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游踪行旅亦有趣(精)/汪曾祺经典 |
分类 | |
作者 | 汪曾祺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游踪行旅亦有趣》中的作品有叙事的、抒情的、释理的,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畅,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汪曾祺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倾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苏高邮这一方土地,本书中他也用质朴的语言将自己所走过的北京、香港、昆明等地的所见所闻所想,以独到的审美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目录 代序 鹿井丹泉 耿庙神灯 露筋晓月——故乡杂忆 甓射珠光 大地 家书 风景 室外写生 歌声 礼拜天的早晨 翠湖心影 职业 泡茶馆 跑警报 滇游新记(三篇) 观音寺 七载云烟 国子监 桥边散文 胡同文化——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 七十书怀 随遇而安 西山客话 钓鱼台 代后记 编后记 序言 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八日,在鲁迅纪念馆,由北京市作 协和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座谈会上,现任中国文联 主席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为高邮市汪曾祺文学馆题写了 “永远怀念汪曾祺老”。 铁凝主席称:“他像一股清风刮过当时的中国文坛, 在浩如烟海的短篇小说里,他那些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 名篇,无可争辩地占据着独特隽永、光彩常在的位置。能 够靠纯粹文学本身而获得无数读者长久怀念的作家是幸福 的。” 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的“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 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 寞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馨的文字,用那些平凡 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我们 认为,铁凝主席的题词和讲话,浓缩了汪老的为人为文的 特点和内涵,以及在当代文坛不可替代的位置。 作为汪曾祺研究会会长,陆建华是长期研究汪曾祺的 一个标杆。他概括过汪老的文学成就,大意是汪老把中断 多年的现代抒情小说这条文学史线索又联系起来,且有自 己的追求;汪老的作品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继承与发扬 民族文化传统对丰富与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大的现实 意义;汪老梦萦故乡的作品以平民的视角写下了脍炙人口 的名篇,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其“身后文”受到持 久不衰的欢迎,这在文学界是少见的。 被评为“扬州五十位文化名人”的朱延庆,说汪老作 品中的人和事都有水气,平静如水,流动如水,明澈如 水,变化如水,然而有涟漪,甚至波涛。水本无色,而色 最丰;水本无形,而形最多。汪老的作品展现了平淡、自 然、温和、隽永、五彩缤纷、无穷无尽的世界。我以为, 朱公的评述中肯得体,是与汪老自述的“我的家乡是一个 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 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作品的风格”一脉相承的,什 么高雅、狷介、域外的清风,都与水的变化无常息息相 关。正因如此,汪老的作品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的厚土,又展示了二十世纪现当代百姓的生活画卷。 又如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所评:“汪曾祺的文字如秋 月当空,明净如水,一尘不染,读罢,心灵如洗。” 在汪老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愿意跻身如林书海,推出 “汪曾祺经典”丛书,既表达我们一“汪”情深,又旨在 “传薪光潜德,瞩望在后生”,让汪味的作品得以广泛流 传,任人选读,赏心悦目。我们愿以纪念汪老逝世二十周 年的祭文作结。 汪公曾祺,星斗其文。爱国爱乡,赤子其人。 文学大家,学贯古今。才华盖世,四海清芬。 大师教诲,刻骨铭心。拜师从文,于师不逊。 佳作精品,妙手绘春。《受戒》传播,天籁之声。 书画诗文,草木有魂。塑造形象,入木三分。 人性为本,真情传神。有益世道,一往情深。 教化人心,隽永天真。乐为人间,频送小温。 瞩望后生,辛勤耕耘。兀兀穷年,久久滋润。 曾祺辞世,佳话遗痕。祭奠汪公,泪不能禁。 魂萦梦绕,不忘汪恩。桑梓乡亲,永远前进。 陈其昌 二○一九年十二月六日 导语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后记 我接手主编这套丛书的时候,有几分惶恐,有几分欣 慰。惶恐的是怕汪迷嗤之以鼻,谓自身几斤几两皆不知, 还能充当主编。欣慰的是,我虽从未走出高邮,但因一直 守望乡土,拥有许多文友的呵护与支持,拥有父母官和汪 老家人的关注和信任。我便有了特殊的自信,自踏入文艺 界三十多年来,常常心想事成,要干的事总能干成干好。 高邮赵德清君,并非我的学生,他却以师相待。近 年,他开设了“汪迷部落”微信公众号,分设出“文化旅 游”“美食”“影视音乐书画”三个专题群,高邮“汪迷 群”与上海、北京、扬州等地十多个“汪迷群”、文学文 艺爱好者群建立了联系,在网络世界里,世界各地的汪曾 祺文学爱好者的相互交流日益加强,“汪迷部落”二○一 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关注量达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九人次。 在此书付梓之际,我由衷感谢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认 可及调整。为编此书,数月来,重温汪老的各类作品,反 复揣摩,从中选取经典之作。我虽已届耄耋之年,体弱多 病,但愿意接受这一劳心费力的挑战,善始善终地完成这 “玩命”(家人语,你忙得要书不要命)的工作,要一 “玩”到底。我也诚心欢迎广大读者指正,如此幸甚! 陈其昌 二○一九年十二月六日 精彩页 风景 一、堂倌 我从来没有吃过好坛子肉,我以为坛子里烧的肉根本没有什么道理。但我所以不喜欢上东福居倒不是因为不欣赏他们家的肉。年轻人而不能吃点肥肥的东西,大概要算是不正常的。在学校里吃包饭,过个十天半月,都有人要拖出一件衣服,挟两本书出去换成钱,上馆子里补一下。一商量,大家都赞成东福居,因为东福居便宜,有“真正的肉”。可是我不赞成。不是闹别扭,坛子肉总是个肉,而且他们那儿的馒头真不小。我不赞成的原因是那儿的一个堂倌。自从我注意上这个堂倌之后,我就不想去。也许现在我之对坛子肉失去兴趣与那个堂倌多少有点关系。这我自己也闹不清。我那么一说,大家知道颇能体谅,以后就换了一家。 在馆子里吃东西而闹脾气是最无聊的事。人在吃的时候本已不能怎么好看,容易教人想起野兽和地狱。(我曾见过一个瞎子吃东西,可怕极了。他是“完全”看不见。幸好我们还有一双眼睛!)再加上吼啸,加上粗脖子红脸暴青筋,加上拍桌子打板凳,加上骂人,毫无学问地,不讲技巧地骂人,真是不堪入画。于是堂倌来了,“你啦你啦”赔笑脸。不行,赶紧,掌柜挪着碎步子(可怜他那双包在脚布里的八字脚),呵着腰,跟着客人骂,“岂有此理,是,混蛋,花钱是要吃对味的!”得,把先生武装带取下来,拧毛巾,送出大门。于是,大家做鬼脸,说两句俏皮话,泔水缸冒泡子,菜里没有“青香”了,聊以解嘲。这种种令人觉得生之悲哀。这,哪一家都有,我们见惯了,最多少吃半个馒头,然而,要是在饭馆里混一辈子?…… 这个堂倌,他是个方脸,下颚很大,像削出来的。他剪平头,头发老是那么不长不短。他老穿一件白布短衫。天冷了,他也穿长的,深色的,冬天甚至他也穿得厚厚的。然而换来换去,他总是那个样子。他像是总穿一件衣裳,衣裳不能改变他什么。他衣裳总是干干净净。——我真希望他能够脏一点。他绝不是自己对于干净净有兴趣。简直说,他对世界一切不感兴趣。他一定有个家的,我想他从不高兴抱抱他孩子。孩子他抱的,他太太让他抱,他就抱。馆子生意好,他进账不错。可是拿到钱他也不欢喜。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他看到别人笑,别人丧气,他毫无表情。他身子大大的,肩膀阔,可是他透出一种说不出来的疲倦,一种深沉的疲倦。座上客人,花花绿绿,发亮的,闪光的,醉人的香,刺鼻的味,他都无动于衷。他眼睛空漠漠的,不看任何人。他在嘈乱之中来去,他不是走,是移动。他对他的客人,不是恨,也不轻蔑,他讨厌。连讨厌也没有了,好像教许多蚊子围了一夜的人,根本他不大在意了。他让我想起死! “坛子肉,” “唔。” “小肚,” “唔。” “鸡丝拉皮,花生米辣白菜……” “唔。” “爆羊肚,糖醋里脊,——” “唔。” “鸡血酸辣汤!” “唔。” 说什么他都是那么一个平平的,不高,不低,不粗,不细,不带感情,不作一点装饰的“唔”。这个声音让我激动。我相信我不大忍得住了,我那个鸡血酸辣汤是狂叫出来的。结果怎么样?我们叫了水饺,他也唔,而等了半天(我不怕等,我吃饭常一边看书一边吃,毫不着急,今日我就带了书来的)。座上客人换一批又一批,水饺不见来。我们总不能一直坐下去,叫他! “水饺呢?” “没有水饺。” “那你不说?” “我对不起你。” P19-2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