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高咏,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已出版《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研究》《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的证明问题研究》《中美刑事诉讼比较研究》等学术著作,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著作多部,主持、参加地厅级及以上课题多项。 目录 引言 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一章 缘起:宪法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一、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博伊德(Boyd)案 二、不进而退——亚当斯(Adams)案 三、峰回路转——威克斯(Weeks)案 四、更进一步——西尔弗索恩(Silverthorne)案 五、“毒树之果”原则——纳尔多(Nardone)案 六、稀释原则——王森(Wong Sun)案 第二章 发展:从联邦到州 一、不适用于各州——沃尔夫(Wolf)案 二、妥协退让——罗钦(Rochin)案 三、相持不下——欧文(Irvine)案 四、否定“银盘理论”——埃尔金斯(Elkins)案 五、适用于各州——马普(Mapp)案 第三章 寻求平衡:成本-收益分析 一、善意的例外——利昂(Leon)案 二、必然发现的例外——威廉姆斯(Williams)案 三、独立来源的例外——穆雷(Murray)案 第四章 新格局:在纠结中衰退 一、“敲门并宣告”规则之违反——哈德孙(Hudson)案 二、主观错误的程度——赫林(Herring)案 三、客观合理的执法行为——戴维斯(Davis)案 四、稀释原则的扩大——犹他(Utah)案 结语 何去何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迷茫前途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回顾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所作的若干裁决,利用若干已经公开的原始资料,讲述了裁决做出时的幕后故事,通过分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在裁决非法证据排除案件时的行为、思想和动机来考察该规则在美国兴起、发展和衰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深层原因。 本书适合法学专业研究者和学习者阅读、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