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应造就这样的境域:“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然而,现代唯科学主义带来了现代性危机,人活在“他人”的世界之中,一切都依“他人”的逻辑来运行,漠视自身。 就德育而言,过于注重外在社会规范的约束,实则应强调道德教化,即人性、人心的教化。这需要遵守“整体性精神养成”的原则,注重人的主体性、生命性、生活性、终身性,使个体自律、自由、自主、白化、自成。 而自我教育是他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所不可替代的。自我教育与他我教育相结合,顺遂天性,自由而充分地发挥天赋才能。总之,教育要促进人性完成,外塑与内修不可或缺。道德教化,既重外在之“塑”,亦重内在之“修”;自我教育,更要落脚于人的自我修养。外在之“求”与内在之“修”合一,以期实现“致中和”“天人合一”之境。 目录 前言 上篇 教而化之:道德教化论 章 道德教化的现实忧思:“造物”与“育人” 节 何谓道德与道德教化 一 道德与德育 二 教化与道德教化 第二节 道德教化的失落 一 因强化而弱化 二 因泛化而淡化 三 因恶化而虚化 第三节 道德教化失落原因之审视 一 主体性缺失 二 工具化 三 教条化 四 形式化 第四节 道德教化失落的价值褊狭:“人”的离场 一 唯科学主义 二 唯经济主义 三 “不完备形态”的集体主义 第五节 道德教化的价值诉求:“人”的回归 一 凸显生命 二 回归生活 三 引入交往 第二章 道德教化的比较之维:互异与契合 节 中国道德教化的智慧 一 人性善:道德教化之人性本体 二 礼乐:道德教化之内容 三 中庸:道德教化之境界 四 **:道德教化之工夫 第二节 西方道德教化的智慧 一 理性主义:道德教化之本原 二 回到世俗生活:道德教化之形式 第三节 东方与西方的互异与契合 一 人伦精神与理性精神 二 躬于实践与寓情于理 第三章 道德教化的旨归:“陶心淑性”与“返璞归真” 节 道德教化的理想:人是目的 一 自由自主的人 二 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节 道德教化的基本原则:整体性精神的养成 一 主体性 二 生命性 三 生活性 四 终身性 第三节 道德教化中关系的调和:互补与平衡 一 主体与客体 二 “我-你”与“我-它” 三 自律与他律 四 成己与为人 第四章 道德教化的实践路向:文化育人与生命体悟 节 “观念界”:以“人”为中心的场域回归 一 超越“唯科学主义” 二 坚守“以人为本” 第二节 “实践界”:“人的灵魂的教育” 一 “合情合理”的育人目标 二 经典人文课程 三 启发性的德育方法 四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 个体自主自为 下篇 率性修道致中和:自我教育论 第五章 天命之谓性:自我与自我教育 节 自我:自我教育的主体 一 自我及自我观 二 自我:一种独特的教育主体 三 自我:一种永恒的教育主体 四 自我:一种超越自我的教育主体 第二节 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一 自我教育及自我教育力 二 自我教育会激发人的潜能 三 自我教育可缓解现代人“单向度”的精神危机 第三节 自我教育的全面指向 一 自我教育不等于自学 二 自我教育补学校教育之不足 三 自我教育指向社会进步 四 自我教育指向整体性成人 第六章 率性之谓道:自我教育的精神气质 节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一 弘扬人文精神 二 培育真正的科学精神 三 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 第二节 个性与群性的统一 一 个性的解析 二 群性的解析 三 寓个性于群性之中 第三节 身、心、灵的统一 一 完整人生:身、心、灵和谐 二 身、心、灵整全之于人的意义 三 从对“身”的执念到“心、灵”的修炼 第七章 修道之谓教:自我教育多维路径 节 家庭教育:营造生长的空间 一 重申家庭教育理念 二 发展家庭教育理论 三 提升家长素养 四 汲取传统家教文化精髓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为自我教育搭建平台 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 开放化的课程体系 三 诗化的教学过程 四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第三节 社会:注入成长的力量 一 个人本位的社会观 二 与时俱进的社会政策 三 注重教育公平 四 多方联动的社会教育 第四节 个人:凝聚自身的力量 一 人心之自觉 二 培育自我教育力 三 知行合 四 在社会历史文化中完成自我 第八章 致中和:自我教育的归宿 节 自我的“小”和谐:人与己关系的和谐 一 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和谐统 二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 第二节 自我的“大”和谐: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 一 打破“人-我”之界 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余论 科技发达时代的道德教化与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