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那些小事情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张稼文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面对熙熙攘攘的物质化了的世界,人为什么活着?像蚁蝼一样还是像一只狡猾的鸟。这是张稼文在他的散文诗集《那些小事情》当中的追问。透过书稿《那些小事情》,读者可以看到张稼文力图自由飞行的一种幻想以及由这种幻想碰撞下的苦涩与愿望。可以说,张稼文通过《那些小事情》,真诚而深切地表达了此生意欲何为?我到底能干什么?我将如何成就自我?这是对现世人生意义和生命存在价值的深刻思索与深情叩问。
作者简介
张稼文,1965年4月6日生于滇西,长年从事传媒和互联网工作,现为昆明信息港管理委员会主任兼互联网技术研究所所长。业余读写爱好者,获第四届高黎贡文学奖,出版有《我是我从未遇到的人》《江边记》等纸质作品。
目录
张稼文的散文诗(序)
对歌
在老年公寓
有一回夜宿安宁温泉
床下
有人描绘AI时代
我也有病
就是这样
不认识的号码
一棵老树
秋夜
旧梦
两棵树
干巴菌
握手
白鹭
雨后·立夏
如果你还在玩手机……
嫪毐
想起石川啄木
小时候
可能是风
家乡宝
春旱
打水漂
“我不想成为人类
大玛瑙
AlphaGo坦然认输

功夫
不着急
不要久坐不动
木芙蓉
喇叭花
无花果熟了
下吧下吧
蚂蚁
近与远

花时间
怪不得
你怕什么
小故事
撞衫
那地方
绿树生烟
放弃
捉迷藏
喊话
肉眼难辨
诡趣的日常
蔓长春花
合影
开春风大
仰首看月
开春宴
晾腌肉
冬樱花
元旦
因为它存在
流浪狗
目中无人
夜雨

肃然起敬
不是寓言
有东西在闪
一颗钉子
笑话
傍晚
仅仅在那里
秋风起
炖粥

某些东西
不习惯
“又不会怀孕
雨点
众筹一朵花
玫瑰李熟透了
冲进卫生间
郊野
因为我带着伞
有些事情
小白
嘀咕
手机
不是因为哭
鼻炎犯
番茄喜欢炒鸡蛋
元宵节谑语
上床之前
定情物
一片叶子
不是风
我想让自己变小一些
世界那么大
蜗牛
花剪生锈
我的孤独不是一座花园
心疼得慌
大鸟

一个梦
那个早晨
翠湖
我要一碗面条
霜降节气
周扒皮
单独训话
这些年
我希望
我心里清楚
一只蚊子
核桃
憨笑
略感焦虑
有感
一个声音在问
在一棵树下过夜

火车,23岁时的梦(三章)

寻找
青春
锈斑
流星雨之夜
杯弓蛇影
会议室
正人君子
外星人
你是在叫我吗
我自己来
飞翔
在她眼睛里建座城
我抓不住那笑声
钥匙
蝶花梦
你到海埂去干什么
空桶
一支恋歌
小镇黄昏
圆西路
泪与笑
城市
一只蜂子

请求
失眠症患者
风之歌
谜面


永恒的杉树
生活可能是美好的
那片草里
怀念一把吉他之夜
乡愁
绿洲
萝卜
后记
序言
自己无意,上天却有意眷顾他,成就他,暗中向他输
送源源不断的玉露琼浆。与众多的散文诗写作“自觉”者
不同,张稼文“不知道怎样写散文诗”却写出了真正的散
文诗。其中的文体启迪极具美学意味甚至暗藏着散文诗的
全部密码,并对多年以来散文诗文体之争和当代散文诗的
写作现场提供某种理论上的启发性和另类映照的价值。
与主流流行的“发现”散文诗不同,那只是一双普惠
的眼睛,而张稼文则是“发明”散文诗,独特而迥异地挑
战文体的边界,重新命名,刷新表达,提供新的元素,打
破固有的观念,“散文诗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你不得不
如此感慨着,或许你真的有点《不习惯》呢!“发明”散
文诗与“发现”散文诗的文本价值不可同日而语。有着不
同的文本生产机制和方法、面相、肌理。众多的人都在“
发现”,不客气地说,只是自我复制而已,而“发明”则
另谋它途、自建体系,尤其对于散文诗这个文体之辨争论
了几十年而今仍有疑虑之现象,“发明”无疑于盘古开天
地之功,其要求之高、识见之远、功力之深,不是你所能
想象得到的。
为什么说张稼文是“发明”散文诗呢?我曾论及过散
文诗的“像”与“不像”,显然,看起来“不像”的散文
诗最能够抵达散文诗的内核,实现了文体的内部律动,形
式上则为散文诗正位。
生活本无意义,意义是诗人赋予的。张稼文的作品似
乎大多信手拈来,不费气力,不怕“细”不怕“小”,在
你日常常见又没有注意到的地方生发出火花惊悸的一闪,
“太简单了!”或许这是你的第一感觉,但是,转而一想
又有无穷的意味荡漾着、融化着、渗透着,尤其是将风马
牛不相及的事物融合一起,“看似不相搭,它们却几乎紧
挨在一起”(《两棵树》),极具解读的张力。语言干净
,纯粹,质朴,清新,内蕴,化丑为美为媚,真的值得好
好品味、咀嚼、深思。他的作品大多短章,少则几十字,
多则几百字。引注,寓言,童话,对话,小速写,新闻报
道,生活实录随记,道听途说,日常对话,甚至不妨捕风
捉影,无中生有(这其实构成艺术家的特殊本领),大凡
一切的一切皆可入诗,都能够勾起作者的灵机一动,理趣
横生,长镜头、完整或整合生活的虚假性和无力感,至多
只是碎片的拼贴,具有现代性的色彩。形式上也别具一格
,似乎消除了文体的分界,同样吸取众文体之精粹,不愧
为散文诗文体的极致状态并极具美学意义。可贵的是,张
稼文的写作还合谋了传统与现代或先锋,或者说消除了传
统与现代的分界,为当代散文诗的典范式写作。也可以说
,以探索性写作成就了当代散文诗的光辉路向。
或许你怀疑张稼文作品的容量和分量,但是我认为,
张稼文的“散打”“零打”“虚打”式写作积少成多,积
小成大,当然这里的“积”并非是加法和乘法而是无限制
地“链条”下去,接近永恒却永远抵达不了永恒。有人不
无幽默而真理地说:一位诗人的一生其实写的只是一首诗
。因此,不妨将张稼文的每一章作品看作整体的抽出。宇
宙真理是一点一滴达到的。我还没有看到谁像张稼文这样
对于当代生活观察、表现得如此全面、细致、深刻!在他的
笔下,现实获得了重组、二度创造,但仍然是现实的投影
,真实非真实完全融会了。
张稼文的写作做起来却不动声色,控制能力极强,以
致达到宁静无声、炉火纯青之境界。这些作品无疑是中国
散文诗一道独行的风景。作品突出的一点是(也是张稼文惯
用的手法):无关而有关。乐此不疲地玩着《近与远》的游
戏,即将无关的事物嫁接一起,远距离地设置召唤、调动
甚至挑战了阅读者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并使作品的意蕴增
值。当然,现实梦境共为一体。张稼文的“现实”并非黏
滞,而是实处空之,空处实之,灵气和心跳都让你触摸得
到,如《一个梦》却极具现实性。
如果消除作品文体的分界而从共性观之,张稼文的写
作优胜之处很明显:几乎都是现实生活,贴地气,化“高
大上”为身体的气息,消解了作品的虚浮、空洞、无边而
实现了有效的写作,为当代写作的功底实证。
导语
收入《那些小事情》中的150多篇文章,每篇大多几十字、百来字或数百字,“多涉日常家居、天光云影、树木花草、自然物候、市井世相,以及一些梦语般的沉吟。”作者在后记里称,这些文字算是表达他自己对“身心健康,热爱生活”这八个字的理解。
后记
读大一时,教写作课的乔传藻老师将我一则几十字的
短文推荐给省写作学会的会刊《学写作》发表。数年后,
邹岳汉先生主编的《散文诗》杂志发起全国首届会龙散文
诗大赛,我投稿的一篇习作获了佳作奖或什么的。与散文
诗这一文体自此结缘。
随后十几年间,时断时续地练习,写的都是“豆腐块
”,数量不多,满意的更少,只是有幸得到很多优秀前辈
和老师的悉心指点和鼓励,拢共有一两百篇见刊于包括《
散文诗》《星星》《诗刊》《美文》《绿风》《散文诗报
》等在内的大小报刊,有的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
》《青年博览》等文摘类杂志转载,有的收入《新中国50
年诗选》《散文诗精选》《散文诗创作与欣赏》等书籍。
1996年11月,我的第一个散文诗习作选集《我是我从
未遇到的人》出版,为集子作序的耿林莽先生在翌年初的
来信中说:“散文诗的希望在于拓开路子……期望你不要
丢下,趁热打铁。你现在的工作或许与之不很协调,但我
真诚期望你能克服一些阻力,坚持将散文诗写下去,这个
文体需要一批认真的耕耘者为之辛劳……再往后或许是思
想与生活、视野与胸怀的开阔……”
愧疚的是,我却变得怠惰起来,交不出一点像样的作
业。
进入新千年,三十五六岁之后,干脆停笔——我不想
写什么了,准确地说是不想再花功夫和心思去写“达到发
表标准”的任何文章,从此自然而然也就完全停止向报刊
投稿,同时也自感无暇也无兴致参加各种相关的交流活动
,这样也就渐渐少了、断了与包括散文诗在内的文圈的往
来。这首先是愈发觉得自己缺乏专注写作的才干,其次是
工作劳碌,再就是心境的变化。
“若你坚持写散文诗,我还会评的。”到了2013年秋
,德高望重的耿林莽先生还在信中这样说。他不离不弃地
给我打气,仍在点评推荐我的习作。他惋叹我的懒散、不
勤奋。他总说你还是要写。
惶然不安,又倍感温暖。
除了恩师耿老,还有很多早年给我指点关心的前辈、
老师、朋友,也仍在不时地鼓励我。大致因为这些,新千
年后又过去的这十七八年间,我那些年轻时的旧习作,偶
尔又会被翻出来,或晒在网络上的文学平台,或重刊于文
学报刊,或收入散文诗选本如《中国散文诗90年(1918—
2007)》《60年散文诗精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流
淌的声音:中国当代散文诗百家精品赏读》《中国散文诗
百年经典》《中国散文诗百年大系》等。25岁那年的习作
《卖柴人》,则被美国学者安敏轩(NickAdmussen)收译入
他的《背诵与辞演:中国当代散文诗》(ReclteandRefuse
:Con’temporaryChlneseProsePoetry),据称这是西方
英文学术界第一本研究中国散文诗的文学类型学著作。
感恩这份散文诗缘的美好。
虽然前面说,三十五六岁之后,不再为争取发表(包括
因此获酬获名)而写稿投稿,但在这之后,至今,在平时有
限的业余闲暇,纯粹私人化的写作一直还是零星断续地保
持着。这种习惯和爱好,现在想来终归是好的,因为它让
人充实、安静、自在,让入学会反思或自我观照。诚如《
琐事集》作者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所说,“写作这门
伟大的艺术是用语言使人们对自己真诚。”对自己真诚,
讲得太好了。《琐事集》的作者还说,与我们“真正有关
系的毕竟是生活中的那些小事情”。而我零星断续地保持
着的业余写作,写得最多的也还就是自己“生活中的那些
小事情”。它们大都几十字、百来字,多涉日常家居、天
光云影、树木花草、自然物候、市井世相,以及一些梦语
般的沉吟。因为没有现实目的,没有现实压力,没有刻意
要写什么以及要写成什么,所以写得随意,聊以自娱。
宽泛或宽容而言,这些小短文中的绝大部分,大抵还
是可以充作散文诗习作。
关于散文诗,当数波德莱尔那段话最为著名,他称其
“足以适应灵魂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
”。关于这一文体,最熟知的是王幅明先生的形象定义:
“美丽的混血儿。”
作为散文诗练习者,我自己理论底子薄,缺乏对这一
文体的理性思考。我只是觉得,散文诗就是不需要分行的
诗。
最近这些日子,抽空将这十七八年来尤其近年来写的
这些小短文做了一番挑捡和修改,选了110多章,想将它们
汇拢一起,权做一份阶段性人生岁月的纪念。此外,还顺
便收集了之前两个阶段的同类短章,一是学写作初期包括
处女作在内的21章,二是朝后时值三十五六岁那前后的20
章,最终形成了这个习作选集。其中图省事,目录编排按
初稿写作时间由近及远倒序排列。
想起曾经有人问:作为普通、渺小的个体,一个人该
是什么样子什么状态才算是正常的、好的?我当时回答:身
心健康,热爱生活。
现在,付梓在即的这集子里的文字,也算是表达我自
己对“身心健康,热爱生活”这八个字的理解。
2019年6月
精彩页
对歌
她每天拾垃圾、扫马路,偶尔要收拾被碾成肉酱的流浪狗。她看起来二三十岁,个头不高,偏瘦,黑里透红的粗糙的面颊总显得有些脏。
劳作间歇,坐行道树下休息,她掏出手机对着它唱歌。
“吹糠不见米,抬头也不见你……”
她唱罢,手机里传出男声:“茶壶有嘴不说话,扁担无脚到处耍。”
我经常遇见这个来自宣威的乡下姑娘。经常悄立不远处听她跟人对山歌。
人生的欢快莫过如此:有歌想唱,能唱,而且还有人和你唱。
2019年4月9日
在老年公寓
两个颤巍巍的老头在打架。甲揍翻乙,因用力过猛身子失控,他自己也随之仰摔在地。乙爬起,挥拳朝甲奔来。尚未挨近,乙一个趔趄自己又摔倒了。
同样颤巍巍赶来劝架的丙,同样在半途中自个儿摔倒。
这仨老都躺地不起,各自气喘吁吁。就这般相安无事,也挺好。
2019年4月2日
有一回夜宿安宁温泉
所有窗户都朝着星星敞开。
天亮了,我费力翻身。身边没有别人。接着我惺忪揉眼,发现这间大屋子其实没有任何窗户。
2019年4月1日
床下
床下扫出一只大蜘蛛,又扫出好几只小蛾子。像一只只窃听器。不过都已经千瘪、轻飘飘——都死了,没有一个活口。
它们,都曾是想窥听我的梦话吗?
谁杀了它们?也就是说谁在暗中救我?
其实不需要的,我从不说梦话。或者说睡梦中我也是一个哑巴。
20]9年3月30日
有人描绘AI时代
工地上没有工人,田畴上没有农民,诗会上也没有诗人,等等。我觉得荒唐,却不想报警。
2019年3月27日
我也有病?
不知从何处飘来煨中药的气味,显得异常酽烈与特别,严重破坏了空气,灼伤了我的嗅觉。我皱眉捂鼻,烦躁不宁。可是没过多久我开始习惯,继而还觉得闻起来很舒服,吸进喉咙之后肠胃里很滋润。
难道我也有病?这么一想,又觉得自己徒然被灼伤了自尊。
2019年1月21日
就是这样 我悄悄攥起蝇拍,那厮却居然急速朝我飞来,安踞我手中的蝇拍上,这情形让我尴尬,接下来在我恼羞成怒摔砸蝇拍的一瞬间,它又倏然腾起,这回还干脆飞停在我的右额角。
我蓄足气力,一巴掌打晕了我自己。
2019年1月20日
不认识的号码
手机响。不认识的号码。不想接。又响。还是这号码。再响。该是谁呢,要么我将错过一个亿?好吧,去摁绿键。对方已经挂断了。拨回去。“你拨打的号码不在服务区。”
又拨。对方关机了。
再拨。“你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这是一个小例子,关于人生俗常的冗余度或什么的。
2019年1月14日
一棵老树
老树上的那几片叶子一直在风中激烈地争吵。临近傍晚,它们先后脱离树枝,那样子那势态,像是因意见不合而执意四分五裂、分道扬镳、风流云散。
最终,它们都只是飘落下来,一起躺在马路上。保洁员走过来,将它们扫拢、撮起,倾进同一个垃圾箱。
从始至终,这棵精神矍铄的老树一声不吭。
2018年11月10日
秋夜
“你闻——”她说。扭头,见他正驻足摁电话。漫长的五六分钟之后,他挂掉,快步赶上:“你刚才说什么?”
这时她兜里手机响起。掏,接,放慢脚步、驻足。匆匆也是五六分钟过去,她挂掉,快步跟来,继续相傍而行。
“你闻——”他说。“桂花香!”接着两人异口同声。
月色溶溶,胜过黄昏。
2018年9月
旧梦
他梦见自己四处奔走,急切地想开办一个公共食堂,钱快花光,证照还是批不下来。
他醒了,但不是饿醒。
又入睡,又梦。食堂终于办好,他大喊开饭喽,却发现周围远近已经没有人。包括死人。
他完全醒过来,想起这是一个曾经做过多次的梦。
2018年6月2日P1-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