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本书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 作者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 序 例言 目次 一 宋学之兴起 二 胡瑗与孙复 三 徐积与石介 四 范仲淹 五 欧阳修 六 李觏 七 王安石 八 刘敞 九 司马光 一○ 苏轼、苏辙 一一 综论北宋初期诸儒 一二 中期宋学 一三 周敦颐 一四 邵雍 一五 张载 一六 程颢 一七 程颐 一八 谢良佐、杨时、游酢、尹焞 附 张绎、王 一九 吕大钧、大临 二○ 南渡宋学 二一 胡安国、胡寅、胡宏 二二 张栻 二三 朱熹 二四 陆九韶、九龄、九渊 二五 吕祖谦 附 吕公著、吕希哲、吕本中、吕大器 二六 陈亮 二七 叶适 二八 薛季宣、陈傅良、唐仲友 二九 黄榦 三○ 杨简 三一 金履祥、黄震、王应麟 三二 金、元诸儒 三三 李纯甫 三四 赵复、姚枢、许衡 三五 刘因 三六 吴澄 三七 初期明学 三八 吴与弼 三九 胡居仁、娄谅、陈献章 四○ 薛瑄 四一 中期明学 四二 王守仁 四三 湛若水 四四 罗钦顺 四五 王门诸流 四六 钱德洪、王畿 四七 王艮 四八 罗洪先、聂豹、邹守益、欧阳德、刘文敏 四九 王时槐 五○ 罗汝芳、赵贞吉 五一 晚期明学 五二 顾宪成、允成 五三 高攀龙 五四 孙慎行、钱一本 五五 刘宗周 五六 明末诸遗老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