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上、下篇对《天盛律令》职官门进行探讨。上篇是对文献的整理考释,通过对俄藏《天盛律令》卷十的原始西夏文本进行录文、翻译、考释,并与汉译本《天盛律令》进行一定的校勘,以便得到更为可靠的译本,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 下篇根据《天盛律令》卷十所提供的文献资料,结合出土社会文献和《宋史》、《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传统典籍,进一步探讨西夏的官、职、军,西夏的州、军抄的组成,辅主的来源以及盈能等问题。 目录 总序 1 前言 1 一 《天盛律令》概述 1 二 《天盛律令》职官门概述 2 三 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 6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 上篇 《天盛律令》职官门整理与译释 1 凡例 3 续转赏门 4 失职宽限变告门 34 官军敕门 56 司序行文门 123 遣边司局分门 149 下篇 《天盛律令》职官门专题研究 151 章 西夏职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153 节 唐、五代、宋初时期夏州节度使的幕僚机构 153 第二节 西夏的官制的创立及其发展 166 第二章 西夏的官阶 175 节 西夏的十二品官阶及杂官 176 第二节 及授、及御印与未及御印 183 第三节 西夏官阶的特点 185 第四节 西夏阶官及西夏文官名的翻译问题 187 第五节 《金史·交聘表》所反映的西夏官阶信息 191 第三章 西夏的职事官 196 节 西夏职事官与唐代的比较 197 第二节 西夏中央与地方官职的设置 199 第三节 西夏职事官的续转 204 第四节 西夏的差遣官职 205 第四章 军抄、军溜及盈能 209 节 军抄的组成 210 第二节 正军与辅主 214 第三节 辅主的来源 215 第四节 军溜 217 第五节 盈能 222 第五章 西夏的军政管理机构 226 节 枢密院考 227 第二节 殿前司考 232 第三节 监军司考 234 第四节 正统司考 238 第五节 经略司考 242 第六节 部分军职考 248 参考文献 253 附录 261 一 夏汉词语对照表 261 二 俄藏《天盛律令》职官门图版 276 后记 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