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秩嘉 1957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曾在出版社工作,后成为纪实文学作家,创作领域包括人物传记、商业活动、美食、艺术、海外文化等。
著有《糖果物语》(幻冬舍)、《服务的达人们》(新潮社)、《被称为披头士的男人》(小学馆)、《高仓健最后的访谈》(President社)、《不良少年社长》(日经BP社)等。凭借《TOKYO奥林匹克物语》获得美津浓体育作家奖优秀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丰田传(精)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作者 | (日)野地秩嘉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野地秩嘉 1957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曾在出版社工作,后成为纪实文学作家,创作领域包括人物传记、商业活动、美食、艺术、海外文化等。 著有《糖果物语》(幻冬舍)、《服务的达人们》(新潮社)、《被称为披头士的男人》(小学馆)、《高仓健最后的访谈》(President社)、《不良少年社长》(日经BP社)等。凭借《TOKYO奥林匹克物语》获得美津浓体育作家奖优秀奖。 书评(媒体评论) “我要生产出不输给美国车的日本车!”丰田的 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即便在战争年代也没有放弃自己的 理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丰田喜一郎对担任董事 长的丰田英二下令:“用3年的时间赶上美国的汽车企 业。” 丰田英二找来机械工厂厂长大野耐一,确立了全 新的生产体系。 在既没有资源又没有资金的状态下,他们的武器 只有“自恸化”和“准时化”的智慧…… 但是,在这两大理念支撑下的“丰田生产方式” 却迅速地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本书讲述的既不是丰田的历史,也不是改善的经 验,而是所有为了让每一天都能比前一天有所进步的 人努力奋斗的故事。 ——丰田章男 今天的成功可能会成为明天的失败。不断进化的 “现场”——这就是丰田强大的本质。 ——柳井正 后记 疯狂就是一再重复同样的事情,却期待得到不同的结 果 在美国取材的最后,我去了得克萨斯州一个叫作布兰 诺(Piano)的城市。这也是丰田北美新总部的所在地。因为 当时总部还在建设中,所以我没能进入参观。但我拜访了 当地的一家经销商。这家经销商是北得克萨斯的最大的一 家,11年间共售出66000辆丰田汽车。他们的董事长名叫帕 特·拉夫,是一位满头白发、身材魁梧的人。 我称赞说:“你们是最大的一家经销商。”结果对方 很严肃地回答:“别那么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在商场上,过去的业绩根本不值一提。关键在于今 后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状 。‘一直以来都做得很好’,这是过去式的说法,没有任 何的意义。” “我们的业绩一直以来都是依靠新车和二手车的销售 ,但形势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美国的零售业仅凭卖东西已 经远远不够,今后必须转型成为以服务为中心的产业才行 。这一点只要看看亚马逊就明白了。以后不管是汽车也好 还是任何东西也好,在亚马逊上都能买到。但汽车除了销 售还有维修,所以我们必须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服务 体验。目前我们在零件销售和修理方面的利润只占全部利 润的一半以下,但今后必须提高这部分在利润中所占的比 例。汽车经销商可不是只要把车卖出去就万事大吉,那都 是过去的事了。” 帕特只有在提到“过去的事”时才大声地笑了起来。 “我曾经在雪佛兰的零售店做过修理工。1969年跳槽 到丰田的零售店,也从修理工转行成了销售人员,在丹佛 和洛杉矶都干过。来到丰田之后我就听说了大野耐一先生 的事情。我通过学习丰田生产方式,了解到变化的重要性 。维持现状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时刻保持变化。也是丰田 生产方式教会我在工作时必须保持不一样的看法。爱因斯 坦曾经说过,‘疯狂就是一再重复同样的事情,却期待得 到不同的结果’。大野耐一先生说的和爱因斯坦说的是同 样的道理。” 在日本一提起丰田生产方式,都是消除库存、使用“ 看板”之类的理解。但丰田生产方式的本质正如帕特所言 ,和爱因斯坦的主张完全一致。 如果想取得不同的结果,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有幸见了大野耐一先生一 面。当时他在休斯敦有一场演讲,而我那个时候还只是一 名普通的销售人员。会场里人山人海,大野耐一先生都说 了些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虽然我没机会和他握手,但我 也走近到跟前仔细地观察了他。感觉他是一个很安静、有 学者气息的人。与大野耐一先生的这次见面改变了我的人 生。在那之前我就像是一只泡在温水里的青蛙,不知道水 温正在逐渐升高,只是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但学习了丰田 生产方式之后,我立刻从温水中跳了出来。所以我才能活 到今天。” 关于大野耐一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大野耐一去世之后,公司开了一场追悼会,被选为 负责人的是现任副社长、当时还是年轻员工的友山茂树。 曾经都是大野耐一部下的人们在酒店的会场内把酒言欢。 友山茂树则播放了一段影片,那是大野耐一在现场进行指 导时候的影像片段:大野耐一因为现场管理者做出错误的 指导而勃然大怒,拿起现场写着“在制品”的看板用力地 拍打,发出巨大的声音,然后扔下看板扬长而去。他没有 说一句话,只是拍打看板表示自己的愤怒…… 之前一直谈笑风生的企业高管们看到这段影像之后全 都脸色苍白。当时没有人说一句话,甚至有人在听到大野 耐一拍打看板的声音时不由自主地捂住耳朵蹲在地上。影 片播放完毕后,高管们好像无地自容一样全都早早离场了 。大野耐一就是这样一个可怕的人。 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在日本和美国的工厂参观了 70次。所有的采访都是在现场完成的。借此机会,对每次 接待我的丰田现场以及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致以由衷的感 谢。 野地秩嘉 目录 序章 肯塔基名物 75号高速公路 道场 保罗先生 日本汽车之父 第一章 成立汽车公司 丰田家族的历史 丰田佐吉的自动织机 来到丰田纺织的丰田喜一郎 丰田汽车的起源 从砂芯到油砂芯 自动织机时代的汽车制造 建设举母工厂 恰到好处 公制单位 《日本国家总动员法》与统制经济 第二章 战争年代的丰田 物资紧缺 集团重组 大野耐一的原点 名古屋空袭与三河地震 战败之日 再次启程 销售体系与神谷正太郎 战后的先手 第三章 战败后的重生 丰田喜一郎的新征程 战后的大野耐一 培养多能工 不许逃跑 第四章 改革开始 福特 取消中间仓库 集中研磨工具 安灯 第五章 濒临破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汽车产业 经济稳定的9条原则 道奇路线与高跷经济 汽车产业的困境 求助日本银行 劳动仲裁 丰田喜一郎辞职 新社长的好运 中兴之祖 “朝鲜特需” 丰田英二眼中的美国 第六章 看板 多能工制度 铃村喜久男的感受 取消突击生产 丰田喜一郎去世 第七章 意识改革 市场方式 看板方式究竟是什么 第八章 皇冠发售 朝鲜战争后的汽车行业 研发皇冠 伦敦试驾与对美出口 第九章 七个无用功 汽车工厂的体制 饱经磨炼的新人 张富士夫与池渕浩介的经历 遭到抵制的原因 眼见为实 系鞋带的方法 第十章 花冠之年 花冠发售 河合满入职 锻造现场 埋在花坛里 准备阶段的改善 累计1 000万辆 食堂与宿舍 敌人不只在国内 丰田在东京 小企业的武器 第25年的“生调室” 第十一章 限制与危机 美国出口与尾气排放限制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 第十二章 误解与好评 国会审议与猛烈抨击 畅销书 林南八入职 在工作中成长 行动的勇气 第十三章 进军美国 产销一体 贸易摩擦与自主限制 第十四章 当地生产 直接开上船 池渕浩介的现场主义 第十五章 现实主义者们 肯塔基1986年 楠兼敬的挑战 柯林斯的功绩 植入丰田的DNA 肯塔基1987年 北美事业的意义 大野耐一去世 325泡沫崩溃 第十六章 坐上卡车的男人 批判 销售的改善 销售人员的 “大吃一惊” 第十七章 21世纪的丰田生产方式 恐袭、战争、雷曼危机 召回、地震、洪水 第十八章 未来 年轻人不再买车 明天比更好 是否能够引发共鸣 享受工作 终章骄傲 团队成员 听证 他们生产的东西 后记 协助采访 参考文献 精彩页 丰田家族的历史 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是远州人,出生在静冈县敷知郡吉津村山口,也就是现在的湖西市。湖西指的是滨名湖以西,位于静冈县与爱知县的交界处。丰田喜一郎的父亲是发明自动织布机的丰田佐吉,他是明治时代非常杰出的发明家,在教科书上被称为“日本发明之王”。 丰田父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获得大量的资产,或许得益于他们的故乡盛产远州棉花。丰田佐吉凭借自己发明的自动织布机顺利地进入纺织业,他成立的公司充分地利用了棉花这个当地的特产。 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则利用纺织公司赚取的资金进行日本汽车的开发,为丰田汽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他们出生于其他地区,或者他们没有利用棉花赚到第一桶金的话,也许日本就不会有汽车产业。说日本的国产汽车全靠丰田父子和棉花也不为过。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毛茸茸地包裹在种子的外面。因为这些纤维很短,所以要想将其变成棉线就必须先拧起来再拉长。将棉花纤维变成棉线的过程就叫作纺纱,其中“纺”指的是将棉花纤维拧到一起的过程,“纱”指的是纤维拉长加捻纺成的细缕,合起来就是纺纱。 而制作蚕丝的过程则叫作丝织。因为蚕丝是一条完整的纤维,完全拉伸出来甚至能够达到1000米那么长。所以丝织就是将原本就很长的纤维直接拧到一起。 简单说,用棉花做材料的就叫作纺纱,用蚕丝做材料的就叫作丝织。很多人都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但为了更好地了解丰田佐吉以及他的织机和纺织业,必须先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另外丰田佐吉的姓其实读作“TOYODA”,但丰田汽车大家都知道读作“TOYOTA”。 让我们继续之前棉花的话题。日本战国时代一统日本的织田信长就是靠棉花起家的,他用远州和三河产的棉花来筹集军费和军需物资。 日本直到天文年间(1532一1555)后期才开始大量种植棉花。在此之前日本的棉花全靠从明朝的中国进口,而且绝大部分是走私来的。后来日本以远州和三河为中心种植棉花。因为人们发现以棉花为原材料制作的纺织品可以用来制作衣物。与日本平民穿着的用麻布、树皮以及动物皮毛制作的衣服相比,纺织品衣物不但更容易生产加工,而且保暖性更好、更结实耐用,所以纺织品衣物在当时深受所有人的喜爱。 织田信长对棉花非常重视。他大量购买三河商人从当地带来的棉线和棉布,然后运到自由城市——堺市转手卖掉,以此赚取了大量的资金。棉花还是非常重要的军需物资。用棉布制成的船帆可以极大地提高战船航行的速度,而且棉制的火枪绳比麻绳更加易燃。除此之外,棉布还可以用来制作军旗、帐篷、军服等。 三河与远州地区因为种植棉花以及生产棉线和棉布,而变成了非常富裕的地区。 进入明治时代之后,纺织与棉布生产已经成为爱知县与静冈县西部的重要产业。在1935年合成纤维——尼龙诞生之前,棉花及其相关产业一直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丰田佐吉当年从事的纺织业,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汽车业和IT业,是非常重要的严业。 丰田佐吉生于1867年(庆应3年),正是江户时代宣告终结,即将迎来明治年代的时期。他去世于1930年(昭和5年)。可以说他是一位跨越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个年代的发明家和企业家。 丰田佐吉的父亲虽然偶尔也接一些木匠活,但主要还是以种田为生。丰田佐吉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帮助父亲一起做木匠活和农活。17岁的时候,丰田佐吉迷上了改良手工织布机。远州的农户几乎家家都会做棉线或棉布来补贴家用,所以丰田佐吉从小就对织布机十分熟悉。 丰田佐吉痴迷改良织布机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是“与追女孩相比,他更愿意看奶奶织布”。 不仅如此,湖西地区还有许多对名为“机巧”的机械设备十分熟悉的人。以尾张为中心的中京圈从战国时代开始就住着许多机巧师傅,他们专门制作节庆时候使用的机巧花车和人偶。每当丰田佐吉将自己制作的机巧设备给别人看的时候,总会有人给他提出宝贵的意见,教他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出生在中京圈的丰田佐吉,很幸运地拥有了棉花和机巧这两大财富。 丰田的第五代社长丰田英二是丰田佐吉的弟弟丰田平吉的次子。对于丰田英二来说,丰田佐吉是他的伯父。 丰田英二在提起丰田佐吉和丰田家族的时候这样说道: “我的爷爷丰田伊吉(丰田佐吉的父亲)是木匠。但木匠的工作并不是天天都有,所以他同时也务农。一旦有木匠活的时候爷爷就会优先做木匠活来赚钱。” “丰田佐吉伯父就是跟着爷爷耳濡目染地学会了木匠的基础,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光跟着爷爷学是不够的,所以他就去丰桥做了一名木匠学徒。丰田佐吉伯父之所以开始制作‘机巧’,大概是木匠工作的一种延续吧。”P23-25 导语 丰田公司官方唯一授权,彻底学习、了解丰田精神的首选图书; 详尽介绍了丰田从乡镇企业到世界第一车企的成长故事,丰田生产方式从起源构思到走向世界曲折历程; 从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人物丰田喜一郎、丰田英二、大野耐一、张富士夫等人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展现让丰田不断成长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知名纪实文学作家7年调研、70次实地采访,挖掘丰田历经危机越挫越强的本质,管理者、经营者、创业家、企业研究者必读好书。 序言 75号高速公路 我搭乘汽车离开市区,沿着75号高速公路向北前进。 目标是位于肯塔基州北部的丰田汽车生产基地。 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色的农田。 高约1米的烟草展开团扇般的叶片,随着微风轻轻摆动。烟 草曾经是肯塔基州的主要农作物,据说最鼎盛时期,“整 个州所有的农田种植的都是烟草”,但随着禁烟运动的发 展,种植烟草的农户数量急剧减少。虽然还有一部分用于 出口的种植需求,但“种植烟草”这种行为本身已经成为 环境保护组织密切关注的对象。所以,尽管现在还能在道 路两旁看到烟草田,也仍然无法否定肯塔基州烟草种植面 积正在不断减少的事实。 当然,农田里的植物不全是烟草。肯塔基州曾经以农 业著称,玉米和小麦都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除此之外还 有广阔的牧场用来饲养牛和马。 然而现在提起肯塔基,最著名的则是汽车。自从丰田 和福特这两大汽车制造商在这里建设工厂之后,肯塔基就 成了仅次于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的美国第二大汽车生产 基地。 丰田汽车生产基地是肯塔基州规模最大的汽车生产基 地,距离最近的城镇乔治城大约20分钟的车程。 在出发去工厂之前,我先在乔治城里的一家老饭馆吃 了顿饭。这是一家木质结构、外面涂着油漆的店铺,颇有 美国西部片的风格,店里的招牌食品是热布朗三明治。 热布朗三明治是将培根、火鸡肉和西红柿放在吐司上 面,再浇上白奶酪酱制成的三明治。虽然很好吃,但卡路 里含量极高,不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但我看了看四周,肯塔基当地人点的基本都是热布朗 三明治搭配大杯可乐或者雪碧的套餐。听说去肯塔基工厂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回国的丰田员工全都长胖了不少,我现 在大概搞清楚原因了。 就在我拿起叉子打算挑战一下热布朗三明治的时候, 中年女服务员又给我拿来一盘食物,说道:“再尝尝这个 ,炸鲶鱼。” 她放下盘子后站在桌边没走,似乎是在等待我给出“ 好吃”的评价。 于是我问道:“肯塔基最著名的东西是什么?” 她笑了一下答道:“可不是肯德基哦,现在肯塔基最 著名的东西当然是汽车了。你是要去丰田吧?那地方可大 了。所以你要多吃点,要不然很快就饿了。对了,张总裁( 丰田前名誉会长张富士夫)来过我们这里好几次呢,你去名 古屋的时候代我们向他问个好吧。” 我在服务员的关注下将两盘美食吃了个精光,然后动 身前往生产基地。 服务员说的没错,生产基地真的非常大。丰田在全世 界拥有52家工厂,而肯塔基工厂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占地面积接近530万平方米,是东京迪士尼乐园的10倍以上 ,拥有7 000多名员工,年产汽车50万辆,发动机60万台。 当地人将这座工厂称为King of Car Plant(汽车生产 基地之王)。Plant(生产基地)就是许多factory(工厂)的 集合体,这里不但有发动机工厂、制造零件的机械工厂、 组装工厂,还有冲压、焊接等工厂,能够实现汽车的一条 龙生产。 这里生产的车型有凯美瑞、亚洲龙、威飒、雷克萨斯 。 出来迎接我的工作人员胸前的铭牌上写着“瑞克”, 是一位和迈克尔·道格拉斯有几分相似的中年男性。 我套近乎地称赞道:“你和道格拉斯真像啊!” 结果对方却苦笑了一下说:“他可比我老多了。”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参观吧,请上车。” 这个生产基地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4万多 人次。由于其内部的面积比迪士尼乐园还要大许多倍,步 行参观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非常没有效率,所以参观者都 要搭乘一个类似于高尔夫球车的电动汽车在基地内移动。 基地内设施众多,场景充满了变化,而且到处都是美国人 ,坐在车上参观就像真的在迪士尼乐园里一样。 参观整个生产基地大约需要两小时,内容包括参观汽 车的冲压工序、焊接工序以及组装工序。其中冲压和焊接 工序因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参观者只能在远处眺望 。 最吸引人的是组装工序。一辆汽车大约由3万个零件组 成,组装工序就是将这些零件全都安装在车身上,比如发 动机、传动装置以及连接电子系统的线束等。 这么多零件只要有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汽车出 现各种故障。而且组装方法和技术也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 驾乘感觉。可以说组装工序中包含了汽车生产的全部技术 诀窍。 我仔细观察着一位黑人女性安装车门、调节车窗的过 程,她的动作非常流畅,仿佛在跳着轻盈的舞步。就在我 暗自感叹的时候,瑞克就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一样开口说道 :“怎么样,那连贯的动作看起来就像跳舞一样,不是吗 ?像这样的团队成员(一般企业都将这样的员工称为‘装配 工’,但丰田将其称为团队成员)都是熟练工。” 任何一个汽车工厂内部的结构都大同小异,传送带、 冲压机、焊接 …… 大野耐一笑着说道:“没事,就一根烟而已,让他吸 吧。” 接着他又补充道:“注意别弄脏了产品就行。能一边 悠闲地吸烟一边工作,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吗?你说 是吧?这样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人物丰田喜一郎、丰田英二、大野耐一、张富士夫等人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展现了让丰田不断成长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不沉迷于今天的成绩,而是去追求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制造工艺,使生产现场不断“进化”。正是这样的员工造就强大的丰田。培育生产现场的“进化力”,正是丰田公司在漫长的历史中打造出来的最强的企业文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