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许诺晨(诺米姐姐),安徽省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和理学双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主要作品有“淘气大王董咚咚”“明星班长左拉拉”“爱与智慧校园阅读”“抗日红色少年传奇”等多个系列六十余部图书。其作品连续三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两度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一次荣获安徽文学奖,曾被中央媒体推选为“中小学品牌读物”,被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多次推荐为课外阅读重点书目,多次跻身全国少儿图书畅销榜。她还被全球首家共享书店聘为“共享阅读”形象代言人,并担任数十家书城、学校的“阅读大使”。 目录 第一篇 掰手腕定胜负 第二篇 鬼子进村 第三篇 地窖逃生 第四篇 夜闯芦苇荡 第五篇 挺直的脊梁 第六篇 小小交通员 第七篇 草船借箭 第八篇 奇袭参观团 第九篇 强敌来袭 第十篇 地道战 第十一篇 行动小分队 第十二篇 意外惰报 第十三篇 惊魂一刻 第十四篇 独立团的戏班子 第十五篇 小英雄雷鸣 精彩页 1942年的秋天,日本驻华北派遣军对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而顽强勇敢的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日军斗智斗勇,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篇童…… 1942年,雷鸣十二岁。 那个时候的他,可从未曾想过,自己的故事竟然会被写进书里,成为孩子们崇敬、学习的榜样。 雷鸣从小生活在朋庄,爸爸雷望是村里本领最强的猎户,只要扛着猎枪进芦苇荡逛一圈儿,必定能拎回几只肥硕的野鸭,填饱雷鸣的肚子。妈妈刘英是村里的妇委会主任,心灵手巧,能说会道,还有一副人见人夸的热心肠。 雷鸣继承了父亲强健的体魄,小小年纪就长得像村口的小白杨一样高挑挺拔,打起架来一个顶俩,在娃娃圈里自小就是说一不二的“孩子王”。但朋庄的孩子们并非只有一个老大,除了雷鸣,还有一个最为大家追捧的,是一个丫头片子——顾秋儿。 顾秋儿生得眉清目秀,笑起来有两个深深的酒窝,脸蛋儿仿佛后山上红艳艳的秋海棠,是个标准的美人坯子。不过,她这样俊俏的外表下,却藏着比男孩儿还野上三分的性子’。 七月里下河摸鱼,顾秋儿定是游得最快的一个;八月里上树打枣儿,顾秋儿定是爬得最高的一个;九月里收粮食,顾秋儿背上的箩筐定是最重的一个;十月里山中围猎,顾秋儿设的陷阱定是最厉害的一个。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雷鸣和顾秋儿各有擅长,也互不服气,村里好事的娃娃们早就盼着这两人热热闹闹地打上一架。可若要评出这些好事分子里面最为热衷于想让两人分出胜负的,却是这两个“老大”身边的小跟班儿。 雷鸣的跟班儿是他拜把子的兄弟葛壮壮。葛壮壮人如其名,壮得像头小水牛。他常说自己是跟雷鸣“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人有点儿呆头呆脑,却绝对忠诚可靠。 而顾秋儿的小跟班,就是她的亲妹妹——顾冬儿。顾冬儿瘦瘦小小的,远不及姐姐明丽与胆大,却也透着一股聪明伶俐劲儿。 村里的大人们都说,姓顾的两姐妹原是孤儿,从小被村里的顾奶奶收养长大,连名字都是顾奶奶取的。可多年来,没有哪个娃娃敢在顾秋儿面前提起顾奶奶不是她们的亲奶奶,否则很可能会被姐妹俩不由分说,狠狠捶打一顿。 战争的到来减少了娃娃们碗里的食物,甚至带走了他们的亲人,却难以泯灭孩子们争强好胜的童心。 在雷鸣和顾秋儿各自的“势力”蠢蠢欲动之下,在葛壮壮和顾冬儿每日里的煽风点火中,这两位“孩子王”终于决定一决雌雄,定下的方法简单粗暴——掰手腕儿。地点嘛,就在雷鸣家的后院。 日子是雷鸣亲自选定的,因为这一天他爸妈要去山里打獐子,怎么也得日落才能回来。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段完全自由的时间,哪怕是把屋顶给掀了,也得等到太阳下山,才挨得上打。 像这样“高规格”的掰手腕比赛,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资格参加的。葛壮壮和顾冬儿自然不用说,其他的小伙伴儿里,也只有识字最多的田春生和村长的胖儿子彭坎有幸拿到了入场券。 这一天晴空万里,九月的风还没有变凉,顾秋儿牵着妹妹,哼着小曲儿,大摇大摆地敲响了雷家的木板门。P1-5 导语 深受孩子喜爱的获奖作家“诺米姐姐”抗日儿童小说力作。 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坚定的性格和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读者喜闻乐见的抗战题材故事,重温小兵张嘎、潘冬子们的岁月。 故事紧凑曲折,既熟悉又陌生,可以让小读者一口气读完,适合中年级课外阅读。 在故事书中感受历史大片。 序言 《小英雄雷鸣》《小英 雄鲁小花》《小英雄朱元宝 》这三本书都属于抗日“小 英雄”系列,当得知它们的 作者是位新生代儿童文学作 家,我感到十分意外和欣喜 。这个被小读者称为“诺米 姐姐”的许诺晨,是个80后 ,她这样的作家介入战争题 材儿童文学的写作,我还是 第一次看到。这是吸引我阅 读其文字的主要原因。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 都有自己的英雄,不然就不 会有辉煌的历史,也不可能 存续下来。英雄是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个不乏 英雄的民族。自古以来,戚 继光荡平倭寇,郑成功收复 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冯 子材驱逐法夷……历朝历代 ,英雄辈出。这些英雄,激 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 在我们国家,英雄教育 从未中止过,这是因为我们 的教育工作者深知,如果一 个民族的后代不知道本民族 的英雄,没有英雄意识,那 这个民族就会没有了支撑, 就会出现软绵绵的一代人。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心目 中的榜样越来越呈现多样化 的趋势,对明星的崇拜甚至 一度超过了对英雄的崇敬。 然而,当发现遇到危难时, 总有英雄赴汤蹈火、保家卫 国,也总有普通人化身为英 雄,挺身而出、忘我奉献, 孩子们的心灵必然会受到震 撼和洗涤。英雄主义的回归 ,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 许诺晨心中英雄回归的 历程我无法知晓,但她能静 下心来写这么一套关于抗日 小英雄的小说,我想,她应 该是具有英雄情怀的。在她 心里,英雄已经回归或者说 英雄已经被重塑。她乐于把 笔墨用到这方面来,为小读 者写写英雄的故事,我认为 很了不起。 许诺晨在书中塑造了三 个小英雄形象,分别是雷鸣 、鲁小花、朱元宝。这当然 是作者虚构的三个小英雄。 我没有和作者交流过,但我 想她在小英雄的选择上是有 过思考的。雷鸣和朱元宝是 乡村小英雄的代表,鲁小花 则是城市小英雄的代表。也 就是说,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的城乡有无数少年英雄 在战火中成长,他们在许诺 晨的笔下被浓缩成了这三个 少年。 《小英雄雷鸣》的故事 元素是小读者喜闻乐见的, 送情报、搞侦察、打鬼子汉 奸,还糅以地道战的元素, 曲折惊险,对小英雄雷鸣的 形象塑造也相得益彰。 《小英雄鲁小花》和《 小英雄朱元宝》则在情节细 节上有所创新。其中《小英 雄鲁小花》将背景选在上海 这座大都市,故事发生在“ 淞沪会战”后日本占领时期 。作家对人物的设置也很讲 究。鲁小花是医生之女,杜 柯却和帮会头目杜月笙有亲 戚关系,这就把人物关系复 杂化了。人物关系搭构得好 ,故事展开就得心应手,细 节也出之自然并且新鲜感人 。通过两个少年,作家把当 时上海的一个青洪帮和一个 属于上流社会的名医家庭扯 入了叙事的篇目中。这样的 故事,我在过去的儿童相关 题材的文本中没有读过,是 有很开阔的叙事背景、很深 刻的人物揭示、很新颖的主 题开掘的好小说。 《小英雄朱元宝》开篇 写听妈妈的“声音”,直到妈 妈在广播里的“声音”消失, 然后开始了找妈妈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人性的过程、 战斗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 程。这部小说的内容也打破 了常规,选择了一个唱戏的 主情节作为内核,其引出的 那个“汉奸”人物是很新颖的 。书中的另一人物陈素素有 段话,我印象深刻:“记不 记得我和你们说过,‘身不 由己’和‘迫不得已’?其实, 和他比起来,我们已经算是 很幸运的了,不是吗?江彪 和我自幼相识,他如今成了 全河南人唾弃的汉奸,可我 知道,他是为了什么。抛头 颅、洒热血,不难,难的是 顶着所有人的唾骂和不解, 生活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做 一个怀着中国心的‘汉奸’… …”这个形象,在过去的同 类儿童文学作品中是没有过 的。 故事结尾,朱元宝的妈 妈没有找到,但他走过了一 段不平常的日子,在那些日 子中成长。 总之,我觉得许诺晨创 作的这个“小英雄”系列是很 值得少年儿童一读的好书, 也是我们当今文学创作中英 雄回归的一种春暖现象。我 觉得在这一点上,三本书更 是意义非常。 古往今来,英雄主义始 终是一面旗帜,印刻着人类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塑造着 高尚的生命和灵魂。英雄主 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脊梁 ,支撑着民族的信心和力量 。世界各民族都崇尚和歌唱 自己的英雄。英雄形象的塑 造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闪光 点和制高点。一个个激动人 心、催人奋进的英雄形象,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 行。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代 表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中 最富于生命、最富于朝气的 新生力量,衍生着时代的最 强音。 国家一级作家、海口市 作家协会主席张品成 内容推荐 “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这样的力量,将无坚不摧。” 故事发生在1942年,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遭遇了残酷的大“扫荡”。雷鸣和顾秋儿都是朋庄的孩子王,互不服气,但就在两个人掰手腕一决胜负的时候,传来了鬼子进村的消息。关键时刻,雷鸣凭借勇气和胆量骗过鬼子,保护了八路军叔叔,并把重要的情报送到附近的八路军独立团。独立团奇袭日军取得成功,可鬼子不甘心失败,打算利用村民过重阳节的喜庆时分进行反扑,于是一场保卫朋庄的战役打响了。在战斗中,小伙伴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