘不了。
不过,我在皇家银行大楼上班的日子毕竟没维持多久
。在高层的办公室隔着玻璃窗看得见美丽如镜的安大略湖
,却呼吸不到外边的大气。于是我又一次提交辞呈远走高
飞。但也开始深刻思索:如何在做旅人的同时也做到负责
任的社会人士?
后来我走的路线相当漫长。从五大湖边,经过圣劳伦
斯河边到大西洋,之后又往西飞越北美大陆和太平洋,在
亚热带英国殖民地熬了三年半,才回到家乡东京来的。这
回,身边多了另一半,也有了房子,不久一个又一个孩子
都诞生了。我曾经认为:人拥有得越多,越不自由,财产
不外是累赘。这回,自己有了家,做起负责任的社会人士
来了。那么,旅人身份怎样保持呢?
单身时代、新婚时期到处旅行的多数人,一旦有了孩
子就暂停旅行。那可以说是非常理性的选择了。只是我本
人对旅行的渴望压倒理性。抱着孩子,背着孩子,推着婴
儿车,我都非去旅行不可。但是幼儿到了水土不服的异乡
就会发烧啦,拉肚子啦,闹脾气啦。我有一次在东马婆罗
州密林里,抱着发高烧的小朋友深夜赶车赴过穆斯林医院
;也有一次在北京前门饭店的套房里,抱着闹脾气的小朋
友白白地耗过整整一个星期;有一次在台北基督教青年会
旅社的前台,值班服务生看到我带两个小孩儿走进来的样
子,竟然说出了:“这样还要旅行?”是的。这样还要旅
行的。为什么?只能说:因为我是旅人。
我家的孩子,还没去过东京迪斯尼乐园之前,已拥有
第二本护照了。还没吃过麦当劳的汉堡之前,已吃过北京
烤鸭、台湾涮涮锅了。小兄妹有什么感想,目前还不得而
知。也许等他们长大开始自己去旅行以后,有一天我们会
讨论吧。在我看来,能够一个人旅行是独立人格的标志。
而旅人生涯会带来的自由,远远超过一块蜂蜜肥皂。
导语
为了终结青春,要越走越远;为了寻找幸福,要越走越广;为了不想寂寞,活出独立自我,要越来越自由……
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
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来聆听新井的独行告白!新井的文风清浅自然,又饶有婉趣;富有日本文学的韵味,又有中文的美感。新井笔下看似清浅,但背后关注的却是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思考。
精彩页
“an non族”和“螃蟹族”
我自己是十四岁开始去单独旅行的。有些男孩开始得更早,还在小学时代先骑自行车去邻近县份的青年之家投宿一夜。总之,大家都越走越远。
有一次在香港,我跟几个日本朋友聊聊天。大家年龄差不多,均是一九六。年代初出生,在海外待过许多年的资深浪子。谈起平生第一次的单独旅行,几乎每人都说是中学时代,拿到日本青年之家(Youth Hostel)协会的会员证,买了国铁(当年的日本国有铁道)周游券,去了为期几天的小旅行。
那是一九七〇年代中期,日本全国正兴起一场个人旅行热潮的年代。每个火车站里都贴着国铁跟广告公司电通合作进行的推销活动“Discover Japan”的彩色大海报。上面介绍的是蔌市、津和野、仓敷、金泽等所谓“小京都”,还有古老街道的驿站村镇如妻笼宿、马笼宿等。总的来说,是有历史、有文化、有美食,却从没成为商业性观光区的小地方。
推销活动针对的是年纪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和女职员。一九七〇年,以年轻女性为读者对象的时尚杂志《an—an》创刊,翌年《non.no》也跟上了。两份杂志,除了时装以外,还都推出了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和旅行。彩页上每期刊登,两个女性一起坐火车到稍微偏僻但充满魅力的小地方,下榻于民宿,走路去附近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小商店,在家族经营的饭馆尝尝当地风味的报导。她们提着藤编的旅行箱,戴着系了丝带的大草帽,穿着睡衣般宽松的棉布长袍和平底鞋。转眼之间,日本各地的“小京都”和老驿站村镇都拥来了大量的年轻女孩,都打扮得一模一样,而且全带着《an—an》和《non.no》。媒体把她们称为“an non族”。
年轻男孩也不甘寂寞。从东京开往北海道的长途夜车,挤满了以男大学生为主的“螃蟹族”。他们均背着大背包,乃宽度有八十厘米的横宽形,无法走过车厢里座位和座位中间的信道,只好全身回转九十度,像螃蟹一样横行走路,成了“螃蟹族”这名称的起因。鼓励“螃蟹族”去长途旅行的是,作为“Discover Japan”推销活动的一环节,国铁新出售的“Wide周游券”。买了这种票,旅客能够在特定的范围内自由上下车无限次,特别符合年轻人的自助旅行。尤其是“北海道Wide周游券”有效期限最长:二十天。当时的男大学生们,一到暑假就先打几个星期工赚一笔钱,然后购买周游券,背起大背包,搭上开往北海道的夜车。
年轻男女的旅游热,也相对促进了全国旅游产业的发达。在各地给他们提供住宿的青年之家,一九五一年在日本成立了全国协会。协会直接经营的第一家宿舍,一九五五年开张于北海道支芴湖。到了高峰期的一九七四年,日本全国共有了五百八十七个青年之家:年轻人无论想去哪里,只要跟青年之家联系,一定有廉价而安全的住宿,方便极了。果然,当年的会员总数达到六十万之多。
女性的“an non族”和男性的“螃蟹族”,基本上都属于一九四。年代末出生的婴儿潮世代。一九六。年代末的学运火热年代过后,一九七。年代初,他们往各地寻找自我去了。当时日圆的国际兑换率不高,只有考取了奖学金的极少数精英分子才能够出国去海外。对普通学生来说,买张国铁周游券去北海道二十天,既是实际可行,又是能够满足青年冒险心理的一项活动。而有不少人,确实在旅途上遇到了危险。
我一个亲戚,是母亲的表弟,当年在明治大学商学系念书。有一年夏天,他跟几个同学一块去北海道旅行。他们属于学校的登山队,在北海道各地爬高山做野营,下山以后住在青年之家,中间往往有好几天都不能洗澡。于是在山区看到有公共温泉设施,马上高高兴兴地要进去洗一洗。有一天,他们又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一间温泉木屋,周围没有人,里面也没有灯,完全黑漆漆的,只能感觉到温泉的蒸汽滚滚冒上来。他们之中的一个人先进去就不见了。其他人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找手电筒往里面照,原来里头有个洞,下面是热水涌出来的源泉。果然,那朋友不小心掉了下去。后来,大家拼命把他拉上来,叫救护车送到医院去,但是全身的烫伤过于严重,最后还是丧了命。就这样,本来很快乐的暑假旅行一下子变成了地狱一般可怕的一场悲剧。
一九六〇年代初出生的我们一代,从小常看到“Discover Japan”的海报,也直接间接地听到周围哥哥、姐姐们的冒险经历,恨不得快点长大自己也去旅行——心中有这种愿望的孩子相当多。日本各地都有些少男少女,每年存着压岁钱悄悄准备将来的旅行费用,也索取青年之家的会员证申请书,同时翻着铁路时刻表研究各种周游券,等待真能远走高飞的一天。我自己是十四岁开始去单独旅行的。有些男孩开始得更早,还在小学时代先骑自行车去邻近县份的青年之家投宿一夜。总之,大家都越走越远。二十年后在香港邂逅时,回顾着早年经验,彼此夸耀说:当时收集的青年之家图章总共有多少个,盖满了多少本手册等。然后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是的,差不多走遍了日本的青年之家,我们是往世界飞跃的。
P7-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