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90年前后,“开展素质教育”尚未形成运动,“反对应试教育”的口号还没有喊得很响,江南某偏僻农村中学峰南中学俨然一座“应试教育”的世外桃源,恬淡、祥和。高中学生们偶尔俏皮而不恶劣的顽皮行为增添了生活情趣,能够减轻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沧海、白雪演绎的朦胧、青涩、纯真、质朴的情感故事《秋水长》耐人寻味…… 师范学院毕业后,沧海满怀教育情怀回到母校峰南中学任教,但是很快,他被“热热闹闹高呼素质教育口号,扎扎实实开展应试教育实践”的现象整蒙,他在大学学到的自然教育理念无法应用于教育实践。在女友白雪的激励下,沧海进城赶考,踏上了漫漫考研路,几经周折终于喜获考研佳绩。然而就在此时,一场意外事故引发的家校矛盾击碎了他的教育梦,也打断了他的进城路,唱响了一曲发人深省的悲歌《城乡遥》…… 作者简介 李宝斌,湖南湘乡人,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后),湖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芙蓉学院文学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等职,中国民主同盟常德市委副主委.常德市第七届政协常委。虽是社会科学学者,但对文学情有独钟,早在高中阶段就发表过微型小说《悔》,研究生阶段在《都市新人》等文娱刊物上发表过《漫漫考研路》《赶考感悟》等散文。高中、大学毕业多年后参加同学聚会,受同学们当年青涩岁月故事的启发,又引发了小说创作的兴趣,在微刊上发表中篇小说《秋水长》《城乡遥》。 目录 秋水长 1.桥头邂逅 2.雪地送书 3.美眉醉酒 4.球场惊心 5.危难真情 6.苦等录取 7.秋水离别 8.背影伤怀 城乡遥 1.六月梦雪 2.滨河情影 3.警官哥们 4.小店奇遇 5.恩师来访 6.初为人师 7.人职困惑 8.秋夜温馨 9.领导视察 10.进城赶考 11.无功而返 12.破格提拔 13.烫手山芋 14.步步烦心 15.峰回路转 16.考研佳绩 17.福祸急转 18.蒙冤受辱 19.灵堂闹剧 20.媒体风波 21.出走南方 22.南国风云 23.归去来兮 24.路在何方 序言 受儿时好友陈商浮的盛 情邀请,沧海参加了高中毕 业25周年庆的同学聚会,回 到了阔别多年的高中同学圈 。同学们陆续到会,故友重 逢,分外亲切,也很兴奋。 然而这种兴奋似乎并未感染 沧海,他期待的熟悉身影迟 迟没有出现。移步窗前,凭 窗远眺,不知远处街上穿梭 的汽车,哪辆会开至楼前, 徐徐停下,走出那个贤淑大 方、美丽可人的身影,不知 能否释开20多年前一旦错过 ,不再邂逅的谜团。 目光收回,凝视楼下一 池秋水。粼粼波光,澄碧清 澈,仿佛她那善睐的明眸, 传送那份令人心醉的柔情。 时间倒回…… 导语 《进城》是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20世纪90年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时期,一群农村青年不懈努力,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过程。文中既有真情流露,也有人性弱点和人性良知的揭示。文章以梦开篇,以问结尾,引人深思,留有想象空间。 精彩页 20世纪90年代初。 一个秋日的黄昏,一抹晚霞映照在一所偏僻中学的屋檐上,校门上方的“峰南中学”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霞光中熠熠生辉。校门外,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小河上,一条石板桥连接学校与不远处的峰南镇。一个个子单瘦,面目清秀的少年倚靠着青石栏杆,出神地望着落日余晖下的河水。秋波动,几尾身体半透明、大小如手指的小鱼在嬉戏觅食。他叫不出这些小鱼的生物学名称,当地人叫它们“游鱼”。此情此景,让他脑海里回味着课本上柳宗元《/j、石潭记》的名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突然,“沧海!”后面传来了一声略带沙沙之音却不失磁性的女孩声音。 他回头:“啊,白雪,怎么是你?应该这个时候你们没有放假吧?到这里来办什么事?” “我已经转到这里来上学了。” “你不是跟随你哥哥到省城读书去了吗?” “我哥哥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学的研究生,离开原单位读书去了,我就转回来了。” 沧海与白雪算不上朋友,但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曾经同班学习一个学期,并且有一个月,他就坐在她后面。虽然两人成绩都比较优秀,但在班上的表现截然不同,她温文尔雅,端庄秀丽;他调皮捣蛋,爱出风头。她数理有优势,他善于写作。坐在她后面,他经常拿笔杆在她背上戳一下,借圆规、橡皮之类的,或者问一个数学、物理题目之类的。她从不主动回头找他,但也似乎并不反感他用笔杆戳她后背,借东借西和问这问那,每次都温和地回个头,答应他的请求。有时心情好,还会面带微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他对语文书上自居易《长恨歌》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感性理解就源于此。初中毕业后,他就近考上位于家乡的峰南中学,而她,跟随在省城工作的哥哥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在他看来,她阳春白雪,他下里巴人。已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也没有联系过,虽然有时他也想过联系她,但感觉差距太大,也就放弃了。没想到,这次因为她哥哥辞去原单位工作到省外去读研究生,加上她的户口是农村户口,政策规定必须回原籍参加高考,于是又回到了乡下读高三。她读理科。峰南中学每个年级只有两个平行班级,到高二下学期分文理科。他作文写得好,理科并不差,开始也选了理科,真后f每不该听信陈商浮那小子的怂恿,说他语文好,就改读文科,因为成绩优秀,人缘好,能力强,还当上了文科班的班长,错过了与白雪同班的好机会,不然,又有机会坐到她后面用笔杆戳一下她后背,借东借西,问这问那,延续初中时期的美好情缘。 望着即将西下的夕阳,沧海试探着问白雪:“这么美丽的秋景,这么漂亮的晚霞,趁着这美妙的景色有兴趣到河边走走吗?” “好啊!”白雪爽快地答应,“我来这里不久,还不是很熟,还没有人陪我到河边走过。今天遇到你这个老同学,一起走走,挺好的。” 江南的金秋日寸节,天气暖和,空气清新,河水清澈,野草并未枯黄,仍然顽强地焕发着生机。沧海告诉白雪,他喜欢到河堤上或河滩上散步,尤其是秋天,因为春天雨水太多,夏天太阳太炙热,冬天又太冷,只有秋天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在这长天下,秋水旁,是独处的黄金时间,河畔是最佳去处。沧海说,金秋时节,哪怕是上课时间,他有时也溜出教室,来到这里,在河堤的内侧,独自一人伴着河水走出很远很远,然后找一块合适的草地坐下来,读读随身携带的书本;不想读了,就仰天躺下,观看蓝天白云,大雁南飞,或者用书罩着面孔。心情好时,细细回顾一下刚刚从书上看过的内容;懒惰时,就这么躺着,嘴里嚼着一个枯草,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静静地感受阳光的沐浴,心灵的召唤。 白雪听完他的海阔天空,好奇地问:“上课你也敢逃出来到河边逍遥啊?你可是班长呢!班长以身作则,你带的好榜样哟。” 沧海俏皮地扬了一下眉毛,说:“偶尔,偶尔,不是经常逃学。经常逃课的是坏小子,从不逃课的是笨小子。有些课程老师讲得不好,坐在教室听,浪费时间,还不如跑到教室外面自学效果好,我们文科不同于你们理科,书上的字都认识,除数学外,别的课程都没有数理上的拦路虎,自我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考试就不会考得差。” 白雪说:“我可能是你所说的笨小子。反正我不敢逃课。”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