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末日机器(一个核战争策划者的自白)(精)
分类
作者 (美)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曾经将“五角大楼文件”公之于众的传奇“吹哨者”,也是迄今七十年以来美国绝密核政策及其巨大风险的见证人。
   在本书中,曾任高级防务分析师的丹尼尔·埃尔斯伯格首次披露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使读者有机会了解20世纪60年代美国核战争计划的真实情况——核武器使用权被广泛下放,就连太平洋司令部麾下偏远的空军基地都有权做主;艾森豪威尔时期秘密制订的全面核大战计划一旦执行,人类就将面临灭种之灾。人类自文明史开端以来制造过的最危险武器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当今的特朗普政府却打算将其升级更新。埃尔斯伯格利用自己接触的高层信息,做了其他“局内人”所未能的事情——他将艾森豪威尔后期和肯尼迪前期核战略的真相全盘托出,同时告诉人们,现在的美国核政策与当年相比并无根本变化。
   这本回忆录记载了作者曾经亲身参与的疯狂计划,内容情节如同惊悚小说一般引人入胜。作为一名有正义感的“吹哨者”,埃尔斯伯格为摆脱现存“末日机器”、避免核灾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末日机器》不仅是现实版的《奇爱博士》,它还是一本希望之书,对于美国以及全世界的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录

序 / 1

引 言 / 1

第一篇 核弹与我 / 23

第一章 何以至此?— 一个核战争策划者的故事 / 25

第二章 指挥与控制:管理灾难 / 48

第三章 授权问题:核按钮上到底有多少只手? / 80

第四章 岩国:现实世界的核武器 / 92

第五章 太平洋司令部 / 99

第六章 战争计划:解密“联合战略能力计划” / 107

第七章 向邦迪汇报 / 125

第八章 “我的”战争计划 / 142

第九章 请参联会回答:总共要死多少人? / 154

第十章 柏林与“导弹差距” / 174

第十一章 两篇演讲稿 / 204

第十二章 我的古巴导弹危机 / 226

第十三章 古巴:真实的故事 / 243

第二篇 通往末日之路 / 273

第十四章 轰炸城市 / 275

第十五章 燃烧的城市 / 300

第十六章 灭绝国家 / 324

第十七章 在末日边缘徘徊I:大气爆燃 / 335

第十八章 在末日边缘徘徊II:地狱核弹 / 350

第十九章 “奇爱悖论” / 364

第二十章 美国威胁首先使用核武器 / 379

第二十一章 拆除末日机器 / 411

致 谢 / 431

导语

当年公开“五角大楼文件”的埃尔斯伯格,如今再次为社会公义而战。他用一本毫无保留的回忆录告诉人们,进入核时代七十年之后的美国究竟身处何种境地。作者用翔实的证据表明了美国面临的核困境及其形成过程,又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告诉人们如何摆脱当前这条通往毁灭之路。

序言

1961年的一个春日,刚
刚过完30岁生日,我就见识
了这个世界将如何走向终结
。我说的不是地球本身,也
不是这个星球上的全部人类
或生命,而是北半球大部分
城市及其人口的灭亡(这是
我当时的理解,后来出现的
“核冬天”理论表明,这种认
知仍然是不充分的)。我在
白宫的办公室里拿到的不过
是片纸一页,上面画着一个
简单的曲线图。文件的标题
写着“绝密——敏感”,下面
则标有“仅供总统参阅”的字
样。
   从原则上讲,“仅供某人
参阅”意味着字面意思,也
就是说,只有总统本人才能
阅读我手里拿的这份文件。
实际上,可能会有一位甚至
更多的部长及其助手有机会
看到这类文件。通常情况下
,有几十到上百人能够看到
绝密文件的复印件,即便是
标有“敏感”字样的也是如此
——这说明是官僚或政治原
因导致这份文件不能被随意
流传。然而,只有一小撮人
才能看到“仅供某人参阅”的
文件。
   后来,我以助理国防部
长特别助手的身份在五角大
楼工作,虽然不是这些专供
电报和备忘录的收件人,但
经常有机会阅读其复印件。
拿到上面那份文件的时候,
我正担任国防部长办公室的
顾问,阅览最高机密文件已
是家常便饭,但还从未读过
“仅供总统参阅”的——这也
是我唯一的一次。
   文件是总统国家安全事
务副助理罗伯特·科默
(Robert Komer)拿给我
的。封面页表明其中的内容
是参谋长联席会议针对肯尼
迪总统一周前提出问题所给
出的答复。实际上,这个问
题是我提出的,再由科默以
总统的名义提交至参谋长联
席会议,所以他才会把文件
给我看。
   问题的内容是:“如果按
照参联会的全面(核)战争
计划行事,苏联和中国的人
口死亡数量将是多少?”
   答案的形式就是那个曲
线图。纵轴表示以百万人为
单位的死亡数量,横轴则显
示以月为单位的时间变迁。
二者的关系表现为一条直线
,它的起点对应着横轴上的
零时刻和纵轴上的某个点,
表明了在美国攻击行动开始
后数小时内立即死亡的人数
,之后直线倾斜上升,直到
六个月后死亡人数达到最高
点——对于受伤和辐射尘的
长期辐射导致的累计死亡的
预估到此为止。下文的陈述
来自我的记忆,我根本无法
忘记这些东西。
   曲线左侧最低端的数字
是2.75亿,最右边的六个月
后死亡人数则是3.25亿。
   同一天早上,我起草了
以总统名义送交参联会的另
一个问题——美国发动的核
战争在全球范围内可能造成
的死亡人数是多少?不仅仅
是中国和苏联,还包括其他
可能受辐射尘影响的所有国
家。
   科默于一周后把答案带
给我,这次是一个表格,还
有解释性的脚注。
   根据粗略计算,东欧总
共将有1亿人因为华沙条约
组织基地和防空系统遭受的
攻击和辐射尘死亡。西欧也
可能有1亿人死于辐射尘,
这又取决于主要受季节影响
的风向。即便不考虑季节变
化,与中国和苏联地理位置
接近的国家(主要是中立国
)——包括芬兰、瑞典、奥
地利、阿富汗、印度和日本
,也要至少承受1亿人的死
亡。美国以地爆方式用核武
器攻击列宁格勒潜艇基地时
造成的辐射尘,将会把芬兰
这个小国彻底摧毁。
   参联会的评估认为,如
果美国对苏联、华约卫星国
以及中国发动第一次核打击
,将总共导致约6亿人死亡
。这相当于100次纳粹大屠
杀。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
次拿着这张印有图表的纸片
时的内心想法。这页纸不应
该出现,从来就不应该。不
仅是在美国,它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都不应该出现。
这张纸上描绘的是从古至今
超过一切人类想象的邪恶计
划,其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都不应该是真实的存在。
   一周之后,我拿到了文
件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核战
争计划可能导致的主要后果
之一——超过5亿人灭绝。
对美国而言,这既是有意为
之,又是不愿看到的(考虑
到盟国、中立国和卫星国的
伤亡),同时也是可接受的
“附带损失”。
   从那天开始,我便确立
了高于一切的人生目标——
阻止任何诸如此类的灭绝计
划得以实现。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份呼吁人类不要
自我毁灭的倡议书……埃尔
斯伯格生动地描绘了“末日
机器”的疯狂逻辑,并且告
诉人们,用“确保相互摧毁”
作为生存策略是极其愚蠢的
行为。这本新书意义重大,
值得一读。
   ——《纽约时报书评》编
辑推荐作品
   埃尔斯伯格的新书可能
是迄今为止“冷战斗士”回忆
录中具个人色彩的一本。它
用第一手材料填补了一个重
要的知识空白,让人们有机
会了解那个时代决策者的“
核战癫狂症”……《末日机
器》详细地剖析了美国的国
家安全状态是如何被层层嵌
套的秘密逐渐破坏的。由于
关键信息被蓄意隐瞒,负责
讨论、制定战略路线的决策
者和政治家处于无知之中,
美国的冷战政策、核武力建
设以及数万亿国防投入误入
歧途。
   ——《华盛顿邮报》
   埃尔斯伯格的新书提供
了很多新信息,不少读者甚
至和其中部分内容有关……
他的确不是第一个将核战争
称为“一触即发的灾难”的先
知……然而自核武器出现以
来,埃尔斯伯格却是众多预
言家中知名、有社会责任感
、距离我们时代近的一位,
他指出了人类一直以来持续
面临的毁灭威胁。
   ——美国人文社科在线英
文电子期刊外交国际关系专

   埃尔斯伯格的新回忆录
《末日机器:一个核战争策
划者的自白》是一部宝藏式
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将秘密
真相和独立思考交织在一起
。由于朝鲜半岛、南亚以及
美俄之间核僵局的持续存在
,该书的内容将日益显现出
其重要性。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

   这本来自美国“吹哨者”
先驱的回忆录让人期待已久
。它是急迫的警告,更是战
斗的号角。埃尔斯伯格希望
唤醒美国公众,让人们摆脱
危险的麻木状态,重新意识
到人类灭绝近在咫尺是不可
接受的现实。
   ——[美]爱德华·斯诺登
   这是一本惊心动魄、扣
人心弦的核战争计划实录,
作者曾经于肯尼迪时期以兰
德公司顾问身份为政府高决
策层服务。埃尔斯伯格告诉
我们,核战争曾经数次近在
咫尺,而当年的核政策至今
仍然威胁着地球的存亡。就
我个人而言,此书简直令人
废寝忘食。
   ——普利策奖得主(《湖
里的火》) 弗朗西斯·菲茨
杰拉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