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光天化日之下,一位商人在纽约上东区的街道上被掳走,现场遗留一枚上吊用的微型绞索。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是这起犯罪唯一的目击者。 此案疑点重重,需要最高级别的刑侦专家介入。刑侦专家林肯·莱姆和阿米莉亚·萨克斯奉命展开调查。很快,案件有了一个更奇怪的转折:一段录像浮出了水面,它记录了受害者被缓慢勒住脖子的过程。 挣扎的喘息声成为一段怪异音乐的背景音。这段录像的作者自称作曲家…… 尽管警方尽了最大努力侦破此案,嫌疑人还是逃之夭夭了。因此,当意大利那不勒斯城外一条满是尘土的路上发生一起相似的绑架案时,莱姆和萨克斯毫不犹豫地加入追捕。 但是这起新的绑架案现在成了一起国际合作调查案件,有些参与调查的人还有另一重隐藏身份。萨克斯和莱姆意识到他们正在参与一个危险的游戏, 横跨大洋,未知的生命岌岌可危…… 作者简介 杰夫里·迪弗,一九五〇年出生于芝加哥,十一岁时写出了他的第一本小说,从此笔耕不辍。迪弗毕业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后进入福德汉姆法学院研 修法律。在法律界实践了一段时间后,他在华尔街一家大律师事务所开始了律师生涯。他兴趣广泛,曾自己写歌唱歌,进行巡演,也曾当过杂志社记者。与此同时, 他开始发展自己真正的兴趣:写悬疑小说。一九九〇年起,迪弗成为一名全职作家。 迄今为止,迪弗共获得六次 MWA(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奖提名、一次尼禄·沃尔夫奖、一次安东尼奖、三次埃勒里·奎因短篇小说读者奖。迪弗的小说被翻译成三十五种 语言,多次登上世界各地的畅销书排行榜。包括名作《人骨拼图》在内,他有三部作品被搬上银幕,同时他也为享誉世界的詹姆斯·邦德系列创作了官方小说 《自由裁决》。 迪弗的作品素以悬念重重、不断反转的情节著称,常常在小说的结尾推翻,或者多次推翻之前的结论,犹如过山车般的阅读 体验佐以极为丰富专业的刑侦学知识,令读者大呼过瘾。其中的林肯·莱姆系列便是个中翘楚。另外两个以非刑侦专业人员为主角的少女鲁伊系列和电影外景勘 测员约翰·佩拉姆系列也各有特色,同样继承了迪弗小说布局精细、节奏紧张的特点,惊悚悬疑的气氛保持到最后一页仍回味悠长。 除了犯罪侦探小说,作为美食家的他还有意大利美食方面的书行世。 目录 Ⅰ 刽子手的华尔兹 九月二十日,星期一 Ⅱ 在松露农场 九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Ⅲ 导水槽 九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Ⅳ 无望之地 九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Ⅴ 骷髅与骸骨 九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Ⅵ 老鼠之家 九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Ⅶ 感觉之声 九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Ⅷ 蜻蜒与石像鬼 九月二十八日,星期二 序言 本书中涉及的意大利执法机构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些 组织机构中确实有很多优秀的成员,我有幸遇到过其中一 些,也曾有机会拜访了一些部门。出于书中时机和情节的 需要,我对他们的工作程序和隶属关系进行了一些微小的 调整,在此我真诚地希望他们能够谅解。 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音乐家和作家、笔译者和口译 者、非凡的西巴·皮扎尼。如果没有他的友谊、勤勉和对 艺术的热爱,此书也就不会问世。 导语 蜚声世界的当代侦探小说大师,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主席,007系列官方指定作家杰夫里·迪弗力作。 NBC热播剧《神探林肯》原著小说。继《人骨拼图》后,迪弗适合影视化呈现的烧脑神作。 绝望的喘息声谱写出一首凄艳华尔兹,死神张开巨大的黑色羽翼,安魂曲缓缓流淌,显然,你已无处可逃…… 精彩页 第一章 “妈咪。” “等一下。” 她们沿着寂静的上东区的街道慢慢走着,在这微凉的早秋清晨,阳光倾洒在街边稀稀落落的长凳上,金黄或火红的叶子窸窸窣窣盘旋落下。 母亲和女儿,身上背着那种现在孩子们上学用的带有小轮子的行李包。 想想我这一天吧…… 克莱尔正在愤怒地发短信。简直难以置信,她的管家生病了;哦不,是“可能”生病了,居然就赶在要筹备晚餐派对的这天!该死的宴会!而且艾伦也要工作到很晚,“很可能”要工作到很晚。 说得好像我真能指望上他似的。 叮。 她的朋友回复了: 抱歉,卡美莱晚没空。 上帝啊。短信还附着一个哭泣的表情符。为什么不把该死的“今晚”的“今”写上?这难道能帮你节约宝贵的一秒钟吗?更不用说缺失的那一撇了。 “可是,妈咪……”一个九岁的稚嫩嗓音开口道。 “再等一下,莫瑞甘,你要听我的话。”克莱尔的声音温和而平顺,没有夹杂一丝气恼、不悦或郁闷。回想着本周的疏导课程:坐在椅子上,而不是躺在长沙发上——这位好医生的办公室里居然连张沙发都没有——克莱尔与内心中的恶魔抗争着,压抑着胸中的暴怒和恼火,面对女儿的聒噪,她竭力克制自己尖叫的冲动(她一边尽力忍耐一边暗自估算着,好不容易又跟这个小姑娘度过了一刻钟)。 目前我做得很好,还保持着该死的克制。 要理智,要成熟。当感觉女孩又要开口时,她马上重复道:“再等一下。” 克莱尔慢慢停下脚步,不厌其烦地搜索着电话地址簿,满脑子都是对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的惶恐。现在时间还早,不过今天会过得很快,看来派对只能全靠她自己了,这就像打开优步软件,显示附近车辆仅此一辆。难道在这偌大的曼哈顿区,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她提供些友善的帮助,让她能搞定这个派对吗?这可是一场该死的十人派对啊!答案是没有。怎么会这么难呢? 她冥思苦想着,她的姐姐行吗? 不行。她不在受邀之列。 在俱乐部认识的莎莉? 不行。她不在市区。再说,她是个贱人。 莫瑞甘怎么这么慢,克莱尔注意到女儿又折返回去。她掉了什么东西吗?显然是这样,她跑回去捡了。 最好不是把她的手机掉了,她已经摔坏一部了,光是修理那块屏幕就花了她一百八十七美元。 真是的,这就是孩子! 然后克莱尔继续埋头于电话簿,祈求能找到某位可提供服务的人来救她于水火中。瞧瞧上面这些名字。真该清理一下这该死的电话列表了。里面有一半的名字她自己都不认识。她继续搜索着其余有希望能帮忙的名字,又发出一条哀求帮助的短信。 孩子跑回到她身边,声音清脆:“妈咪,瞧……” “嘘。”她出声阻止道,告诉自己,偶尔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妥,这是当然的,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孩子需要懂得规矩。即便再讨人喜爱的宠物,脖子上也是时刻戴着项圈的。 手机又发出“叮”的一声响。 又是一个说不行的。 该死。 好吧,那个特丽在办公室雇用的女人怎么样?西班牙裔,还是拉美裔……拉丁美洲人。随便那些人如今怎么称呼自己吧。这位快乐的女士可是特丽女儿毕业派对上的明星。 克莱尔找到特丽的电话号码并拨了过去。 “你好?” “特丽!我是克莱尔。你好吗?” 短暂的迟疑后,特丽答道:“你好。最近过得怎么样?” “我……” 正在这时莫瑞甘又来搅和:“妈咪!”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