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蒙克传(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挪)阿特勒·奈斯 |
出版社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阿特勒·奈斯(Atle N?ss) 挪威艺术史家、小说家,生于1949年。首部作品《枪》于1975年出版。他擅长以史料为基础写作,作品以小说和传记为主。2001年,他凭借《当地球静止时:伽利略传》获得挪威首屈一指的伯瑞格文学奖。 书评(媒体评论) 蒙克所遭受的痛苦属于只有通过艺术的转化才能 让人承受的那一类痛苦。 ——美国艺术史家约翰·拉塞尔 蒙克是第一个进入“现代地狱”,并回来告诉我们 地狱情况的人。 ——奥地利剧作家、画家奥斯卡·科柯施卡 蒙克比为他作传的任何人都更理智,我们这个时 代如传染病一般盛行着让人头脑简单的浮夸,完全将 他扭曲了。 ——蒙克的亲友、艺术支持者路德维希·拉文斯 伯格 以幽暗的心绪,观察浊世的情形,将隐伏在人间 生活深处的惨淡的实相,用短刀直入地、简捷地剜了 出来…… ——鲁迅 目录 序 丧亲之痛(1863―1885) 我可爱的医生 现在,我心爱的孩子们…… 祈祷者 瀑布路7号的病室 学习生涯与绘画梦 绘画、勤奋与品行 政治与绘画 到巴黎去! 忧郁(1885―1892) 这满含悲情的喜悦 “教堂里的南森”与汉斯·亚格 蒙克,蒙克!不要再画这种画了! 咖啡馆香艳图与家庭画像 两个女人,还有第三个 第三代的名字是爱德华·蒙克 死亡天使盘旋在我们的坟墓上 圣克卢 新浪漫主义与赌博 贾普·尼尔森的轰烈之恋 黄昏时分的情绪 关于爱和死亡(1892―1898) 柏林丑闻 与G.托克红酒馆的牵连 呐喊 圣母 贵族与波希米亚人 凯特和图普西,安德烈亚斯与劳拉 和易卜生在展览上 巴黎的培尔·金特 心语 生命之舞(1898―1902) 红酒商之女 你爱我吗? 你高谈阔论的爱情宣言 一场限制重重的求婚 没有目的地的漫漫长旅 从天堂到受难之地 桥上的少女 柏林的荣耀,卑尔根的羞辱 春花上的霜雪(1902―1905) 斗殴与宾客 生命之伤 空气中的电光 汉堡的法官 你就是我的音乐 戴胸针的女人 魏玛的伯爵 12点半的苦艾酒 拿画刷的自画像 放逐(1905―1908) 不安岁月 新生 独居埃尔格尔斯堡 魏玛插曲 “盐水浴”与新问题 极度宿醉 在汉堡的解约 沐浴的男人 堂吉诃德 我坐在那儿,点燃我的神经 故事(1908―1914) 一个奇怪的世界向我关上了大门 胜利属于你 布莱德多夫寡妇的宅子 不含酒精的画作 卡尔·约翰上空的雄鹰 肖像画:我艺术的保镖 太阳 新居和胜利的失败 蒙克迫害者的故事的最新一页 梵高、塞尚、高更和蒙克 鹰隼和其他来访者 挪威人的时代现在到来了 星夜(1914―1927) 一战 树下的生活 艺术是个独立王国 欧洲重新敞开大门 一次琳琅满目的展览 沉重的一年 组画和税收 沙发上有个女孩,却是孤独的冬夜 对过去的回顾 498 蒙克的艺术是我们的时代之音 站在钟与床之间(1927―1944) 装饰一座空中楼阁 浮士德和梅菲斯特 家庭:“你送的花环让人赞赏不已” 北欧文化的传承 在我渴望宁静的客厅里 女性与爱情 颓废艺术? 朋友消逝,却剩下敌人 战时的艺术和非艺术 一根红线 一束宽宽的金色光晕 精彩页 我可爱的医生 “亲爱的,我实在是太想你了,盼回信。” 克里斯蒂安·蒙克找到他生命中的女人并求婚的时候,已经43岁了。但即便如此,这段情感仍然深切炽烈。对方小他20岁,也对他抱有同样强烈的迷恋。劳拉·伯尔斯特在回信中写道:“有你坐在我身边,我便感到很满足。”订婚期间的两人频频鸿雁传书,互诉衷肠:“我最最亲爱的劳拉!”“我亲爱的挚友!”“我亲爱的小劳拉!”“只属于你一个人的Chr.蒙克(克里斯蒂安·蒙克的不完整拼写)向所有你爱的人致以问候。”劳拉这边也回了不少类似的话:“我的医生!”“我是如此强烈地思念着你,我可爱的医生!” 蒙克大夫是一位军医.东达伦(Osterdalen)地区也在他的管理范围内。因此,他常去埃尔沃吕姆(Elverum)看望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蒙特的同事。蒙特大夫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就是日后的著名画家杰哈德。;还有一个女儿玛格丽特·蒙特,后来成了著名教育童谣作家。为了照顾孩子,蒙特夫人不仅从埃尔沃吕姆附近地区找来了女仆,还雇了一些有良好小资产阶级背景的女管家,年轻的劳拉·伯尔斯特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来自“木板城”腓特烈斯塔(Fredrikstad)的一个商贾家庭。她是如何远离家乡来到这个医生的家中,又遇到自己未来丈夫的呢?最可能的原因与伐木业有关——“木板城”里渐渐兴起的锯木业沿格罗马河((3lomma)一直延伸到东达伦地区,这里森林茂密,木材生意让两个地方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蒙克家族世代皆为书香门第,也出了一些杰出人物。劳拉的父亲本是科洛克岛(Krakeroy)一个搬运工的儿子,后来经过努力做了船长和商人。 1860年11月末,蒙克大夫与劳拉确定了恋爱关系。作为乖女儿,劳拉立即给父亲与继母写了一封信。希望获得他们的同意。从行文的语气上看,这封短信大概也只是个形式,走走过场而已:敬爱的父亲、母景: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我要给你们写下这封信。蒙克医生向我求婚了,我很尊敬他,也深爱着他,我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准许和祝福。 更重要的是,我祈求得到主的准许和祝福,这样我才能安心。感谢上帝一直遵守诺言,对栽这样一个既不听话又不值得爱的孩子爱护有加! 我不能赘述,代我向卡伦问好,给她的信已经装在信封里了。亲爱的父母,快给我回信吧! 你们忠诚的劳拉 她显然得到了期望的答复,因为4天之后,也就是在1860年12月1日这天,蒙克给准岳父安德烈亚斯·伯尔斯特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今天。亲爱的劳拉告诉我,您与夫人都没有反对我们的关系,这真使我欣喜若狂。对此我衷心地感谢你们,也要请上帝保佑我永不辜负您二位对素不相识的我的这份信任。可以想见二位一定也有很多顾虑,我比劳拉午长这么多,而且也只能为她提供一个如此简朴的环境。 克里斯蒂安.蒙克是个极容易紧张的人,有时紧张起来甚至会引起肢体上的反应。他只有一个不甚杰出的医学学位,等级仅为二等。另外,他也大方承认,自己在经济上并不宽裕。 在漫长的单身岁月里,这位医生萌生了对宗教的狂热,这在蒙克家族中实属罕见,即使他的父亲是位教区牧师长,也没有他那么疯狂。在19世纪50年代,新的神学思潮席卷了这个国家。人们信奉虔诚主义,注重在祷告与《圣经》阅读中寻找个人与上帝的联系,并对世俗享乐持怀疑态度。在大学神学家吉斯勒·约翰逊。的大力宣扬下,这股新风也吹入了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居民的脑中。克里斯蒂安曾亲口对恋人劳拉讲过一次集会的情景: 昨天傍晚,约翰逊教授举行了内心使命集会,大家都待到了晚上,气氛很融洽他为大家读了《圣经》中的几个章节,祷告词也十分优美。 正是宗教将他们连接了起来。劳拉·伯尔斯特与生活在腓特烈斯塔的家人属于城中的低教会派。,对宗教的狂热让二人找到了超越年龄与社会地位差距的共通点。军医在一封情书中写道:“啊,但愿我们一直对彼此忠贞、感恩、热情!上帝保佑。阿门。”劳拉则回信道:“啊,只要我们爱对方、爱主,此外的一切都会好的!” 从这些甜蜜热情的信笺来看,两人之间的吸引与世俗者无异。然而,有两个问题困扰着恋爱中的医生。第一个问题是他本身性格上的浮躁、不安与急躁,他曾用宗教语言为之作出如下解释: ……这条路上究竟是什么在如此频繁地剥夺着我的勇气,激惹着我的不安?那无非只是庸常琐事和羞耻的世俗之心,它们让我盲目,让我不知感恩……劳拉也在为我祈祷,我不能如此变幻无常、信仰不坚定,我一定不能让圣灵为我伤痛。 第二个问题则是暂时性的:他们该作何生计,又将在何处安身? 除在军队中的职责以外,蒙克大夫还依靠私人出诊贴补家用。克里斯蒂安尼亚不是个合适的去处,那里房价高,医生也多。他们最终决定搬到哈马尔和埃尔沃吕姆之间的洛顿(Loten),因为那个地方对医生的需求比较高。但新郎新娘一个住在首都,一个住在腓特烈斯塔,规划未来生活并不容易。劳拉在腓特烈斯塔准备着婚礼的应用之物——那位老单身 导语 本书是一部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年)传记,挪威艺术史家、小说家阿特勒·奈斯用560页的篇幅详尽讲述了蒙克作为一个人和艺术家的一生。书中涵盖120多幅蒙克代表性画作和罕见黑白老照片,以及340多段节选自信件、笔记、报刊等的珍贵史实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蒙克。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近距离亲近这位传奇画家,感受他混合了病魔、疯狂和死亡的人生。 序言 1896年,33岁的爱德华·蒙克绘制了一幅版画,也算 是对多年来同一个主题的油画与素描作品的总结,这个版 画的主题为“病室里的死亡”。 这幅版画描绘了一个几乎没有任何陈设的房间,地板 上没有铺任何样式的地毯,唯一可见的家具是床、摆着油 灯的床头柜和一把背对观众的椅子——椅背很高。床头上 方挂着一幅小画,除此以外,墙面再无其他装饰。 在这间简陋的屋子里,一共有7个人,显而易见地分为 两组。椅子上坐着一个人,只露出半个身子,垂下的裙摆 显示这是一个女人或女孩。她的脸被挡在椅子背后,能看 到她颈后垫着一个枕头。椅子旁边站着一个双手合十、已 经上了年纪的男人,他的身边还有一个低着头的女人。这 两个人都在看着那位没有露出脸的主人公。 剩下的两男两女构成房间中的第二组人物,形成一片 密密匝匝的黑影。其中,年纪大一些的女孩的目光穿透画 面直望着前方——她的眼神呆滞,仿佛受到惊吓一般。另 外的三张面孔都是侧脸,面目模糊不清。一个男孩几乎快 要从这组人物中退出,他的位置比其他人都要靠后,似乎 正要打开屋角的门离开房间。 与其他艺术家差不多,爱德华·蒙克在创作这幅画时 ,也掺杂了他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不仅如此,他还经常 用画像般的手法表现人物,笔画简单,却又容易辨认。当 人们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来看《病室里的死亡》时,便能很 容易推断出画面所表达的是什么,以及这7个人物在蒙克的 人生中都代表着谁。 这幅画描绘的应该是1877 年秋季的一天。聚在一起的 几个孩子是兄弟姐妹4人:年轻的爱德华·蒙克,还有他的 弟弟和两个妹妹。坐在椅子上的女孩名叫苏菲,此刻生命 垂危,她是蒙克最年长的姐姐。但死亡却以另一种形态出 现在房间里:把手放在苏菲肩头安慰她的女人并不是她的 母亲,而是孩子们的姨妈。姨妈代表着一种思念,一种缺 席——她的姐姐,孩子们的妈妈,已经离世了。 蒙克的父亲名叫克里斯蒂安,他合在一起的双手代表 着悲悯与无力:身为一名医生,却对女儿的死亡无能为力 ,他感受到的无助一定是双倍的。 椅旁身形纤瘦的女人是卡伦·伯尔斯特(Karen Bj? lstad)。在孩子们的妈妈去世之前,她就一直和这个家庭 生活在一起,操持家务,是凝聚一家人的核心。姐姐的家 庭就是卡伦的命运。 在画中,房间以及一身黑色的人物散发出凝固的恐惧 感,但画面还有一个惊人的特点——这些人物虽聚集在屋 中,同时却又像是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除了两个大人在 凝视着椅子上的女孩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眼神交流。而除 了姨妈放在孩子肩头的手以外,其他人也都没有肢体接触 ,即使姨妈的这一个动作,也被隐藏在椅子后方的空间中 。 内容推荐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蒙克传记”中,挪威艺术史家、小说家阿特勒·奈斯,用120多幅蒙克代表性画作和罕见黑白老照片,以及340多段节选自信件、笔记、报刊等的珍贵史实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蒙克。 奈斯无意于给蒙克打上任何诸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死亡恐惧者等噱头十足的标签,而是基于大量史实,如平地起高楼般,让蒙克、蒙克的艺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变得立体起来。 蒙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作为人和艺术家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他艺术中的恐惧与安慰、力量与脆弱、痛苦与救赎、爱与挣扎等都源自何处?……这一切,在这部秉持着严谨、客观态度的史诗级著作中,都没有定论;它只负责尽可能全面、详尽地陈述事实,而其余的,则交予读者自己来评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