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许诺晨(诺米姐姐),安徽省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经济学和理学双学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主要作品有“淘气大王董咚咚”“明星班长左拉拉”“爱与智慧校园阅读”“抗日红色少年传奇”等多个系列六十余部图书。其作品连续三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两度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一次荣获安徽文学奖,曾被中央媒体推选为“中小学品牌读物”,被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多次推荐为课外阅读重点书目,多次跻身全国少儿图书畅销榜。她还被全球首家共享书店聘为“共享阅读”形象代言人,并担任数十家书城、学校的“阅读大使”。 书评(媒体评论) 许诺晨创作的这个“小英 雄”系列是很值得少年儿童 一读的好书,也是当今文 学创作中英雄回归的一种 春暧现象——意义非常。 国家一级作家、海口市 作家协会主席,张品成 目录 第一篇 广播里的妈妈 第二篇 消失的电波 第三篇 朱元宝被锁 第四篇 受伤的叔叔 第五篇 重要的情报 第六篇 智擒鬼子兵 第七篇 保卫朱家村 第八篇 全术寸总动员 第九篇 真正的勇士 第十篇 永别了亲人 第十一篇 刘铁花老师 第十二篇 卧底“抬花轿” 第十三篇 第一大汉奸 第十四篇 瓮中捉鳖计 第十五篇 永远不放弃 精彩页 第一篇广播里的妈妈 夕阳西下,朱家村的十几个娃娃从罗秀才家识字归来,进入了每天必不可缺的吹牛时间。 朱元宝在这帮娃娃里,个子中等,年纪中等,并不出挑,却因为能说会道,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备受大家喜欢。 村口的老柳树下,有一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头,村里的炊烟刚刚升起的时候,朱元宝就站在大石头上,给娃娃们讲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故事:“朱家村从前的形状嘛,像是一个大饼,圆乎乎、胖墩墩的,不知道在多少年前,黄河改道,从村子中间流过,把朱家村分成了两半,像两个肉滚滚的饺子……” 朱元宝讲故事讲得十分陶醉,说起大饼和饺子,肚子不由得咕咕直叫。娃娃们也听得饥肠辘辘,最小的女孩儿小米竞饿得哭了起来,拉着她姐姐大米的手说:“姐姐,小米饿!” 大米其实还想听故事,却被妹妹缠得没办法。男孩子们纷纷起哄:“小米小米好哭精,眼睛红红挂鼻涕!” 好在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各家的大人们纷纷在门口招呼自家娃娃回家吃饭,一时间村子里抑扬顿挫的呼唤声此起彼伏。大米赶紧拉着哭哭啼啼的小米撤退,朱元宝也跳下大石头,一蹦一跳地向家跑去。 朱元宝回家的路上从来不寂寞,因为有他最好的朋友马大憨同行。 马大憨的大名叫作马从戎,在孩子中年纪最大,个头也最高,还随他父亲和爷爷学了些有板有眼的拳脚,村里不少淘气的小男孩都唯他马首是瞻。马大憨憨厚老实,总是以“习武之人”自居,从小认为自己是个了不得的侠客,常常扮演锄强扶弱的角色,同朱元宝一文一武,倒是相得益彰。 朱元宝和马大憨无话不说,简直就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可就是这样的交情,马大憨仍觉得朱元宝神神秘秘的,总有些事儿瞒着他。每天同行回家的路上,马大憨都会问:“元宝,你今儿的故事又是打哪里听来的?该不会是你瞎编的吧!” 朱元宝吐出嘴里叼着的狗尾巴草,直着脖子说道:“当然是真的,俺可不会瞎编!”他顿了顿,觉得好像还不能证明自己,急忙补充道, “谁瞎编谁就是小鬼子!” 马大憨不依不饶地追问:“那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呀?” 朱元宝被他问得烦了,终于忍不住说道:“是俺妈给俺讲的……” 夕阳西下,村子里飘着饭菜香。马大憨拉住朱元宝,有些生气地说:“你骗我做啥?你妈妈都好几年不在村子里了,怎么会是你妈妈讲给你的呢?” 朱元宝的爸爸在和小鬼子的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了,随后,妈妈也离开了村子,只留下元宝和奶奶相依为命,小伙伴们从来都没有听朱元宝提起过他妈妈。 朱元宝仿佛知道自己讲错了话,紧紧抿着嘴,任凭马大憨再怎么追问,也一个字不说。马大憨无奈,加上肚子也实在是饿了,这才不情不愿地和朱元宝道了别,回家吃饭去了。 朱元宝无奈地叹了口气,嘟着嘴回到了家。 奶奶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笑眯眯地问他:“俺们元宝这是咋的了?嘴上能挂油壶子了。” 朱元宝委屈地说:“俺想俺妈了!奶奶,您说,俺妈她会回来吗?” 奶奶从锅里拿出两个黄澄澄、香喷喷的窝窝头,塞进朱元宝的手里:“等俺们把鬼子打跑了,妈妈就会回来了。元宝啊,你一定要记住,你的爸爸妈妈都是最勇敢的战士。俺们元宝也不能认输,是不是?” 元宝看着奶奶,用力点点头。 这一年,是1 94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朱元宝的爸爸,是空军第四大队一名杰出的飞行员,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击落敌机数以百计,可在一次日军突袭中,为掩护战友而不幸牺牲。爸爸很少回家,在他陪伴元宝不多的时间里,曾无数次告诉元宝:“中国绝无被俘之空军,作为一名军人,要么战,要么死。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元宝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照顾好奶奶和妈妈!” 年幼的元宝总是喜欢叼着狗尾巴草,躺在村口的大石头上看天,好像看的时间长了,就能看到在天上开着战斗机打鬼子的爸爸。 朱元宝在夜里打开了爸爸留下来的收音机,这台老旧的收音机,是爸爸唯一的遗物。元宝虔诚而认真地调整着波段,一阵杂音之后,终于听见了熟悉的声音:“日军调集各部军队十四万余人,进攻河南,发动豫中会战,于今日对豫中发起进攻。我军第一、第四、第五、第八、第九战区共八个集团军约三十万人,投入战斗!” 广播里的声音柔美却又坚韧,朱元宝眼前浮现出妈妈温柔的笑脸。妈妈是一名随军广播员,只要能接收到电波的地方,就能听见妈妈的声音——这也是元宝和妈妈唯一的联系。 朱元宝从广播里听到了抗日战争的每一次进攻,每一次防守,每一次浴血奋战,每一次破釜沉舟……他仿佛追随着妈妈的脚步,走遍了中华大地。 P1-7 导语 深受孩子喜爱的获奖作家“诺米姐姐”抗日儿童小说力作。 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坚定的性格和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读者喜闻乐见的抗战题材故事,重温小兵张嘎、潘冬子们的岁月。 故事紧凑曲折,既熟悉又陌生,可以让小读者一口气读完,适合中年级课外阅读。 抗日时期的超时空之旅,在故事书中感受历史大片。 序言 《小英雄雷鸣》《小英 雄鲁小花》《小英雄朱元 宝》这三本书都属于抗日“ 小英雄”系列,当得知它们 的作者是位新生代儿童文 学作家,我感到十分意外 和欣喜。这个被小读者称 为“诺米姐姐”的许诺晨,是 个80后,她这样的作家介 入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写 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这是吸引我阅读其文字的 主要原因。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 都有自己的英雄,不然就 不会有辉煌的历史,也不 可能存续下来。英雄是民 族之魂,中华民族从来就 是个不乏英雄的民族。自 古以来,戚继光荡平倭寇 ,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 徐虎门销烟,冯子材驱逐 法夷……历朝历代,英雄辈 出。这些英雄,激励着一 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在我们国家,英雄教育 从未中止过,这是因为我 们的教育工作者深知,如 果一个民族的后代不知道 本民族的英雄,没有英雄 意识,那这个民族就会没 有了支撑,就会出现软绵 绵的一代人。在现实生活 中,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 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对明星的崇拜甚至一度 超过了对英雄的崇敬。然 而,当发现遇到危难时, 总有英雄赴汤蹈火、保家 卫国,也总有普通人化身 为英雄,挺身而出、忘我 奉献,孩子们的心灵必然 会受到震撼和洗涤。英雄 主义的回归,在当下已经 成为一种必然。 许诺晨心中英雄回归的 历程我无法知晓,但她能 静下心来写这么一套关于 抗日小英雄的小说,我想 ,她应该是具有英雄情怀 的。在她心里,英雄已经 回归或者说英雄已经被重 塑。她乐于把笔墨用到这 方面来,为小读者写写英 雄的故事,我认为很了不 起。 许诺晨在书中塑造了三 个小英雄形象,分别是雷 鸣、鲁小花、朱元宝。这 当然是作者虚构的三个小 英雄。我没有和作者交流 过,但我想她在小英雄的 选择上是有过思考的。雷 鸣和朱元宝是乡村小英雄 的代表,鲁小花则是城市 小英雄的代表。也就是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的城乡有无数少年英雄在 战火中成长,他们在许诺 晨的笔下被浓缩成了这三 个少年。 《小英雄雷鸣》的故事 元素是小读者喜闻乐见的 ,送情报、搞侦察、打鬼 子汉奸,还糅以地道战的 元素,曲折惊险.对小英 雄雷鸣的形象塑造也相得 益彰。 《小英雄鲁小花》和《 小英雄朱元宝》则在情节 细节上有所创新。其中《 小英雄鲁小花》将背景选 在上海这座大都市,故事 发生在“淞沪会战”后日本占 领时期。作家对人物的设 置也很讲究。鲁小花是医 生之女,杜柯却和帮会头 目杜月笙有亲戚关系,这 就把人物关系复杂化了。 人物关系搭构得好,故事 展开就得心应手,细节也 出之自然并且新鲜感人。 通过两个少年,作家把当 时上海的一个青洪帮和一 个属于上流社会的名医家 庭扯入了叙事的篇目中。 这样的故事,我在过去的 儿童相关题材的文本中没 有读过,是有很开阔的叙 事背景、很深刻的人物揭 示、很新颖的主题开掘的 好小说。 《小英雄朱元宝》开篇 写听妈妈的“声音”,直到妈 妈在广播里的“声音”消失, 然后开始了找妈妈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人性的过 程、战斗的过程,也是成 长的过程。这部小说的内 容也打破了常规,选择了 一个唱戏的主情节作为内 核,其引出的那个“汉奸”人 物是很新颖的。书中的另 一人物陈素素有段话,我 印象深刻:“记不记得我和 你们说过,‘身不由己’和‘迫 不得已’?其实,和他比起 来,我们已经算是很幸运 的了,不是吗?江彪和我 自幼相识,他如今成了全 河南人唾弃的汉奸,可我 知道,他是为了什么。抛 头颅、洒热血,不难,难 的是顶着所有人的唾骂和 不解,生活在鬼子的眼皮 底下,做一个怀着中国心 的‘汉奸’……”这个形象,在 过去的同类儿童文学作品 中是没有过的。 故事结尾,朱元宝的妈 妈没有找到,但他走过了 一段不平常的日子,在那 些日子中成长。 总之,我觉得许诺晨创 作的这个“小英雄”系列是很 值得少年儿童一读的好书 ,也是我们当今文学创作 中英雄回归的一种春暖现 象。我觉得在这一点上, 三本书更是意义非常。 古往今来,英雄主义始 终是一面旗帜,印刻着人 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塑 造着高尚的生命和灵魂。 英雄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 心与脊梁,支撑着民族的 信心和力量。世界各民族 都崇尚和歌唱自己的英雄 。英雄形象的塑造从来都 是文艺创作的闪光点和制 高点。一个个激动人心、 催人奋进的英雄形象,激 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 行。时代呼唤英雄,英雄 代表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变 革中最富于生命、最富于 朝气的新生力量,衍生着 时代的最强音。 国家一级作家、海口市 作家协会主席张品成 内容推荐 “永远不放弃,就一定会胜利!” 故事发生在194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在山西朔州的朱家村,小男孩朱元宝每天都急切地关注着战况。朱元宝是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孩子,这得益于他的妈妈——一位随军广播员,他每天听的正是妈妈的播音;朱元宝又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汉、顶梁柱,飞行员爸爸牺牲了,妈妈则身处前线。一日,朱元宝在广播中得知日军进攻河南,洛阳沦陷,而他的妈妈就此失联……为了找到妈妈,他决定去找八路军,参加抗日!朱元宝眼中的八路军战士是什么样的?他究竟能不能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并找到自己的妈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