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楼梦(青少版)/引读者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清)曹雪芹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一个石头上记载的故事,金玉良缘的命里注定,乾坤里不能扭转的情感寄托,在千古奇书中流淌着一个凄艳委婉的情缘。《红楼梦》写的是封建贵族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王、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而且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目录 一 有心补天石头记 二 似曾相识宝黛会 三 呆霸王犯葫芦案 四 宝钗赏鉴通灵玉 五 大观园元妃省亲 六 宝玉借香芋打趣 七 宝玉论亲疏先后 八 贾宝玉无心之失 九 林黛玉偷读西厢 十 贾宝玉替弟揽祸 十一 林黛玉作葬花词 十二 贾宝玉赌气砸玉 十三 贾宝玉负荆请罪 十四 宝玉误伤花袭人 十五 晴雯撕扇释前怨 十六 湘云偶拾金麒麟 十七 宝玉诉肺腑之言 十八 贾宝玉赠旧手帕 十九 白玉钏尝白玉汤 二十 花袭人意外受宠 二十一 刘姥姥进大观园 二十二 宝钗黛玉释前嫌 二十三 香菱立志苦学诗 二十四 大观园迎众亲友 二十五 风雪诗会赏红梅 二十六 探春当家除宿弊 二十七 双宝玉梦中相会 二十八 紫鹃戏言试宝玉 二十九 晴雯带病补雀裘 三十 姨妈情辞慰黛玉 三十一 湘云醉眠芍药茵 三十二 槛外人妙玉送帖 三十三 黛玉悲题五美吟 三十四 凤姐大闹宁国府 三十五 黛玉重建桃花社 三十六 凤姐抄检大观园 三十七 林黛玉中秋伤怀 三十八 因挑唆晴雯被逐 三十九 宝玉祭芙蓉花神 四十 金桂强改香菱名 四十一 沐皇恩贾政升官 四十二 薛蟠再犯人命案 四十三 林黛玉抚琴养性 四十四 李纨思往事流泪 四十五 闻定亲黛玉心惊 四十六 宝玉丢失通灵玉 四十七 王熙凤施调包计 四十八 黛玉焚稿断痴情 四十九 黛玉魂归离恨天 五十 贾政被参家道落 五十一 金桂害人反害己 五十二 贾雨村偶遇故人 五十三 贾政遭贬返京城 五十四 锦衣军抄宁国府 五十五 贾宝玉故地重游 五十六 史太君寿终逝世 五十七 贾宝玉神游太虚 五十八 宝玉弃世人空门 序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普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习要求“读好书,读整 本的书”。要求高中语文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 于150万字,选择性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 万字。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标中建议的课外读物就有 76本,包括文学、语言、科普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古今 中外经典名著。 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推荐的阅读书 目中有各种名著上100种,并且都有教学上的要求。多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共识。 在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经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经典 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而留下的人类思想的精华,是最能提 高阅读品位的精神食粮。 韬奋基金会组织专家编选的“亲近经典”丛书,选古 今中外经典名著150种,由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已经在全 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编委会又将出版“亲 近经典·引读者”丛书,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名著。每本 经典名著都配上引读者引言,又配上整本书的有声演播及 场景配音,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希望吸引青少年主 动阅读的兴趣。 为此,我们邀请全国部分优秀教研员和特级教师组成 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些优秀的教研员和特级教师贯彻新课 标“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有实践,有 经验。他们有的主持整本书阅读的教研课题,有的组织学 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他们是语文 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亲近经典,教师是直接的引读者,不但课堂上有示范 有指导,而且重视课外阅读,他们有方法,分步骤,引导 青少年课外阅读经典名著,提高阅读品位。亲近经典,家 长也是重要的引读者,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起讨论, 共同分享读书的感想和读书的乐趣。 然而,一切引读者都只能把你引进经典的大门,而登 堂入室全靠自己的主动阅读。所有的引读,都只能是启发 ,不能替代你的阅读实践。对于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读 下去。一部名著,尤其是文学名著,要一口气读下去,不 要读读停停,不要怕摸不着头脑,经典白有经典的魅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管读下去,你 会豁然开朗。在读下去的同时,要尽可能联系自己的知识 储备和生活积累,放到作品中去重新体昧,在感受的基础 上产生新的理解。这样,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所有喜悦和忧 伤,思念和憧憬,赞颂和谴责……都会在作品的形象中显 示出来,并且照映自己生活,从而产生共鸣,获得启迪, 达到心有所悟。这样,读完一本,再读第二本、第三本… …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 的品位。有了高品位的阅读能力,就能博览古今,世界的 窗口就会一扇扇向你开放,那里有美丽的自然、温暖的人 性和深邃的思想,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是多么惬意的 事啊! 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品位的提高,是人生成长的最 好收获,比任何财富都更宝贵! 熊江平 2018年6月25日于北京 导语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精彩页 有心补天石头记 《红楼梦》原来叫《石头记》。为什么叫《石头记》呢? 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在大荒山无稽崖上炼成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补天石。娲皇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下一块石头未用,便将它丢弃在此山的青埂峰下。谁知这块石头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见众石都用来补天,只有自己无材没能人选,于是自怨自叹,日夜悲伤羞惭。一天,这块顽石正在嗟叹之时,忽见一个癞头和尚同一个跛足道士远远走近,两人都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地来到青埂峰下,坐在石头旁边高谈阔论。 这石头听二人谈了很久,不觉动了凡心,对那一僧一道口吐真言:“大师,弟子只是一蠢物,不能施礼了。刚才听到二位谈到那人世间的荣耀繁华,十分羡慕。二位大师一定不是普通人,请求二位能发一点慈心,携弟子进入红尘,到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弟子自当永记洪恩,万世不忘。” 二位仙师听完,一齐笑着说:“善哉!善哉!那红尘中确是有些乐事,但不可能永远依恃。况且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间便乐极生悲,物换人非,终究只是到头一梦,万境成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啊。” 这石头凡心已动,哪里听得进这些话,于是反复苦求。二位仙师知道推脱不了,便叹息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带你去享受享受,只是到了不得意的时候,不可后悔。” 一僧一道得知神瑛、绛珠尚未投胎人世,于是决定将这石头夹带其中,使他去经历一番。石头满口答应。那僧人又说:“你虽有些性灵,却并无奇贵之处。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助,等到劫终之日,再将你复还本质,了结此案。你认为如何?” 石头听了,感激不尽。那僧人便念咒画符,大施幻术,将这块大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将它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那僧人将它托在掌心,笑着说:“形体倒是个宝物了!只是还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再镌上几个字,使人一见便知道这是奇物才好。然后再带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家,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去安身乐业。” 石头一听,喜不自禁,问道:“不知要赐弟子几件奇处,又不知要带弟子到哪个地方?请求明示,使弟子不至于困惑。”那僧人笑道:“你暂且别问,日后自然就明白了。”说着,便将石头装进衣袖中,同那道人一起飘然而去,不知去了何方何处。前面所说神瑛、绛珠之事千古未闻。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每天以甘露灌溉,绛珠草这才得以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得以脱去草胎木质,修成一个女人形体。她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渴则饮灌愁海。只因尚未报答灌溉之恩,故其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好近几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大动,乘此昌明太平之世,打算下凡经历幻缘,便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仙子也曾问过绛珠仙子,这灌溉之情未还,趁此倒可以了结了。那绛珠仙子说:“他对我有甘露之恩,我并无此水还他。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只拿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从头到尾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进红尘,历经离合悲欢、世态炎凉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将这《百头记》从头到尾抄录下来,问世传奇。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人色,白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晴僧录))。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名(俭陵十二锄,并题了一首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话说,姑苏这个地方,有个仁清巷,巷内有座古庙,人称“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姓甄的人,夫妻俩年过半百,只有一个女儿,乳名叫英莲,年方三岁。 一 这家人平时乐善好施,资助了一个寄居在隔壁葫芦庙的穷书生贾雨村,出钱让他进京赶考。 但天降大祸,那年的元宵节,一家人看花灯时,女儿英莲被人拐走了,没过多久,家中失火,将家底烧了个干净。那姓甄的跟着一个道士走了。 贾雨村进京赶考后,考中进士,从此平步青云,升任知府,但又因故遭贬。他只好四处游历,最后来到扬州,在当地盐政官林如海家做起了家庭教师。 林如海是苏州人,年已四十,只有嫡妻贾氏生了一个女儿,乳名叫黛玉,刚满五岁。这孩子聪明清秀,夫妻二人爱如珍宝,便让她读书识字。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