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章珺(Jun Z.Miller),旅美作家,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山东曲阜,曾在北京读书、工作十年,现定居美国华盛顿特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归巢》《彼岸》等四部长篇和散文随笔集《电影之外的美国》《简单的快乐》,发表过上百篇的散文、随笔、影评,参与多种电视节目的制作,编剧的电影《家园》获得中国电视电影百合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作者一直生活在中美两种文化中。两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为作者提供了特殊的视角;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切身的感受也让作者在掌控跨文化题材的作品时独树一帜游刃有余。心在其中身在其外的特殊位置,帮助作者更敏锐地捕捉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也帮助作者更好地展现出当代中国最受世界关注的层面。 目录 回家。回荡在灵域深处的生命的欢声与泣声 写给读者的话 故乡,远方 回家 母语 故乡的车站 蓝玻璃 贺卡缤纷 岁月歌声 彼此不姓名 曾经拥有和未曾失去的 故乡,远方 亲情,友情,爱情 奶奶的墓地 我们长大了,父母成了孩子 亲爱的爸爸妈妈 致女儿 相信爱情 我在你的眼睛里看到了爱情 今生遇到的朋友 叔叔阿姨 此情默默 多年不见 四代人的老照片 祖父母 爸爸的南方和北方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父母情书 大梅子姑姑 妹妹 外甥毕成 大家庭中的小家庭 漫长人生中的匆匆一面 精彩页 回家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会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在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着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留下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虽然,我们早已属于他乡。在异乡人的眼里,我们早已属于这里。我们跟他们一样,操着同样的语音,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我们甚至比他们更像这里的主人,因为我们更关注这里的变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乡人的踪迹。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带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归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休养生息的地方。纤细的秋雨,细碎地敲打着破旧的古筝,我们听到了久违的乡音。尘封的窗户,却打开了遥远的记忆。我们曾站在这扇窗下,梦想着外面的世界。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找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去。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车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次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动。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它越来越虚化成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P3-7 导语 《回家》经典二十年后再现! 喜马拉雅FM联袂同步推出,资深主播和配音演员杨晨诚挚献声! 《曾经拥有和未曾失去的》《故乡,远方》《亲情,友情,爱情》《奶奶的墓地》《我们长大了,父母成了孩子》《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本书对“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故乡和远方”等乡愁里的核心命题做了深刻动情的描绘,道尽了人何以回家何以乡愁的根由。 序言 回家。回荡在灵域深处的生命的欢声与泣声…… 一 九月?十月?天边一声雷。心动如走马…… 更有暮归的飞鸟从天边隐隐飞过…… 哦,回家,已是我们此刻思想的全部。 回家。眼前的树枝和草叶都缀满了阳光。 回家。所有心灵的言说都被照亮打进行囊。 回家。作为人人口中个个心里常常念叨的一声呼喊一 番相思一个决定一句表白一次行动,那是再普通不过也再 动情不过的了。一个短语,就是一声浩叹,一句喷薄而出 的热辣辣的喧哗,响动着人的内心最甜蜜最质朴的欲望。 回家,既是人的外在形体的来归,更是人的内在精神的依 附。回家所延纳的蕴藏是如此丰厚多姿亲切纯粹,但也如 此简约深刻,无不环绕着人类那个自古就有的常解常新的 老命题:你是谁?来自何处?去向何往?你可是天地间永 远的流浪? 回家。心,因之而沉醉而驿动。 回家之念,宛如追逐丰美草原的骏马。 二 旅美女作家章珺,此刻,正以她的新作《回家·四代 人的老照片》践行了她的心愿。她的文字就是她归家的足 印,浩浩荡荡,风生水起,处处乡愁,铺展成饱含诗意的 长卷,解读着这个古老命题的旨义。那一帘理性的思考就 回荡在激情燃烧的蓝天下…… 何谓家?家意味着什么?又何以归家? 章珺的文字就是对这一切的全方位巡礼。 家是人的根,人生的根,人情的根,是人最原初的存 在之根。家不仅意味着那是接纳你第一声啼哭的老屋、母 亲怀里的襁褓、父亲温暖的牵手,也不仅是门前的小树、 黄昏时茉莉花香里的暖阳、春节回家的车票、稚柳鹅黄三 月的灶火这样一些物质性的元素,更有精神性的入血入骨 的灵韵。这就是所谓的乡愁吧。诉诸精神,诉诸高迈而神 圣的信念和信仰,灵域里最幽深的乡愁,是人对家的物质 性的必然补充和主宰,精神超越,情感操守,唯人类所独 有。乡愁,在时间的流徙中沉淀,熟稔,发酵,穿越空间 的辽阔和岁月的悠远,散发着永恒不衰的魅力。这是人之 为人的生命的芬芳,思想鲜活的汁液,更是最俊美的精神 图腾。如此,海上航船的远行就有了风帆,踏浪回港就有 了锚锭,人也因之而有灵魂归宿之幸,宁静与丰实之美。 这就是故乡,生命与梦开始的地方。 这就是乡愁,灵魂安歇栖息的歌谣…… 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的诗句,道尽了人何以回家何以乡愁何以不舍不 弃家国乡土乡情乡音的根由。全在爱。试想,普天之下, 谁能不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自己的土地和故乡充满炽热的爱 呢?是的,爱是密码,是基因,是根柢,是摹就生命万紫 千红之美的三原色。爱在人心,直达灵魂,雄踞堂奥,蔚 为神圣。人可以看破一切,质疑或不屑一切,唯独对先人 先祖先辈连同世代相依赖以生存生息的那片土地山河原野 风貌不可须臾不敬不爱。这也是人之为人,人之有灵,人 能立地行远而不靡的天性与天则。作家章珺的《回家·四 代人的老照片》就是这样的明证,就是这样的最生动的图 说。慎终追远。四代人生命延续着的空间,那可是一百年 的爱的回望,一百年家国与家族历史的记忆,追索,倾诉 与感念啊!浩浩荡荡无处不在的爱,带着生活的坎坷艰辛 和执着,有时是失落,有时是昂扬的超越,有时隐忍着忧 伤,有时又有幸运的光顾。苦难、争斗、坚毅、欢声与泣 声,都在显示时光老人不可剥蚀的历史的选择与塑造,在 抚慰着一个家族依存在国家民族命运之中的生存与生发, 颠簸与坚守,光荣与梦想,描摹着一段段人间至情至美至 难至艰的家族家人的旅程。一座建筑一棵树可以见证一个 时代,一个家族的脚印更应可以见证历史的前行。《回家 ·四代人的老照片》里的记忆,不只属于家族,也属于家 国,风雨与共的家国。在历史的深处,追想当今家国精神 的锻造。笔墨或淡或浓,或远或近,有时是远山云烟,有 时是溪间流水,有时如蜻蜓点水仍见微澜波光,有时挥毫 泼墨也能点点滴滴须眉毕现再加点睛之妙。这一切的过程 ,一切的物事、伦理和情结,都被世间最可宝贵的人性之 爱的情愫浸润过,彰显着血浓于水、家寓于国的人间至理 ,投射着家族与家国息息相通命运与共的光影。当我掂量 过《回家·四代人的老照片》这些文字涵养着的气息气质 气节气度,完全可以这样认定,这是一部中国人的一个家 族百年来关于家族之爱、家人之爱、乡土之爱的历史长卷 ,堪称爱在人间的真情告白与人性的自我宣言。 四 人是不可无根无蒂如飘蓬的游荡。人,依存着人情之 锚,依存着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性美的元素所建构的灵魂 而立足于世的。而乡愁,一旦踏入诗人的心中,便有了别 样的风采。除了故乡老屋儿时家人那些衣食住行日常生活 与生存状态上的回忆、追念和描摹,更有生命本己意义上 带着诗意彩羽的理性开掘。那是诗人在时间的境域里思索 体悟循环往复从而获得更高更美更醇厚的领悟,那是达至 灵魂之韵的诗意的形而上的精神栖居。诗人的这种把握, 就是要让乡愁裹挟的人间情与爱的种子,在时间的 内容推荐 很多人的家里珍藏着一些老照片,每张照片珍藏着一个让人感到亲切的故事,作者通过回看老照片的形式与家人在作品中团圆,与广大读者在共同的情感中相遇,一起回家。 四代人的故事和老照片,串联起的是中国百年的历史,书中人物的经历是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有可能经历过的,在同一条历史长河上,大家风雨同舟。百年的变迁,未曾改变的是情感。 沧海桑田,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依旧美好而丰盛。这本书对“亲情友情爱情”还有“故乡和远方”等乡愁里的核心命题做了深刻动情的描绘,道尽了人何以回家何以乡愁的根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