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分类
作者 谷卓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暖心同理教养反思集。本书分享了作者谷卓作为一名妈妈的点滴故事,里面记录了超过50个实际生活的片段,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学习习惯、情绪、沟通等问题,倡导用同理心对待孩子,便能成就孩子。这本书不仅是当下年轻家长的心灵鸡汤,更能帮助父母找到抚慰心灵、安顿自己、教养孩子的实用方法和力量。
本书能教会家长如何做到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从而解决孩子遇到的学习、情绪、沟通等问题。同理心的温柔力量,比想象中还要强大。同理心非天生养成,而是靠后天慢慢培养,作者提醒家长要关注孩子0-6岁关键期。
蹲下来,让教养更全面
蹲下来,更能触及孩子的内心,亲子关系更紧密
蹲下来,听听心里的声音,跟自我对话,找回有力量的自己
作者以过来人的同理心,陪你一起走出育儿挫折感;分享如何透视自我对话,审视反思之外,更能给自己勇气和鼓励,为自己重新注入满满爱的能量。
作者简介
谷卓
换日线、未来Family专栏作家、高中老师
高中老师,相信用生命感动生命;是母亲,育有暖男孩Jivan和喜感妹Mira。
在母亲创立的蒙特梭立幼儿园,一当就是20年的小助教,求学历经中国台湾、澳洲、加拿大、荷兰的教育滋养,主修文学,辅修中等教育,受过儿童情绪力和专注力的培训。潜移默化的成长背景与亲身体验多元文化,形成独到的教养观。和荷兰籍老公希望“孩子持续保有一颗对世界热情探索的心”,而身为荷兰大学教授的婆婆,也会不时分享教养巧思。
跑过几场马拉松,走过二十余国,喜欢日子里既琐碎又忙碌的踏实感。视书写为呼吸,静下心发现不一样的美好,然后怎么调整能够更好。专写跨国教育观察与反思、在学生与孩子身上实践的教养方法、爱与关系。
目录
自序——亲子的相遇,是爱的相互成全
第一章 学习——生活教育,让孩子能自律有自信
“i+1”鼓励法: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又怎会想让你失望
犯错了,还有比“对不起,我错了”和“惩罚”更重要的事
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没有权利伤害我
教孩子明白:等待,事为了更完整地被满足
孩子能定,心便静——让专注变成习惯,重复造就卓越
慎尔出话:爱惜自己的羽毛,做一个有成就感的人
生涯不确定的年代,大人能保证孩子什么样的未来
今日的“游戏力”,明日的“能力”:“你很会玩”是一种高度的赞美
第二章 情绪——比智商更重要的事
别让教养过程中上火的脾气,抹杀孩子内建的“快乐”机制
拥抱刺猬:孩子发脾气时不强碰,引导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孩子面前吵架,坏示范
当情绪凌驾于理智,请先向内唤醒一颗真诚的心
没经历过,哪来超越?化恐惧为成长的力量
打出亲子间的场场好球:先同理,后讲理,理智不断线
不被原谅时要问心无愧,原谅他人时要放下愤怒
幸福的关键、温柔的竞争力:培养同理心
第三章 说话小贴士——让亲子关系更亲近、更紧密
转期待为信念:“你怎么没有”——“我相信你可以”
孩子的自我价值流失在你一句句的“不可以”
自尊心有多重要?你说话的立场决定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孩子在外面模仿了不良言词顶嘴,请提醒他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经常不自觉地用条件句恐吓孩子吗
不小心成为“假民主”的大人?教养停看听:善用陈述句,孩子不作对
以延续对话和爱的互动为首务,开启孩子无限的想象
无条件的爱养出执行力的孩子:具体称赞,肯定历程
第四章 家有小暖男——暖心孩子养成术
之一:要给外公的杜鹃花
之二:小小哲学家
之三:一次到位
之四:我知道是我的错
之五:我没有也没关系的
之六:你的辛苦由我守护
之七:给得起的爱,不睡
之八:手很拙,但心很暖
之九:无声的眼泪
之十:让我来照顾你
之十一:不打扰的温柔
第五章 妈妈心情手札——找回爱的力量
敬:升级版的自己!是“选择”而非“牺牲”,让牵绊成为你专属的幸福
抉择:勇敢选择当全职妈妈
那一刻
与自己来场约会吧
不被领情的爱让你好受伤
娘家是最坚实的后盾
不着急
回归职场后的内心拉扯
婚姻里,女人不做理所当然的仙杜瑞拉
做你想要的模样
序言
亲子的相遇,是爱的相互成全
自序啊,整本书都写完之后,敲了上万字的我,竟然
卡在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我的著作,很真实,书里的每一字
句都是身为妈妈与老师每日与孩子相处的现场,有眼泪也
有笑声;很不真实,书真的要印了,从小不敢奢望却偷偷
有过那么点期待的写书梦想。
我想我拿到成品的那一刻,可能会害羞、担忧,赤裸
裸地被检视,怕自己再怎么努力仍不够好,就像当妈妈后
,更感到自己要学的还很多,而内在的状态距离坚定的温
柔还有差距。可是就是这样啊!每记录一篇,就静下心来
思考一次,然后就能再往前进一点,所以,我想我也会喜
极而泣,谢谢那位认真的自己没有走失,把这几年“进化
”后所散落在脑海中的思绪厘清,同时,回溯自身成长的
历程,用笔尖真诚的温度,带着袒露的心,无所畏惧的牵
起孩子,相互陪伴地成长。
一本书,不只是一本书的重量。
当老师,是我从小的志向,从师范体系到一线教育现
场,本来憧憬的美好蓝图,真的踏进体制内后,却被满满
的无力感占据,我是那样的渺小,连安顿自己的位置都抱
持怀疑,我迷茫问:“难道我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你真的很适合当老师。”他们都这么回答我,只有
我自己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Jivan来到我的生命中,虽然疲倦,却让我找到
了安身立命的力量,好像重新归零学习一样,既踏实又充
满挑战。一方面是发现当妈的一言一行处处影响着孩子的
样态,尤其是在看过许多中学生后进班的“后遗症”后,
觉得家庭教育实在太重要了;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异国文化
的老公和自身教育的背景,种种大小不一的冲击,使我开
始反思:如果是我呢?我希望自己如何被对待?我的心里
有没有过不去的伤痕?我要怎么避免把这样的阴影不自觉
地压在孩子身上?我在孩子眼中,是怎么样的妈妈和老师

我是幸运的,在有所觉察之后,每次遇到棘手的状况
,我都会练习提醒自己,要跳脱既有的框架,把眼前找麻
烦的孩子看成是自己,思考这个孩子到底想传递给我什么
信息,他在天马行空想些什么,唯有先放下大人的局限,
才能更靠近、读懂孩子,而“越了解孩子,心就越柔软”
,这是我这几年身为母亲,又持续面对无数青少年最深的
体悟,诚如才刚和出版社的编辑们达成共识的书名——《
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我们会看见什么?看见
洪流折腾里的静好岁月,看见熙熙攘攘中的幸福。
我毫不在意从此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喊我“Jivan妈
”,那个身份是“我”的重生,原来,我的生命也会转弯
,我可以有所不一样。美丽的生命注入后,零碎、沉睡的
教育观得以实践,进而生活化、明朗化,让我调整观看孩
子的角度、应对的姿态、情绪的处理,甚至重新虚心检视
自己,重返内心对爱最单纯的渴望。奇妙的是,这样的改
变,让我与母亲的关系不再有棱棱角角。
成就孩子,完整自我。
亲子的相遇,是爱的相互成全,但也一定会受挫,总
是不按常理出牌,孩子总是不懂这是为他好,然而,也一
定会有所反馈的。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父母终究不能操
控孩子的人生,但可以用支持和信任来引导,坚实孩子的
内在,灌入闯荡的勇气,在望着孩子离去的背影的那天,
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感动和放心。
教育是场远征,无论身为母亲还是老师,所有看不到
终点的一切,都会经由时间发酵,身教、精神、态度,亦
是如此。没有尽善尽美,只求回顾生命的时候,我没有愧
对那些相信我的人。
祝福每位选择成为父母的你,日子别将就,找到安顿
自己、教养孩子的力量。
这本书,献给我亲爱的家人,没有你们,我不会这么
喜欢现在的我。
谷卓
导语
一本优秀家庭教育原创作品,由高中老师谷卓将多年教育经验转化为实用的家庭教养指南,帮助千万家庭抓住孩子0-6岁的成长关键期,用同理心养育、成就孩子。
本书记录了作者分享的多元的教育理念,分享了50多个实际生活的片段,作者以过来人的同理心情,陪家长一起走出育儿挫折感;分享如何透视自我对话,审视反思之外,更能给家长勇气和鼓励。
很值得一读的家庭教育著作,亲子的相遇,是爱的相互成全。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让你培养出不委屈、自信、乐观、拥有责任感、亲和力和同理心的孩子。
精彩页
荷兰籍老公Ra常说:“我们相信,海是有疗愈效果的!”所以,感冒要下海,有皮肤问题要下海,头痛下海也说会好。总之,爱海的老公在Jivan16个月时,就迫不及待要带儿子下海,巴不得与“子”共游。但事情总不如想象的美好,儿子一见偌大的白浪滔滔,又被爸爸强迫式地抱进海中,就吓得哭着叫喊“妈妈”,又拍拍胸表示“怕怕”!怎么样都不愿意放开扒在爸爸身上的手脚,眼神在慌张中搜寻妈妈。“妈妈”=help?
“i+1”:有把握之外,再多一点点就好。
在语言学习中有个著名的“i+1”理论,“i”是学习者当下的程度与经验,“1”则是略高于学习者的学习内容。这个概念适用范围其实很广泛,除了能鼓励孩子,也提醒我们:在孩子能力可及的范围再往上加一点点的难度,只要“+1”就好,别贪心要他马上冲向“10”,甚至百分百达标。因为“Magic 0ne”,孩子至少有九成把握自己能做到(i),并且用这九成的信心,愿意尝试多于舒适圈外一点点的挑战(+1)。
透过这样的方式,会发现孩子能 i+1、( i+1)+1、 (i+1+1)+1……上去,一步一步地搭建信心,不断进步。孩子的“意愿”很重要,那自己确保能做到的“大部分”,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再“多尝试一点”看看。
在荷兰,食物都是分好在个人盘子里的,婆婆跟我分享过,老公兄妹还小的时候,不敢吃餐盘里的某样食物怎么办?她的方法正好与“i+1”的概念雷同。盘子里敢吃的都吃完(孩子能做到的i),不敢吃的至少吃一口(+1)。下次再遇到不敢吃的东西,就从吃一口(i),进阶到吃掉一个(+1),透过慢慢地鼓励,逐渐克服到“不喜欢吃但还是能吃下肚”。反观我自己成长的经验,都是被威吓,“吃完!吃完才能离开座位。”我就是不敢吃,根本不可能一次到位吃光啊!于是我更加排斥,在被恐吓中耍犟,在逼迫中遁逃,印象中,常常是只要那一餐出现我不敢吃的东西,我就可以连拖带耗一两个小时,最后可怜的还是被浪费掉的食物。我想,当时我的母亲一定也很挫败吧!
当老公这么想分享大海游泳的美好经验,儿子却哭喊着叫妈妈。我哪有什么魔力,让儿子一秒爱上海而和爸爸跳下去悠游?我有的是“了解”。了解儿子会排斥,会怕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浪,所以我接受他“不愿意去做”的哭喊,马上止住爸爸急于分享最爱的海的那颗雀跃的心,先安抚孩子要“被”放到海里那受惊吓的心,温和地告诉孩子:“海好大一片哦!妈妈知道你会害怕。”
先同理,连结旧经验,再鼓励。
Jivan是平静下来了,但,总不能因为儿子害怕,就默许他全盘拒绝尝试!这时最不该说的就是“好了好了,没有没有”,而是要先给予安全感,再根据孩子的经验+1再+1,鼓励孩子张开羽翼,让他了解到“其实我是可以的”。老公一颗炙热的心正失落着,该如何实现与子下海的“心愿”呢?儿子情绪稳定后,本来连沙都不敢碰,到下海玩水的+1、+1……的过程是这样: →一开始连沙子的触感都怕,想被抱着,那铺着毛巾,坐在沙上的毛巾就好。(隔着毛巾坐i、坐沙上+1。)
→避免大面积肌肤接触到沙,那我准备工具给你,只要稍微碰到一点点就能玩沙喽。(游戏经验i、用工具玩沙的过程中沾黏到细沙+1。)
→不敢自己迈出步伐走在沙上,妈妈牵你踩稳一步步走。(有妈妈牵着的安全感一起走i、踩在沙上+1。)
→害怕靠近海,那妈妈蹲下陪你近近“看”。(妈妈在i、近距离视听大海+1。)
→海浪好可怕,那你先看浪来了,打在妈妈脚上的样子。(妈妈陪伴在身边一起视听大海i、接受最信任的人被自己害怕的东西触碰+1。)
→不愿意下水,岸边等浪或踢水都很好。(看过妈妈被海浪打到脚i、自己身体的一小部分碰到海水+1。)
→当海浪打到全身,即连结旧经验,增添新感受,帮助辨别相似与不同。(洗澡从头冲的感受i、海水打湿全身与脸+1。)
i+1的“鼓励”,不只能一步步引导孩子前进,同时也能让抽象的“你可以”具体化,孩子当然就因那些可掌控、有方向的步骤,在执行之中亦培养出信心。
我与儿子花了一个多小时,他已经全身湿答答的,期待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往身上喷溅的感受。倘若第一次见到海,就马上抱着他,在半“逼””半“强迫”下要求他马上达标,换来的可能是再也不愿意下海的阴影,甚至是对大人的不信任。现在的“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来”是一小时,却能成功邀请一颗本来排斥的心,从拒绝到喜欢,是终生真心的喜欢大海,与强迫之中可能久留在心中的阴影比起来,不是真的很快吗!
我们的焦点不应该放在孩子距离“自己的期望”有多远,而是孩子已经往前跨进了多少。
现在的Jivan,常常嚷着要去海边玩,我和老公也开始教孩子如何判断水性、岩石、水的浮力与阻力、下水时机等,这在大部分国土都低于海平面的荷兰而言,是极重要的生存技能与常识,并把“游泳”视为国家运动,而海岛地区的台湾省,是否也能抱持这样的态度呢?透过游泳练习,深谙水性,掌握在水中身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9: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