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笔墨清朝(大清才子图鉴)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林河图 |
出版社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林河图,福建省莆田市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古代文学在读博士.曾出版个人文集《走过一片宁静》。学生年代曾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校园传播大使,曾任福建船政交通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语文课老师。考拉看看签约作者。 后记 诗词可以让我们窥见清代才子们,他们的诗词文章, 他们的人生故事,给我们一个别处。书中这十二位才子, 或者富贵,或者潦倒,或者真诚,或者伪装,他们写了那 么多诗词,不知道内心是不是和我们现代人一样孤独呢? 我感谢几百年来的才子们,用一生的情感写下了宝贵 的文字,与我对话。零零碎碎的对话,就写出了这一本书 。 写作过程中,我也有过一些不安,一些痛快,一些悲 悯,一些羡慕。 我有过不安,因为用了很多现代的词汇去描绘当初的 才子,有些标题党,有些标签化。比如我试图努力地解释 “凤凰男”没有那么贬义,可多少还是把这个现代语境的 词汇强加给了清初吴梅村才子。写的时候,内心有些不安 ,最,怕的不是书出版后的批评,而是怕无法真实还原。 如果有所不安,我会对着大地和天空敬酒,希望吴才子原 谅。如果梦里遇见,可以对话,我会告诉他我看着现在流 行的话剧长大,喜欢廖一梅话剧那句“我从来不屑于做对 的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有勇气的时候”。可是吴才子 你啊,就是那个内心太正确的人,循规蹈矩,没有勇气, 最后多少也负了自己,还不如痛快一些。 我也有过痛快,比如我写钱谦益的时候。市面上的畅 销书太偏向写柳如是,总把钱谦益当作配角,所以我要把 钱谦益当主角写。因为钱谦益本身不需要罗曼史,也值得 当一篇文章的主角,比如历史学大家吴晗的文章《社会贤 达钱牧斋》。我看了钱谦益的文章,还有不少明史学者的 研究文章后,为他拟了一个标题《无法归类的人》,写到 他如何无法归类的那时候,我感到无比痛快和酣畅淋漓。 我也有过悲悯,当我写易顺鼎时,悲悯他是勇士却被 说成赢弱。看他诗歌的调调,好像是身若浮萍体质赢弱还 多愁善感,可是看他的行动却真正做到了“男儿何不带吴 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到底应该可怜一个勇士因自己 的文字被误读为赢弱,还是看到他柔肠的一面呢?不知道 易才子多年后更希望自己被如何解读? 更多的时候,我是羡慕的,特别是当我写孙原湘、龚 鼎孳和沈德潜的时候。写龚鼎孳的时候,我羡慕更多的是 顾横波而非龚鼎孳本人。遇到这样的一个男子,应该是顾 横波一生的幸运。写孙原湘的时候,我很无奈地发现,无 论古今,很多人不过是搭伙过日子,可他却那么幸运,拥 有美好的性、爱情和婚姻。写沈德潜的时候,我羡慕他遇 见青年乾隆皇帝的这段际遇,乾隆皇帝也因为有这个朋友 ,显得可爱了许多。 看才子的故事,写才子的人物稿,总是有这么多感性 情感,当然也有写不动的时候,也有质疑自我的时候,我 夹叙夹议的感受是否过于自我?没法像学术写作那样客观 和成熟,也没有足够的感性让我像抒情文一样写得那么纯 真和不羁,总之,我在夹缝里寻求表达。 这几个月来,我慢慢去写这一本书,终于写完了。 我在这里要感谢这本书里提及的所有才子,无论是标 题上的十二位,还是里面穿插的配角。你们是这三四百年 来美丽诗文的写作者,是清代汉字优美排列组合体的创造 者,是三四百年间的时代记录者。也感谢为这些才子诗文 收集整理的先辈们,没有你们,我们现代人无法看到这些 美丽的诗文。 感谢本书出版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这套书让我 有一个地方写出我对才子们零零碎碎的理解。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吴梅村:“凤凰男”和秦淮八艳从欲到情的情路历程 乱世前:家道中落的少年、皇榜高中的“凤凰男” 凤凰男怎么会因为一点“欲”就娶名妓 乱世之后:流离失所,再见是情,是怜惜 在你的墓前徘徊 第二辑 龚鼎孳:好男儿总有人爱,总有美人生死相随 成功人生,周围不缺爱他敬他的人 不缺爱的童年 世上最巅峰的体验是皇榜高中,还是枯井底淤泥处 渡尽劫波,放浪形骸却受人爱 第三辑 钱谦益:无法归类的人 倒叙:贰臣 宦海沉浮:在文人堆里太官僚,在官僚堆里太文人 降清又抗清 长啸谢都门,斯可以去矣 无法分类的诗 第四辑 朱彝尊:暗恋小姨子,成就清词新天地 词,一场风花雪月的狎妓还是深情 暗恋 知音人纳兰性德 “弱德之美” 第五辑 纳兰性德:翩翩浊世佳公子 生平:高配版贾宝玉 高配版贾宝玉:精致的淘气与精致的狂 金缕曲唱不尽挚友情 爱情叫他情深不寿 翩翩浊世佳公子 第六辑 李渔:中产阶级趣味祖师爷的矛盾人生 生平:中产阶级的矛盾人生 最后的乡试与士隐间的选择 战乱中的中产阶级李渔 士与隐的矛盾选择 走过一条有李渔特色的隐士之路 第七辑 袁枚:美食与女子最不可辜负 一辈子做男孩 吃货袁枚的自我修养 君子的怜香惜玉之道 第八辑 沈德潜:天子好友的生前身后事 生平:前半生落魄江湖,晚年飞黄腾达 晚年富贵:殿上君臣诗中僚友 可怜身后事:以诗始以诗终的情 人如其诗:一个典型的盛世诗人 第九辑 孙原湘:我的妻子,是我的知己,亦是我的情人 写给妻子的信是远离情欲的“得体” 闺房与学舍:孙原湘、席佩兰夫妇恩爱的一生 妻子走入艳诗中 情者万物祖,万古情相传 第十辑 易顺鼎:巨变时代,哭泣的才子 哭泣的一生 少年考场得志,青年官场不顺 中年的凌云壮志断送 晚年游戏人生 巨变时代,才子的哭泣 第十一辑 蒋春霖:落拓一生却是战乱年代记录者 清代版杜甫 落拓一生 词中史:战乱年代的记录者 第十二辑 龚自珍:被优秀女人包围的一生 龚自珍其人 母亲段驯 妹妹龚自璋和女性长辈归佩珊 绯闻女友顾太清 后记 参考资料 精彩页 乱世前:家道中落的少年、皇榜高中的“凤凰男” 吴梅村是何许人也?他叫吴伟业,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后来因为这“三大家”都降清,又被列入“江浙五不肖”。他也算是个千古尴尬人。 相对于仕途腰斩,他在诗词世界里,独自开创了一个门派——“梅村体”,感怀身世,反映现实,以七言歌行为他的代表作。他的歌行作品都是用诗歌写历史,包孕着时代巨变中的人世沧桑和血泪印痕,影响力巨大。 吴梅村最有历史穿透力的作品是《清凉山赞佛诗》。本诗隐喻董鄂妃去世后顺治皇帝因过度伤心而看破红尘、“西行”到清凉山,暗示顺治皇帝并没有死,只是出家去了。后来,正史记载都敌不过这诗中的传说,也许是人们愿意选择这样的结局。金庸在《鹿鼎记》里也延续了这个传说。 他名扬天下的诗句是《圆圆曲》中“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就算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知道这句话说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那段情事,传说吴三桂曾经千金求删稿而遭拒。在这一首史诗中,吴三桂被吴梅村深深嘲讽了。看这句名句,上一句说六军,下一句说红颜,这两句话深深透露出在吴梅村眼里为一个女人如此意气用事的吴三桂是可笑的,要是我吴梅村,绝不会像吴三桂这样。 从生平和对待感情的观念看,吴梅村就是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陈孝正这种“凤凰男”,家道中落,又不乏母亲期待。陈孝正说他那向上爬的人生,好比大楼,容不得一厘米误差。所以电影里的陈孝正一定要和女主角郑微分手,因为郑微就是阻挡他出国深造迎娶白富美的“一厘米”误差。同理,吴梅村虽然比陈孝正正派很多、有才很多,可是他的人生中容不得“美人”的一厘米误差。 从吴梅村的感情和成长故事看,他实在有些容不得一厘米误差,努力学习,修身齐家,希望成为主流社会跨越阶层的“凤凰男”。如果“凤凰男”一词不算贬义词,只是中性词的话,那用这个词形容吴梅村,恰到好处。 他家道中落,自我奋斗,也曾得意。 家道中落分为两种,一种像吴梅村,一种像曹雪芹。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活过了青春期才家道中落的,他见识过从繁华到衰落的悲凉,可身上还有那种富贵公子的“华贵”,也曾有那种“没有受过欺负”的脸。这种富贵过的公子,才可以创作出“红楼梦”,才能描绘大观园富贵生活的细节,塑造出“贾宝玉”这种不热衷经世致用的公子。吴梅村则不大可能成为《红楼梦》作者。毕竟,没有富贵过的书生写富贵生活,常常有一种“皇帝挑的是金扁担”的违和感;对于热衷明朝仕途,又带着“不得已”的心情加入清朝的人来说,经世致用才应该是人生主旋律。 吴梅村祖上也曾为高官,但到他出生时家道早已中落,父母将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待到读书年纪,父母花掉大部分家底,帮他遍寻名师。想象一下,体弱的吴梅村在这种期待中长大,不会与家道中落的贾宝玉感同身受吧。类似你身边有个人还没出生,爷爷的公司就倒闭了,爹妈每月收入几千块,却报最贵的补习班。他娘对他苦口婆心:孩子啊,以前爷爷是清华毕业的技术人才,住汤臣一品的:爹妈花再多钱也要送你去最好的补习班学奥数;孩子,要争气啊,清华毕业后内环线买学区房啊。 吴梅村天赋异秉,皇榜高中,当朝榜眼,差不多以当今某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批卷人还是明朝崇祯皇帝,据说当天崇祯皇帝担心有舞弊行为,亲自御览。崇祯皇帝看了吴梅村的卷子后,提笔批了八个字“正大博雅,足式诡靡”,钦定吴梅村为榜眼。 他成功了,在艰辛求学后,成为主流观念认可的人生赢家。P3-5 导语 在本书中出现的各位才子,都生活在清代,他们留下了诗文集。非官方的史料和口口相传的外史、笔记传闻都记载了可能发生在这些才子身上的故事。作者写这本书,是告诉大家三四百年来那些个鲜活的生命,同时借助我对史料的梳理,去还原他们的生活原貌和人生经历。 序言 穿越在“别处” 清代是言情小说作者最喜欢“穿越”的朝代之一,清 代也是如今电视剧最爱表现的朝代之一,无论是戏说剧还 是历史剧,“清穿”在穿越剧中占据的比例较高。 穿越,也许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生活在别处”的体现 之一。清代,给我们提供一个被影视剧影响的“别处”, 也因为时间的距离产生了“别处”。清代,相对于工业化 的现在,依旧是古代,还有“古风”,还有唐诗宋词中的 杏花春雨、草长莺飞和巴山夜雨。清代,却又不那么远, 距今三四百年而已,我们可以看到的关于清代的回忆史料 较多,文人诗集和笔记都没有散佚失传,似乎还可以透过 这些看到较为真实却也遥远的清代。 在本书中出现的各位才子,都生活在清代,他们留下 了诗文集。非官方的史料和口口相传的外史、笔记传闻都 记载了可能发生在这些才子身上的故事。我写这本书,是 告诉大家三四百年来那些个鲜活的生命,同时借助我对史 料的梳理,去还原他们的生活原貌和人生经历。 在写作的方法方面,我看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 ,也打算用熊培云老师的“三通主义”法。一是时间上打 通,把人物放置在大时代的背景上写。本书在时间上,从 人物上看,他们的活跃时间从清初跨度到清末。但是深究 起来,最早出生的钱谦益出生在明朝,而晚清的易顺鼎虽 出生在晚清,却也活在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整体看来, 时间跨度从明朝开始,中间掺杂大顺政权和南明小朝廷“ 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再到清朝康乾盛世的和平,又 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最后走向民国。算来无论是平民百 姓,还是达官贵人,都无奈地被裹挟在时代中。我试图用 打通时间的方法,借着才子们的人生故事和诗文,窥视大 时代里小个体的悲欢离合。二是当代和古代打通。毕竟我 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作为读者,很 容易带入现代的思维。这也决定了在夹叙夹议的感慨中, 难免多一些现代观念和当下感受。这是站在如今,“隔岸 观火”般凝视当初才子们的一种“图鉴”。三是希望实现 理性和感性的打通。这要求我在写作上做到两点:一方面 是在材料上备足,另一方面是希望读者在本书中看到的, 不只是教科书般的才子生平叙述和他们的诗词鉴赏,还有 一种关乎感性的心灵的东西。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对这些才子们有了进一步的了 解。就算是学院派的中文系学生,很多时候也只是在一些 文选中看到某位才子的某篇最具光彩的代表作。很多人对 才子的了解,也来自老师对他们作品的解读。真的到下笔 写作时,则要像打算和才子谈恋爱一样,把有关他们的年 谱一一翻看,把他们包括书信和生活笔记等各种琐碎细节 的个人全集都翻看,把才子们的其他并不光彩照人的普通 作品都看遍,每一个都看,那就是一种类似要与他们恋爱 的感觉,在恋爱前,要去了解对方,了解对方的一切。当 然,这也像一个记者写人物稿的前期准备,所以,到下笔 时,我也自然选择了有些类似述评、类似人物稿的写法, 当然只是类似人物新闻稿而已。就像真金难以保证百分百 ,我也不能完全做到新闻稿件百分之百真实,并保证完全 非虚构。毕竟我也难以保证清代的笔记书信里的文字就是 完全真实的,只能尽量做到还原。当然为保证阅读的流畅 ,也没有做到像学术论文那样把引用标注等都标上。我这 不同于很多教授学者“百家讲坛”式的社科讲座,也不同 于一些作者优美的散文诗法。若捧着书的人可以翻着翻着 ,就像翻报刊或公众号人物稿一样,觉得有种穿越的“爽 ”,或者因此喜欢上才子们的诗词,那将是我写本书的最 大希望。 写每一个才子的时候,也是我的穿越或“隔岸观火” 时间。看他们在大时代面前的无奈,看他们壮志难酬的无 力感,也许也像我们自己在这个时代难以实现理想的无力 感,只是我们在职场还是其他方面的追求更为细微和渺小 。当然,也看到我们相对于他们的幸运,感谢科技的发展 把我们带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比清代王公贵族都优越的 时代,我们可以在手机和平板上看“清穿”小说、看清代 电视剧放松。也感谢这些清代的才子们用他们的笔写出的 诗词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可以供我们有所想象的“别处 ”。 内容推荐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重要的阶段,诗、词、散文、小说、戏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清代文人作家创作出的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石玉昆的《三侠五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本书作者通过对清初、盛清、清末的才子不同凡响的人物生平和传世佳作的解读,为我们剥开历史的层层烟雾,看他们是如何存这乱世中撒下一笔清墨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