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熙琄叙语--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历程(第2版)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吴熙琄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吴熙琄,出生于1958年,在中学任教5年后,于1985年赴美国留学,并获美国佐治亚州州立大学心理咨询系研究所硕士与艾奥瓦州立大学家庭与婚姻治疗博士。
曾任教(督导)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圣约翰大学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家庭与婚姻治疗研究所。曾任美国马萨诸塞州与康涅狄格州两大家庭扶助机构主任与副总裁,并兼任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医院伴侣与家庭治疗中心督导。
2005年开始在亚洲华人地区开展叙事和后现代家庭治疗实务工作的训练与督导。2012年至今,成立“茵特森创意对话中心”和“亚洲创意对话中心”,致力于在华人地区推广后现代与叙事对话的思维及技巧。
后记
写完这本书,我内心很踏实,因为终于有机会和大家
分享自己作为咨询师一路来的历程,分享我是如何通过点
点滴滴成长至今的。这里有太多的细节,包括学术训练的
奠基,不同实习的磨炼,自己从新手学生到督导、从训练
顾问到工作坊层层相扣与铺陈的累积及心得,实在很不容
易。我也喜欢这份踏实感与在踏实训练中不断蜕变、成长
与展现的过程。
我1982年接受“义务张老师”1年的训练,2年的志愿
服务;1985年出国念硕士研究生课程,1987年拿到硕士学
位;1988年进博士班,1993年年底拿到博士;1994年到波
士顿开始教学,同时在社区里服务不同的群体,做督导、
做行政、做机构领导;2005年回台湾,开始在祖国大陆以
及其他亚洲地区工作,算起来也35年了。这是个充满挑战
、丰富又有趣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医生要医治人们的身体,因此医生的训练
是非常严谨不容马虎的。想想咨询师的行业是医“心”的
工作,更是不可轻忽的工作。身体固然复杂,人们的心也
同等的复杂和具备挑战性,因此我越来越觉得咨询一定要
扎实谦虚地好好学、好好做;否则人们把他们的心摆在我
们面前,我们却没好好做,那真的对不起来跟我们谈话的
人,更对不起这个职业。
当然什么叫好好学,见仁见智,每个人的定义可能有
所不同,不同学派对如何学习可能也有不同的想法。我想
说的是我对“对话”和“故事”的想法,供大家参考。对
话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像吃饭、呼吸般重要。每
个人从小到大,不管过得如何,总是有很多的故事及给故
事赋予的意义。所以故事对人们而言是既基本又重要的事
情,生活中若是没有机会分享我们的经历、对故事加以诠
释,也是会让人难受不舒服的。对话和故事看起来是这么
家常,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在多年的学习、咨询的过
程中,我发现“对话”和“故事”其实大有学问,世界各
地的研究者也前赴后继地在探索到底“对话”是什么,“
故事”是什么,该如何来理解它们才能让咨询师更使得上
劲。现在的我对“对话”和“故事”的态度是谦卑的,觉
得它们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因此在
我的教学中越来越倾向于探索逐字稿里的对话和故事,从
中细细去品味学习“平凡中的不平凡”(怀特,2004),这
是一种从实务中去探索知识的历程,特别的扎实、贴近人
心。
整本书要强调的主题就是踏踏实实地学咨询、大量地
做个案、经营同辈督导团体、好好自我成长和在关系中成
长,以及不断研读自己做咨询的逐字稿(不只看老师的逐字
稿)。只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你一定会看到自己做咨询
的成长,而且咨询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在再版时我想说,我热爱咨询对话带给人的变化。现
在的我角色变多了,不只是陪伴人们、成为心目中优秀的
咨询师或是能够将对话运用到不同领域的工作者,更重要
的是陪伴人们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建立起与想要创造的
生命的关系,进而遇见更大的自己。
在过去我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咨询师,做好一
个婚姻家庭治疗师。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在我对叙事及后
现代思维能如何运用在不同领域也有很多热情。例如在教
育、教学、研究、组织、医疗、健康管理和生活等方面,
我希望自己可以不断地蜕变和成长。特别是2018年9月我迈
入了人生另一个阶段——60岁。我仍然好奇未来的自己,
好奇未来和大家的缘分,便只踏实前行就是!
目录
第一章 我想成为咨询师
成为咨询师的动机与机缘
成功咨询师的渴望
被咨询的经验
第二章 咨询师的学习历程:个案实务工作之旅
硕士班的个案实习
博士班的个案实习
咨询实践的计划视野
第三章 咨询师与自己、朋友及家人的关系
咨询和帮助朋友、亲人的思维
是否可以为朋友、家人做咨询
转介
另类的访谈:报告和人类学式的访谈
朋友、家人对咨询师的期待与咨询师对自己的期待
学咨询对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 咨询师的成长阶段
初接个案的焦虑和害怕
到底要做多少个案才够
新手如何开始咨询
如何通过个案磨炼自己
如何通过经历磨炼自己
第五章 咨询师的技术与哲学观—整合与发展
根本的技术与哲学观
理论整合与特色发展
第六章 咨询师面对的根本议题
咨询师面对自我的议题
如何面对个案中的不同议题
如何倾听与对话(包括与沉默的关系)
第七章 咨询师的自我和关系
自我照顾
自我锻炼
自我成长和关系
第八章 建立学习咨询的支持与回馈系统
同辈督导:理解咨询意图,见证咨询困境
自我督导:录音、录像、逐字稿
如何与咨询中负面的内在声音对话
定期请来访者反馈
浸泡:学习的社群与支持团体
专业督导:网络督导与面对面的督导
第九章 与不同后现代家庭治疗流派及后现代思潮创始人相遇的故事
与后现代家庭治疗大师的故事
与后现代思潮创始人的故事
后记 踏实地学习与咨询师生涯的反思
精彩页
第一章
我想成为咨询师
成为咨询师的动机与机缘
每个人成为咨询师的背景因素可能都有其脉络、发展和故事。仔细去思考我在职业生涯里选择咨询师这个专业进行投资和学习的原因,似乎和我大学里参加活动的经验有密切的关联。我参加了“道德重整合唱团”,合唱团的理念是由国外引进的,歌词总是振奋人心、让人愉快,而且在合唱的过程里,我们会摆动手脚和身体,是特别活泼有趣的一种合唱方式。人到中年,想到那时的情景,仍觉得是一种温馨可爱的生活方式。
有一回合唱团有机会到台湾北部靠海的金山出游过夜,我不记得旅游的细节,但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我那时大约20岁,我们有分小组活动,也不知为什么,我成了那组的小组长,全组大约10人。虽然并不记得小组成员说了什么,但整个团体在结束时非常愉快,非常有活力,也非常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当时的我有种吓一跳的感觉,原来我似乎有一些特别的能力,能贴近人心,而且可以让人们彼此联结。在台湾长大的我是个标准的书呆子,虽然也参加过一些活动,知道?己还会念点书,但对自己的理解、尤其对潜藏能力的理解不是很明了。自己是在一个很传统保守的家庭里长大的,家人之间语言的表达也是不多,所以年轻的我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能做什么。在小组活动里,我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自己,只觉得非常非常开心,但也没有深思,只是把这个经验放在心里。现在回想过去那一段经验,觉得这似乎是我未来想做咨询师的一个小小但深深的种子。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担任班主任(台湾称导师)。我大学主修地理,因此在中学也主教地理,但在每天的教学里,我开始去问自己,我要一辈子都教地理吗?还是要去追寻我喜欢的工作。在每天的工作里,我发现陪伴学生面对各式各样的议题远比教地理有趣多了,而且这是我内心更想做的事情。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生命似乎总是在给我提问,到底做什么,我的内心才会由衷地欢喜,做什么我内心会打个问号有所质疑?在教中学地理的5年里,尤其进入第3年时,我25岁了,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不是很开心,但又不可能马上转换工作,因此我在全职教学工作外报名参加了台北的“义务张老师”培训班。印象中培训持续了整整1年,每个星期我都需要在某天晚上下班后去参加团体的训练,学习许多咨询的基本技巧,像倾听、同理心等,印象中是3小时的训练和练习。大部分星期六和星期日也需要用于工作坊的训练和学习,这使得我有了扎实充分的准备来做“义务张老师”。在这一年的培训里,虽然休息时间不多,但我内心是充实而满足的。那时我的先生还是我的男友,每到周末他总要等到我傍晚下课后才能约会。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也挺感谢年轻的他的支持。
在一年的培训后,我们必须接受考核,看到底是否可以成为正式的“义务张老师”。我很幸运地被录取了,也开始了接下来2年的服务旅程。这个服务就是接电话或是写信做咨询,偶尔也有面对面的咨询。印象中第一年是每个星期值2次班,一次3小时,值班后都有团体督导,非常有帮助。
虽然做“义务张老师”让我内心很满足,但平日的全职工作仍然是持续不断地教地理。那时候我大学的主修专业是不被允许考心理咨询研究所的,因此我决定还是要出国读书,好追求我的兴趣和理想。经过长期的准备,我和先生于1985年夏天共赴美国读书。我们在1984年结婚,也有了1年在婚姻生活调适。
虽然在台湾教师职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工作,也有优厚的退休金,但这些现实条件似乎挡不住我对学咨询的热情,因此年轻的我放下了这份具有良好退休保障的教职工作,义无反顾地去追求我的理想,也感谢父母和家人的支持,没有加以阻挠。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想成为咨询师的动机挺强的,加上当时台湾留学美国的风潮与社会脉络的支持,于是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我也就被全力支持着出国了。我也挺感谢那个时代潮流的,没有那个潮流,我可能也出不了国,一个人的梦想,似乎也要有很多的因缘际会。现在越想就越加感觉出国也不是那么理所当然了。
诚如我所说的,要成为咨询师除了个人的动机、家人的支持,还要有社会文化脉络的推动,其实还有经济的后盾,这些好像也要随缘。在中国内地因为咨询师热的兴起,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缘分,有些人可能可以开公司全职做咨询,有些人可能兼职做咨询,高校训练出来的研究生可以在高校或医院工作,有些人可能把咨询运用在生活里帮助自己和家人、朋友。咨询运用的范围很广,但我想不论是哪个方向,如果有人对咨询非常感兴趣,就好好学,让自己的学习更踏实更细致。
在我的印象中,人们想学习咨询的原因(包括心理师、社工)很多元、很丰富。在美国我曾督导一位社工,在每星期的督导里,我也渐渐去学习、理解社工工作中什么对他是重要的。他是犹太人的后裔,整个大家族里有许多的成员经历了纳粹时代集中营的迫害,当时居住在美国的家族里绝大部分的成员都是律师,能为许多人争取原本争取
导语
本书要强调的主题就是踏踏实实地学、大量地做个案、经营同侪督导团体、好好自我成长和在关系中成长,以及不断研读自己做咨询的逐字稿(不只看老师的逐字稿)。只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你一定会看到自己做咨询的成长,而且咨询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新版增加了作者咨询之路新的探索以及丰富的图文资料,让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咨询师的成长道路。
序言
第二版前言
2019年修订再版此书时,心理咨询师的考证有了很大
的变化。2017年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不同级别的证书,
这个改变给各地组织考证的机构带来巨大变化,考证的业
务不再被需要,机构的运营必须转型,有些机构做了停止
营业的决定。我想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认证取消是
会消除人们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愿望, 还是会激起人们好
好学咨询的热情,都有待观察。
无论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新政策规范心理咨询师这个行
业,从社会变迁发展的趋势来看,心理咨询会越来越被需
要,因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人们面对的生活议题远比
过去复杂。学好心理咨询,成为人们面对生活困难时需求
帮助的资源,是心理咨询师需要思考和努力之处。
以前生活困难时,可以有整个家族予以支持。但当小
家庭成为主流之后,虽然父母与长辈仍会关心支持我们,
但遇到急速变化的现代生活的挑战时, 他们可能也不知道
如何陪伴、帮助我们。当然人们也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自助,
例如看书、参加讲座、旅行、运动以及找好友聊聊等,但
这些方法的专业与时效性都不足以全面涵盖支持人们的需
求。因此,受过系统训练的咨询师必将成为人们面对生活
困难挑战的一个重要资源。
另外,现代人生活忙碌,同时要做许多事情、接受许
多信息、体验许多人际关系, 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家庭关
系。这样一来,就比较少有机会通过好好的对话去靠近和
理解自己,明白真正属于自己的想法。从心理学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理解和觉察自己,才能带来更多属于自己的生
命的成长。因此,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陪伴我们进
行自我理解和觉察、进而带来自我成长,是最有效的提升
生活质量的助力。
总之,我想强调的是,咨询师这一职业对这个时代的
意义和价值,是少数新兴人工智能产业(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AI)所无法取代的,这点也被许多研
究所证明。因为咨询师要思考的是千变万化和富有创意的
材料,而非逻辑条理及关系清楚的说明。咨询师的专业能
力也是其他与人相关工作的专业的根本,例如企业员工帮
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教
练(Coaching)、企业顾问(Consultant)等。若拥有心
理咨询专业能力做根基,必然会给和不同性质专业与族群
的人进行工作交流带来极大的帮助。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
的社会里,做企业教练顾问工作的人一般都具备心理咨询
师专业的背景,这样他们才能更游刃有余。
我是一个在西方受过严格的咨询专业训练出来的咨询
师和家庭婚姻治疗师,也一直非常感恩自己可以有这个机
缘、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炼与发挥专业能力。我也很珍惜自
己对咨询和家庭婚姻治疗的热情与坚持。每当有机会陪伴
来到我前面的来访者和家庭时,看到他们与我开展对话带
来的改变和帮助,我的内心总有满满的感动和感谢,也更
提醒自己要好好陪伴更多有缘人,希望专业的对话可以帮
助人们渡过难关,迈向人生的希望之旅。
虽然现在我的工作有所转型,更多是通过工作坊示范
训练以及用督导的方式帮助大家学习如何做个好咨询师(包
括家庭婚姻咨询师、社工、复健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
师或普通教师、精神科医生、护士、教练、企业顾问及生
活顾问等),我更希望可以把多年专业训练的经验分享给大
家,让大家成为心目中理想的咨询师,甚至是成功的生活
经营者。这本书出于这样一个心意,即分享我在专业历程
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回顾这些历程,引发共鸣,进而让读
者充满憧憬与梦想。
目前在国内只有在学校或医院可以有全职心理咨询师
的相关工作,大部分受训的或曾经有证书的咨询师不容易
找到全职咨询工作。我了解到有许多人平时有正职工作,
而利用晚上和周末做咨询或义务去陪伴一些人,这样特别
难得。咨询应该是一项稳定的社区工作,当有很多人愿意
参与到这个工作时,对不同的地区与社群都会有极深远的
影响。希望未来不论是政府部门或是企业,都能增设咨询
师的职位,让更多人受益,也为更多咨询师提供就业的机
会。
除了面对已不尽相同的再版书的时空脉络,我也不断
思考还有什么是我想增添的、也是第一版书里没有机会和
大家分享的。也许我做咨询背后受到的最重要的理念影响
是一方面,比如在学习咨询的过程里,我遇到了哪些老师
、这些老师们对我的养成、对于我后来的影响。如果把这
些老师的核心理念串在一起,基本可以认为他们是引领我
对心理学和咨询做深刻反思的后现代导师。我将在新增的
第九章中回顾我和这些后现代导师的相遇,以及对我有至
深影响的那些核心思维。
这次再版,出版社编辑建议添些照片,我觉得是个好
主意,于是便开始搜索多年前的照片。过去照相没有现在
便利,可以用电子文件储存, 多年前的相片主要都是纸本
。再加上1985年我和先生到美国求学,中间多次搬家、更
换电脑和手机,再到2005年从美国搬回中国台北,我实在
不确定是否可以找到不同阶段不同情境的照片了。我有一
个存放过去照片的小柜子,当
内容推荐
作者结合自己学习心理咨询和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的经验,与读者分享她在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的经历。同时,作为一名督导老师,她借由此书教授咨询师在成长的路上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积累和照顾自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