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没有宏大的主题,但让人感觉到一种自然和纯真。作者的作品没有斧凿的痕迹,自然流畅,给人清新异常的感觉。
袁教授将其快乐、阳光的生活态度融入作品中,使其作品充满特有的幸福感,她的文学创作变成一种心灵的倾诉和交流,因此欣赏袁教授的文字成了一种享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有多文艺就有多快乐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袁晓燕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部作品没有宏大的主题,但让人感觉到一种自然和纯真。作者的作品没有斧凿的痕迹,自然流畅,给人清新异常的感觉。 袁教授将其快乐、阳光的生活态度融入作品中,使其作品充满特有的幸福感,她的文学创作变成一种心灵的倾诉和交流,因此欣赏袁教授的文字成了一种享受。 作者简介 袁晓燕,化学教授,曾获国家曾宪梓教育基金奖、中国科协金桥工程奖。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寓言童话文学研究会会员,长沙市作协会员,潇湘悦读文化研究会(湖南读书会)副秘书长。除出版多部专业著作外,另出版《淌向纯洁的河流》《行走中》《人有多文艺就有多快乐》散文集3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爱上摄影,也夸自己懂点艺术 静谧深邃 鹰 孤独者的襟怀 做新时期精英 彩练当空 孤独的树 即使委屈自己,也要保护好你 路 为什么这样? 谁能读懂你的孤独 胡杨颂 黄包车 突然有些怜悯自己 勇于开始 尘封的一扇门 人于自然 挣扎 不说近黄昏 历史沉积 总想找一只大手 感受彩虹 第二部分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凉爽清新走贵州 巫山云雨三峡游 春节到东北去看雪 祖国宝岛台湾环岛游 游江浙,感受江南的精致 国庆自驾邀摄友拍曾国藩故居 秋到桐子坳 醉美罗平油菜花 夏天到东北来避暑 在云南感受“风花雪月” 拍摄一次思蒙,许您一世柔情 秋天,相约坝上看草原 日照金山海螺沟 几回回梦里游西安 皖赣自驾游的魅力 造访心心念念的边城茶峒 藏在深山的明珠——纯溪 永州寻古:挽留历史的遗痕 美景盐洲岛,别样岛屿情 石牛寨上数石牛 北疆游,景色还是很美的 太行山之旅,激动人心 桂东“红色之旅” 一步一步靠近紫鹊界的美 第三部分 文化养老:为快乐而写 八路军接新四军 找到“组织”啦! 一颗愚钝的脑壳与一群聪明老鼠近一个月的斗争 与君子兰干杯 搭乘公交车,预防“老年痴呆” 过年随笔 原来,拥抱可以传递正能量 酒,陈年老酒 我的母校岳阳二中 雪,飘呀飘 第四部分 享受天伦之乐 带孙日志一组 附录 袁晓燕教授:用文字折射阳光心灵 理始于情情生于性——评袁晓燕教授散文集《淌向纯洁的河流》 向着快乐行走——读袁晓燕教授又一新作《行走中》 序言 我是个没有多大抱负 的人,只是要求自己在生 活的各个阶段“将自己做 到最好”。 退休了,我在《终于 成为自由人》里写道:做 好儿子媳妇的“后勤部长” ,争做优秀婆婆;准备好 ,当时尚奶奶;实践快乐 开心老太太的长远人生。 退休了,已不再属于 原来那个团体的成员,不 要去麻烦人家。你想想, 当你偶尔出现在原单位的 某个地方,可能会惊动到 别人。起码来说,喜欢你 的人,要让座,要起身给 你泡一杯茶;不喜欢你的 人,至少需要在心里表示 一下不屑。所以我在熟悉 的校园里出现的概率极小 ,要么宅家,要么远行。 宅家时,电脑上敲敲 打打,与自己谈,自由自 在,无拘无束;远行时, 拍些照片,留下瞬间的美 好记忆,也给宅家留下些 活计,旅行一趟回来总有 做不完的事。 喝茶、种花、摆弄家 私,其乐无穷;做点菜肴 、摆摆拼盘,调节下厨的 枯燥乏味。多数时候并无 人欣赏、领情,独与孙女 九月“作乐”,已非常开心 。 决心放下所有,就做 自己! 导语 置身于如画的风景,放松身心,内心的舒坦无法用语言形容。字里行间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跃然纸上,使我们不禁和作者一同漫游在这迷人的异国风情中。 作者在人生的路途中,快乐的脚步永不停歇,快乐的心灵永远如原生态马瑟森湖湖水般清澈明亮。 书评(媒体评论) 文化是根植内心的修 养。完全无功利的写作, 是一个进入了心灵最高层 次的人才能有的悟觉,是 经历了科学磨砺、文学熏 陶的人才能有的心灵境界 。捧读本书的朋友,定能 从书中分享一份人生真谛 的悟觉。 ——著名儿童文学作 家 李少白 一个人有足够的热情 就会很积极地生活,而积 极的生活体验足够保护一 个人的热情。本书作者的 书写是快乐生活之上的书 写。她的书写很生动,摄 影帮了忙;书写很朴素, 科学精神帮了忙。读她的 书,读着读着会看到她这 个人,便获得了文学之外 的东西,因此开心一笑。 ——著名画家 蔡皋 这是一部“干净”之书 。当你翻阅时,扑面而来 的便是这位理工科教授的 热爱与赤诚,质朴与无邪 ,喜乐与自省。在她的文 字面前,我们不仅可以感 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忱, 对科学的追求,对文学的 挚爱,对天地万物的关切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 以在她的文字中遇见自己 。 ——青年作家 李砚青 精彩页 凉爽清新走贵州 镇远风情 与小健和小健妹夫相约去贵州休闲游,还有小健妹夫的朋友一路同行。 2009年8月21日,在湘潭与他们会合,第一站镇远。 镇远,湘黔两省三地五县接壤交会之处,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曾盛极一时的“水陆都会”。□阳河上游的镇远已有2280多年历史,扼守着湖广经贵州入云南,乃至缅甸、老挝、泰国、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重要古驿道。 驿道上、古城里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引人追踪寻味。古城依旧,难觅的古关隘、古驿道和木构的古代吊脚楼都奇迹地保存着,古老城池与原始村寨风貌令人叫绝。 一路走一路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何以落实“修旧如旧”?例如湘西凤凰与它距离很近,也很相似。旅游事业发展了,可商业化进程太快,改变太大,加入了太多的现代元素,失去了原汁原味,去后令人失望。 长期的文化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镇远包容性文化,悠悠岁月中,苗、侗、土家、布衣、汉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如今仍保存着几百年前的古朴民风,服饰依旧,寨寨有长号、户户吹唢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保留着“三月三”侗族情人节、“九月九”苗家丰收节等民族传统节日。 对镇远印象特别好。古建筑、古城垣、古墓葬、古关隘、古驿道、古桥梁、古码头、古巷道、古泉井、古民居;建于明代的府、卫古城垣,卫城大码头,禹门码头等;四方井巷、冲子口巷、仁寿巷等十余条古巷道和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居民四合院,分布在县城里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部分。民俗民居建筑颇有特色,南方穿斗歇山式四合院,本地少数民族吊脚楼交相辉映。县城内明清建筑群老街,路面铺满青石板依旧发光放彩。历经沧桑未变城址的镇远古韵悠然,是一个庞大的可为各类研究提供依据的历史文物库。 攀上制高点望江楼,站在贴壁凌空古名刹青龙洞,极目西望镇远群山耸翠诸水流青。□阳河宛如玉带,自西向东呈“S”形蜿蜒流过,像“太极图”旋绕府、卫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太极图”,古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游客少,显几分宁静,炒作也不多,比凤凰、丽江怡情,确是修心养性的好去处。镇远与凤凰酷似姊妹,却比凤凰更婉约,更含蓄,更少些“急功近利”的现代俗气。真心希望再过十年来镇远,古城依旧! 青龙洞、□阳河 到镇远,必游青龙洞,此青龙洞不是攀枝花的地下溶洞——青龙洞。举目远眺,贴壁凌空的古刹建筑群映人眼帘。 青龙洞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背靠青山,依洞傍崖,面临绿水。古刹建筑群有单体建筑36座,由6个部分组成,依次为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玉皇阁、万寿宫、香炉岩。寺院风格的青龙洞是我国古建筑群中离城镇最近、最能保持山水园林本色、得天独厚的胜地。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曾赋诗:一山飞峙大江边,殿阁亭廊吐雾烟。入黔何处风光好,镇远城头一洞天。 青龙洞是一个儒、释(佛)、道三教一体的传教圣地,既有道教道观、庙堂,佛教的佛殿、经楼,也有儒家的书院、考祠,各教建筑之间巧妙相连和谐协调。 云游道人张三丰曾修炼于中元洞内,至今还留有他下榻的钟乳石仙人床、包袱、雨伞和炼丹炉。张三丰认为,儒、释、道三教,创始人虽然不同,教化目的却一致。北宋道士张紫阳和南宋道士王重阳也都说:儒、释、道“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下山路上,一小财神两旁的幽默对联——“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叫我如何”。佛也有趣,使我难忘。 青龙洞内戏台前,陪我们的小刘讲“文革”中保护戏台横梁整木雕刻的故事:有人将戏台横梁整木雕刻用黄泥糊住,再在黄泥上写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大标语,终让这艺术珍品躲过浩劫完美保存,后来在青岩古镇也听过类似的故事。不得不佩服佛教化过的人脑中蕴藏的大智慧。 上午看下□阳河,下午看上□阳河。 镇远与施秉两县之间的□阳河,镇远看下□阳,境内有三峡:龙王峡、西峡和东峡。旆秉看上□阳,境内有诸葛峡。 P14-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