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风的力量(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精选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吴克敬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吴克敬,1954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西北大学文学硕士,现任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陕西分院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政府参事。近年共创作小说、散文、随笔400余万字,出版了《渭河五女》《碑说》《状元羊》《风流树》等二十八部著作,作品多被国内著名选刊转载,《羞涩的火焰》《拉手手》等作品改编拍摄成了电影。2008年获冰心文学奖,2008年、2010年两次获柳青文学奖。2010年以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初婚》入选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2年中篇小说《你说我是谁》,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2011年编剧策划的电影《拉手手》获美国纽约国际雪城电影节最佳艺术片奖。
后记
家风的力量
当一个人心中有一份
激励时,往往能够进发出
无穷的力量,令他勇往直
前,无所畏惧;当一个家
庭怀有同一份激励的时候
,更是能互相影响共同前
行。弥足珍贵的家风,以
其巨大的精神力量,不仅
为我们的家,也会为我们
的国,产生强大的激励作
用。
家风无法触摸,却无
处不在;家风柔若细丝,
却能春风化雨。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
论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
欢,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
,都要受到家风的影响,
柔若细丝也罢,春风化雨
也好,都会经历家风的洗
礼,幸运或是不幸,想要
逃避是不可能的。那样的
洗礼,没有一定的范式,
没有一定的规则,全在于
一个家庭的传统了。“大
家惯骡马,小家惯娃娃”
,我成长在古周原的老家
时,父母亲说给我最多的
,就是这一句话了。把自
己的孩子与骡马相比,有
这么狠的父母亲吗?“好
心黑模样”,不瞒大家说
,我的家里兄弟姐妹七人
,从人口上看,便不是一
个小家,还有家庭的传统
气度,亦然不是个小家庭
。我的成长经历,就是一
个证明,绝不会被父母亲
惯着了,有那么一个阶段
,我从老父亲的“黑模样”
上,痛彻心扉地感受到,
我是不如一头骡马的,骡
马是真的能够获得宠溺呢
,而我不能。我眼睁睁看
着,骡子在地里干活,老
父亲心疼骡子的辛劳,干
罢活儿了,老父亲有豌豆
料给骡子吃,有残锯片儿
做的刷子,延长在老父亲
的手,像是抚摸骡子一样
,给骡子既挠痒痒,又梳
理毛发。
我能得到什么呢?除
了老父亲的一张“黑模样”
,还是一张“黑模样”。常
常感觉自己不比骡子清闲
,甚至比骡子还要辛劳,
却很难获得老父亲的赞扬
,更别说亲昵的抚慰了。
许多细节,我在回忆老父
亲的文章里,都已例数过
,在此就不赘述了。
直到我没有了老父亲
,才蓦然明白,那就是我
们的家风哩。
家风如此,我的老父
亲执行得很透彻,不走样
子,也才有了我的健康成
长。因此我要说,不独我
们家是这个样子,传统的
家风,大约都是这个样子
呢。以家训的形式,把握
在父祖长辈的手里,对子
孙后代以必须的训教,使
之建立起立身处世、居家
治生的原则。其所具有的
道德约束力,甚至胜过一
定的法律效力。传统的一
些书籍,干脆对此称之为
宗族法。诸如各个不同的
家族,其所形成的家教、
家诫、家规、家仪、家法
、家约、家矩、家则、家
要、家箴、家政、家制等
。凡此种种,基本都出自
严父之手,被严父所执掌

与之起着辅助作用的
,还有出自于慈母之口的
说教呢。那就是传统中所
说的慈训与母训等。然而
万变不离其宗,最终是都
要归于家风而存在的。
把“克己复礼”视为己
任的孔老夫子,应该是倡
导家风的第一人。他的众
弟子记忆了他说过的话,
辑著成的《论语》一书,
可说就是家风的集大成者
。许多年了,不论机构,
还是个人,要我向公众给
推荐我喜欢阅读的图书时
,都少不了推荐《论语》
。“红沙发”作为全民阅读
的一个著名品牌,昨天邀
约我写出三百字的一段话
,并嘱托我给读者推荐几
本书,我愉快地接受了。
去年在西安举办的书博会
,他们也邀请我参加了他
们主办的一场活动。我喜
欢他们的活动,让人颇受
教益。这一次的邀约,主
题就是新冠肺炎疫情,要
我谈点感受。我真有自己
的感受呢,因此我写了《
真话的难度》一段话。我
的话是由“决不能让真相
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
经满世界跑”这句关于新
冠肺炎的话引起的,这句
话说得是接地气和人气的
。为此我是想了,如果真
诚地说人的好话,特别是
在人后说,这个人一定是
幸福的;如果刻意地说人
的坏话,特别是在人后说
,这个人一定是痛苦的。
说人好话,他是坦荡的,
什么时候都能直面他人;
而说人坏话,他是阴暗的
,常常要躲着他人,躲不
开时,还要来编瞎话,掩
盖自己的丑恶。同样的道
理,说真话的人是幸福的
,而说谎话的人是痛苦的
。哪怕说了真话被冤枉,
被惩戒,甚至牺牲自己的
生命,都不要紧。因为真
话经得起考验,时间会还
真话一个公道。而谎言则
不能,哪怕巧舌如簧,可
以获得荣誉,获得奖赏,
但最终会被时间识破,漏
出谎话的尾巴,而遗臭万
年。
传统的家风,所最崇
尚的可不就是这样吗!没
有哪个家庭的父母亲,会
指教自己的孩子说谎骗人
吧。
有了那一段话,我还
根据我说的话推荐了四部
书籍。其一为人民出版社
版的《邓小平文集》三卷
本,齐鲁书社版的《孔子
家语通解》和《论语诠释
》,再是北京十月出版社
版的徐则臣《北上》。
四部书籍无论哲学的
,无论文学的,都给人以
启迪,就是要让人说真话
。这与传统家风,可是太
相和了,追溯我国最早的
一则家训,亦即家风的起
源,该是周公对伯禽的训
教了。那是周初大分封的
时候,周公被分封到鲁国
,由于他的爸爸去世了,
他哥哥去世了,他的侄子
继位,但他的侄子年幼,
他要在朝廷辅佐,因此不
能去建国,所以让他的儿
子伯禽到鲁国建国。在儿
子临行前,他对伯禽有这
目录
序 沐浴家风
第一辑 什么是家风
家教
家道
家风
家之格局
成家立业
家的相思
回家的念想
囚家之乐
不讲理的家
第二辑 家风孕育之美
父亲的目光
舌苔上的母亲
母亲的炊烟
疲倦的裤子
跪草
拉扯
恩爱
受人
旧枕头
牛角梳子
说给孩子
第三辑 家风教化之用
活着
心气
血汗
杂食
剃头
鸡鸣声
小堡子
第四辑 家风革新之变
百岁
血社火
灶爷的嘴巴
穷人心得
藏福
教育
私心
请叫我一声乳名
第五辑 家风传统之道
家训今识
择邻之教
兴学垂范
铁骨不负心头血
身教胜于言教
奈何身后掩飞泪
跋 家风的力量
精彩页
家教
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一切为各区域、各阶层人所尊崇的宗教,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呢?我不敢说我有这个发现,但我们只要深入进去,身体力行,全神贯注地去探讨,就会有这样一个体会,家教该是那个让人都要遵守的源头呢。
我一直在追央视的《记住乡愁》,跟着央视的镜头,看那遍布全国各地的经典村寨,以各不相同,但又基本相同的家教理念建立起来的村社文明,确是值得我们发掘和发扬的。六尺巷的故事,流传得很久也很广。清朝康熙年问,在京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桐城张英,收到一封来自老家的家信,极言他们家与邻居叶家(一说为吴家)在宅基地上发生的争执。两家旧宅都是祖上的基业,时间久了,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欲占便宜的人,最是好算糊涂账,不顾对方,往往都只相信自己的算计。两家纷争起来,各说各的道,各讲各的理,谁都不肯相让。地方官因为事涉当朝尚书,也不愿意插手其中,便是街坊邻人,同样怕惹是非,而不敢轻易插话,致使纠纷越闹越大,家人没了办法,飞书京城,欲求张英招呼地方官员“摆平”叶家。张英阅罢家书,捻须一笑,挥笔写了一首打油诗。诗云:
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飞书来京的家里人,把张英的打油诗火速带回家。家里人见信喜不自禁,拆开来看,心里败兴,但仔细想来,唯有“让,,字,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他们遵照张英的打油诗,自己主动拆除墙垣,先让出三尺来。“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的打油诗和他们家的忍让举动,感动了与他家争执的邻居,他们也自觉推倒围墙,向侧旁让出三尺。张、叶两家合计让出的六尺巷子,不仅和睦了邻里关系,还方便了大家的出行,至今,都让人思索,为之获益。许多年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来桐城视察,驻足六尺巷,也留下了“大度做人,克己处事”的评价。
今年(2016年)的春晚,赵薇的一首歌,更是唱绝了六尺巷的历史蕴含,以及现实需求: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
这是家教的力量。如果少了家教,或者欠缺家教,就不可能有相让出来的六尺巷。
家教是一种内修,要求本家人,祖祖辈辈,言传身教。英明的张英做到了,著名的司马光也做到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他小的时候,也是会说谎的。
成人后事功彪炳的司马光,年少时还不止一次说谎,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述的就有三次,一次是他剥花生皮的事,一次是他作文抄袭的事,另有一次是他吃核桃除核桃仁皮的事。《弟子规》故事之五十六,所云“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说的就是这件事。一次,他跟姐姐一起剥核桃吃,核桃仁上的那层薄皮入口又苦又涩,很难剥净。姐姐的办法好,让他把核桃仁浸在碗里,用水泡一会儿剥,薄皮变软发胀,就能很好地剥出白亮--亮的核桃仁吃了。司马光如法炮制,吃得那叫一个美。姐姐有事出去了,父亲司马池来了,看见司马光剥除核桃皮的办法很有效,就问他谁想出来的办法,司马光随口说是自己。父亲司马池大大地夸了他一番。正夸着,司马光的姐姐进来了,向父亲说明这种剥核桃皮的方法,不是弟弟想出来的,也不是她想出来的,是后厨的一个丫鬟给她说的。刚刚夸奖儿子的父亲,转换了语气,把司马光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说谎被父亲批评,司马光记在了心里,决心做一个诚实的人。为了堵住说谎的嘴,长大后,还自觉给自己取了字“君实”。大家把他“君实”的字叫在口上,让他时刻注意着,什么时候都必须诚实守信,正直无私,廉洁奉公。他坚持这么做,还要求他的子女代代相传,一直做下去。
我举例的六尺巷故事,以及司马光成长的故事,都在证实家教文明,之于一个家庭,一个人,及至一个国家,是何等重要啊!凡有历史功德,且为人师表的大贤臣圣,谁不是注重内修,加强内修而成长起来的。我不敢把我家的家教与张英、司马光家的家教类比,但我以为也是值得总结和写出来的。(P7-10)
导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祖辈三代的言传身教的深远影响,描绘了这种风气对乡党和村民的影响。由一家之风,到一族之风,再到一村之风,家风浸润在每个人的言行,最后化为做人的尊严,做事的原则。
好家风带给我们支点和力量,作者通过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深情再现了家风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家风熏陶、伴随着每个家庭成员的一生,帮助他们在人生路上的找到自己的支点,作者从自己和父母,自己和女儿、妻子的日常相处中,领悟到家风的传承和继承、以及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新变化,领悟到家风自己人生中的重量。
序言
沐浴家风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
家庭的风气,指的是一个
家庭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
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追
求的总和。家风无所不在
地渗透在家庭的生活中,
深刻地影响着每个成员,
他们密切接触,相互关爱
,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相互约束,共同成长,共
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
收获。家风还会向外扩散
影响到邻里和社会。
家风对于每一个家庭
而言,就是家庭成长的教
科书。每个家庭有每个家
庭的风气,有的突出学习
之风,有的彰显勤劳之风
,有的信奉孝敬之风,有
的倡导节俭之风,大同而
小异,多彩而鲜活。好的
家风,虽然没有具体的文
本挂在墙上,没有详细的
条目、规范刻在床头上,
但却无形、潜在地发挥着
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
响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尤
其是孩子。
这就是家风感染和陶
冶的作用。家庭成员特别
是家长的言谈举止,影响
孩子的行为,陶冶孩子的
情操,成为孩子成长的风
向标。一般说来,学习型
家庭的孩子喜欢读书,勤
劳型家庭的孩子热爱劳动
,和谐型家庭的孩子注重
礼貌,民主型家庭的孩子
懂得尊重。不同的家风都
会在孩子的意识和行为中
打下深刻的烙印,在他们
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
成中产生巨大影响。孩子
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
情舒畅、心理健康、情趣
高迈、学习奋进;反之,
则精神空寂、心神不宁、
态度消极、学习松懈。
家风,是家庭文化的
积淀、伦理道德的传承。
建设和谐的家庭风气,形
成良好的家风,关键在于
主要成员的学识、修养、
气度和作风。家长之间关
系正常,互相尊重、谦让
、理解、宽容,孩子感受
到的是温馨、和睦的真诚
亲情。我的老家有句话说
t·房檐水不离旧窝窝”,讲
的就是这个道理,前人是
这么做的,后人亦步亦趋
会跟着这么做。
这也就是说,父母是
孩子的终生老师。
正人先正己,家长是
必须带头做好的。虽说家
风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通过家庭成员,尤其是
家长的日常生活准则、行
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经常
对孩子进行直接的教育和
影响,往往比单纯说教、
管教的作用大、收效好。
它不仅影响孩子的现在,
还会作用他们的未来。要
形成好的家风,父母应以
身作则、为人表率,不断
提高个人的修养,力争将
家庭变为孩子德行修炼和
素质增强的课堂。
良好的家风在家庭中
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
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
富。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
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必
须加强教育,反复训练,
注重养成,使其成为每个
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温煦的家风啊!是人
们最真切的偎依。
2020年2月22日稿讫,
西安曲江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吴克敬多年散文创作,以“家风”为核心汇编而成。
中国人,有家就有家风。但家风到底是什么?
吴克敬先生的心中,家风,是父亲手中的毛笔字,是母亲送出的一筐筐鲜枣,是伯父村前下马的自觉;是严父慈母的潜移默化,是乡党口耳相传的感念故事;是衣食住行处无声的教诲,是柴米油盐中蒸腾的烟火气。
家风,是无声的力量,是每时每刻的温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