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及收运管理》共分5章,内容包括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概况、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式、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技术、村镇生活垃圾适用收运技术及装备、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等。
该书可供科研院所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及收运管理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邰俊,史昕龙,赵爱华,赵由才 |
出版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简介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及收运管理》共分5章,内容包括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概况、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式、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技术、村镇生活垃圾适用收运技术及装备、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等。 该书可供科研院所的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概况 1.1 农村概况 1.2 治理情况 1.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1.3.1 国家政策 1.3.2 地方政策 1.4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典型案例 1.4.1 浙江省金华市 1.4.2 浙江省宁海县 1.4.3 浙江省安吉县 1.4.4 江苏省南京市 1.5 主要进展 1.6 存在问题 2 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式 2.1 农村分类模式 2.1.1 欧盟 2.1.2 美国 2.1.3 日本 2.2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 2.2.1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 2.2.2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2.3 农村生活垃圾理化特性 2.3.1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理化特性 2.3.2 影响农村生活垃圾理化特性的因素 2.4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调查 2.4.1 调查方式和目的 2.4.2 调查结果 2.5 基于末端处置设施的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模式 2.5.1 农村餐厨垃圾收运处理 2.5.2 农村大件垃圾收运 2.5.3 农村有害垃圾收运 3 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技术 3.1 收运网络智能决策系统构建 3.1.1 村镇收运模式分析 3.1.2 中转站规划 3.1.3 村镇收运路径优化 3.1.4 中转站效率评价 3.2 村镇收运模式分析 3.2.1 模型构建 3.2.2 实证研究 3.3 村镇垃圾中转站选址优化 3.3.1 模型构建 3.3.2 实证研究 3.4 村镇垃圾收运路线优化研究 3.4.1 村镇垃圾收运路线问题的描述 3.4.2 模型构建 3.4.3 实证研究 3.5 村镇垃圾中转站效率评价研究 3.5.1 模型构建 3.5.2 实证研究 3.6 村镇生活垃圾物流体系绩效评估模型 4 村镇生活垃圾适用收运技术及装备 4.1 国内外生活垃圾收运技术装备分析 4.2 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技术及装备优化 4.2.1 收运技术选择 4.2.2 收运装备选择 4.2.3 村镇生活垃圾收集环节实用技术 4.2.4 生活垃圾中转环节实用技术 4.3 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标准化技术体系构建 4.3.1 垃圾桶 4.3.2 垃圾收集点(站) 4.3.3 垃圾转运站设置研究 4.4 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规程 4.4.1 总则 4.4.2 一般规定 4.4.3 生活垃圾排放和收集运输 4.4.4 生活垃圾收运配套机械设备 5 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 5.1 垃圾分类管理情况 5.1.1 松江区 5.1.2 奉贤区 5.1.3 崇明区 5.2 农村垃圾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5.2.1 顶层设计 5.2.2 基层管理 5.2.3 保障措施 5.2.4 主要经验 5.2.5 对策建议 5.3 长效管理机制建议 参考文献 前言 201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垃圾、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3年12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提出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的,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治理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任务。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目标任务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干净、整洁、便捷。2014年11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召开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目标是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同年12月26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启动村庄规划、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与城市生活垃圾相比,村镇垃圾具有如下特点:产生源点多量少、布局分散、不利收集;生活垃圾组分中煤渣灰分多、有机质少、可资源化物质比例低,同时由于村镇的开放性,各种人为因素,如农家饲养收集泔水、拾荒人员捡拾等,更加剧了村镇生活垃圾中可资源化物质的流失。这些特点使得村镇生活垃圾特别容易受燃料种类、局部开发、节令变化、集市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在产量和组分上发生较强的波动。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差异大,东西经济发展不均衡,村镇数量多且规模相对较小,不同区域村镇垃圾产生状况与组分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是,与城镇相比,农村地域相对开阔、人口密度较低,对于源头分类具有较好的实施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以浙江省金华市的成效最为突出,上海市在垃圾分类方面也开展了较多的探索和尝试。本书系统介绍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政策、推进情况、案例,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村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构建的方法,为村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收运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本书读者可以是高等学校师生、职业学校师生、高中生,以及环境工程工程师、政府和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 本书引用的文献资料在参考文献或文中尽可能列出,但由于作者有可能在撰写时出现疏忽,某些文献可能被遗漏,请原作者谅解。 本书编写分工为:第1章由赵爱华、邰俊编写,第2章由戴迎春、吴冰思编写,第3章由史昕龙、毕珠洁编写,第4章由许碧君、谭和平编写,第5章由毕珠洁编写。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