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黄怡,女,1983年8月生,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法学理论),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科研成果:作为执笔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重大研究项目两项,中国法学会重大研究项目一项;在《中国法学》(英文版)、《法律适用》等期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先后在历届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等,在湖北省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 目录 第一章 司法责任制研究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的学术文献 一、期刊论文 二、学位论文 三、学术专著 第三节 司法责任制可能的研究问题及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司法责任制建构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足 二、司法责任制建构的根本法律基础欠缺 三、司法责任制的具体问题研究尚有不足 第四节 本书关于司法责任制的研究旨趣 第二章 司法责任制的概念和内容 第一节 司法与司法责任 一、司法的性质 二、司法责任的概念 第二节 司法责任制的内容 一、司法责任制的政策解读 二、司法责任制的构成要素 三、司法责任制之我见 第三章 司法责任制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新一轮司法改革下的司法责任制 一、党中央关于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二、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推进 三、全国试点法院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践观察 第二节 理论上的困惑 一、司法责任制的症结之惑:权力受限还是权力过大? 二、司法责任制的客体之惑:惩戒结果还是惩戒行为? 三、司法责任制的范围之惑:约束过多还是惩戒不足? 四、司法责任制的标准之惑:标准过高还是标准过低? 第三节 实践上的局限 一、司法责任制度的法律规制不足 二、不同主体之间话语体系脱节,对话机制缺失 三、“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与科层式行政管理模式 四、司法责任的空白:有权无责的情形 第四章 司法责任制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司法官责任 一、古代中国司法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封建时代的司法官惩戒制度 三、中国古代司法责任制度的现实借鉴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法官责任 一、清末法官责任制度 二、民国法官责任制度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司法责任制度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司法制度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司法制度的建立与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拨乱反正”与回向法制 第五章 司法责任制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司法责任制的分类与评析 一、域外司法责任预防机制评析 二、域外司法责任运行机制评析 三、域外司法责任追究机制评析 第二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司法责任制的经验与启示 一、域外经验对司法责任预防机制建构的启示 二、域外经验对司法责任追究机制建构的启示 第六章 司法责任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司法责任制的权力体系 一、司法责任制的外部权力关系 二、司法责任制的内部职权关系 三、司法责任制的基本原则重构 第二节 司法责任制的法律价值 一、司法公正 二、保障人权 三、及时高效 四、司法公信 五、司法权威 第三节 司法责任制的核心制度体系 一、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二、审判监督管理制度 三、审判惩戒制度 四、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第七章 司法责任制的改革进路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法治路径 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二、遵循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三、符合中国特色法治实践 第二节 遵循司法规律 一、以员额制和人员分类管理为制度建构之前提 二、以理顺审判权运行机制为制度建构之基石 三、以严格审判责任制度为制度建构之核心 四、以规范审判监督管理为制度建构之重点 五、以推进程序正义为制度建构之保障 六、以人权司法保障为制度建构之制衡 七、以防范冤错案件为制度建构之目标 第三节 提升司法自信 一、司法自信是司法公信的基础 二、司法自信的外部环境优化 三、司法自信的内部环境优化 结语 一、司法责任制思维导图 二、司法责任制立法建议 三、司法责任制改革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过程中,全国各地改革试点法院遇到一些困惑和瓶颈。本书旨在通过对过去及当前司法责任制的改革实践及运行状况深入研究,系统地提出司法责任制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理论。从宏观上系统总结司法责任制的权力体系、法律价值体系、核心制度体系,并从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审判监督管理制度、审判惩戒制度、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出发对司法责任制进行系统化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