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长江文明之旅-文学艺术:音乐舞蹈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作者 孙凡,柳雅青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前言/序言

江河提供人类生活及生产不可或缺的淡水,并造就深入陆地的水路交通线,江河流域得以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现代文明繁衍畅达的处所。因此,兼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旨趣的流域文明研究经久不衰。尼罗河、幼发拉底一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莱茵河、多瑙河、伏尔加河、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黄河、珠江等河流文明,竞相引起世人关注,而作为中国“母亲河”之一的长江,更以丰饶的自然秉赋、悠远深邃的文化积淀、广阔无垠的发展前景,理所当然成为江河文明研究的翘楚。历史呼唤、现实诉求,长江文明馆应运而生。她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主题,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紧紧围绕“走进长江”、“感知文明”和“□长江”三大核心板块,利用现代多媒体等手段,全方位展现长江流域的旖旎风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
干流长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长江,地处亚热带北沿,人类文明发生线——北纬30°线横贯流域。而此纬线通过的几大人类古文明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因副热带高压控制,多是气候干热的沙漠地带,作为文明发展基石的农业仰赖江河灌溉,故有“埃及是尼罗河赠礼”之说。然而,长江得大自然眷顾,亚洲大陆中部崛起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季风的水汽,凝集为巫山云雨,致使这里水热资源丰富,最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自然禀赋优越、经济文化潜能巨大的地域。
长江流域的优胜处可归结为“水”-“通”-“中”三字。
一、淡水富集
长江干流、支流纵横,水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湿地广大,是地球上少有的亚热带淡水富集区,其流域蕴蓄着中国35%的淡水资源、48%的可开发水电资源。如果说石油是20世纪列国依靠的战略物资,那么,21世纪随着核能及非矿物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的广为开发,石油的重要性呈缓降之势,而淡水作为关乎生命存亡而又不可替代的资源,其地位进一步提升。当下的共识是:水与空气并列,是人类须臾不可缺的“资源”。长江的淡水优势,自古已然,于今为烈,仅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即可见长江之水的战略意义。保护水生态、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文章,乃长江文明的一个绝大题目。
二、水运通衢
在水陆空三种运输系统中,水运成本□为低廉且载量巨大。而长江的水运交通发达,其干支流通航里程达6.5万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52.5%,是连接中国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其干线航道年货运量已逾十亿吨,超过以水运发达著称的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稳居世界第一位。长江中游的武汉古称“九省通衢”,即是依凭横贯东西的长江干流和南来之湖湘、北来之汉水、东来之鄱赣造就的航运网,成为川、黔、陕、豫、鄂、湘、赣、皖、苏等省份的物流中心,当代更雄风振起,营造水陆空几纵几横交通枢纽和现代信息汇集区。
三、文明中心
如果说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心在黄河上中游,那么经济地理、人口地理中心则在长江流域。以武汉为圆心、1000千米为半径画一圆圈,中国主要大都会及经济文化繁荣区皆在圆周近侧。居中可南北呼应、东西贯通、引领全局,近年遂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应运而兴。长江经济带覆盖中国11个省(市),包括长三角的江浙沪3省(市)、中部4省和西南4省(市)。11省(市)GDP总量超过全国的4成,且发展后劲不可限量。
回望古史,黄河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育居功至伟,而长江流域依凭巨大潜力,自晚周疾起直追,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之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千秋。龙凤齐舞、国风一离骚对称、孔孟一老庄竞存,共同构建二元耦合的中华文化。中唐以降,经济文化重心南移,长江迎来若干千年的辉煌。近代以来,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长江担当起中国工业文明的先导、改革开放的先锋。未来学家列举“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依次为:印度班加罗尔、中国武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国上海、泰国曼谷、美国丹佛、美国亚特兰大、墨西哥昆坎一图卢姆、西班牙马德里、加拿大温哥华。在可预期的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中,竞有两个(武汉与上海)位于长江流域,足见长江文明世界地位之崇高、发展前景之远大。
为着了解这一切,我们步入长江文明馆,这里昭示——
一道天造地设的巨流,怎样在东亚大陆绘制兼具壮美柔美的自然风貌;
一群勤勉聪慧的先民,怎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丰厚优雅的人文历史。

目录

序言
净土天音——长江上游的音乐
青藏音乐
滇云音乐
巴蜀音乐

览古聆风——长江中游的音乐
荆楚音乐
湖湘音乐
江西音乐

纳川汇流——长江下游的音乐
安徽音乐
吴越音乐
海派音乐

雪域率舞——长江流域源头的舞蹈
长江源头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源头民族民间舞蹈

轶态横出——长江上游的舞蹈
长江上游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上游民族民间舞蹈

瑰姿谲起——长江中游的舞蹈
长江中游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中游民族民间舞蹈

绰约闲靡——长江下游的舞蹈
长江下游历史上的舞蹈
长江下游民族民间舞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长江流域音乐”以长江干流上的音乐为写作对象,分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以及九个音乐文化区:青藏音乐、滇云音乐、巴蜀音乐、荆楚音乐、湖湘音乐、江西音乐、安徽音乐、吴越音乐、海派音乐。长江流域的音乐浩如烟海,丰富多彩。因篇幅所限,笔者只能以“点”带“面”,从每个文化区域中选择具地域性、民族性和典型性的乐种或乐曲,其类别涉及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以及现代声乐和器乐,希望能借此展现出长江流域音乐的整体概貌。
由于区域音乐是“音地不分家”,即音乐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因而,笔者写作立足音乐本体,旁及文化区域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民俗,揭示地域文化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出长江流域不同文化地理滋养出的音乐风貌。
由于区域音乐文化现象是动态的,处在变化发展以及不断继承和创新过程中,因而,笔者在选择音乐对象时,既重视民间又不忘专业,在回眸传统的同时亦关注当代。书中既有产生于洪荒年代的鼓乐,也有谭盾创作的现代作品《地图》。在写作方法上,追根溯源,深究现代创新作品与区域音乐发展的轨迹。如在曾侯乙编钟与《编钟乐舞》、‘瑶歌与《盘王之女》的写作中,既介绍丁“曾侯乙编钟”“瑶歌”这些古老乐器及民歌,同时也阐释了现代作品《编钟乐舞》《盘王之女》对古乐的继承与创新,以呈现中国音乐历史长期的连续性和时代性。
近代以来,处在长江与大洋潮汐相接处的上海,繁荣的商业文化孕育出了新型、独特的中国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是其中的代表。为了清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音乐发展史,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首所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海国立音专,也被笔者纳入其中。这些内容充分反映出长江文化所具有的吸纳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音乐和舞蹈两部分,分别按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顺序编排,音乐部分侧重地域特征,舞蹈部分侧重民族特征,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音乐曲目和舞蹈种类,对长江流域音乐舞蹈的历史、形式、传承与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脉络清晰,文笔清顺,充分展现了长江流域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及其魅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