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来自特殊年代的磨砺 1.自我生发的狼性基因 2.虽苦犹甜的童年 3.成才的第一课:活下去 第二章 落寞的岁月 1.在困境中潜心苦学 2.军营生活的历练 第三章 走上实业之路 1.遭遇人生的“滑铁卢” 2.交换机的“二道贩子” 3.走上研发之路 4.主攻电信设备 第四章 群狼围猎战 1.培养“饿狼” 2.打造华为技术新星 3.狼性销售,重点突破 4.绩效考核:把游击队转变为正规军 第五章 远 大 前 程 1.加强合作,追求多赢 2.先下岗,再竞争上岗 3.反幼稚运动:深入生产第一线 4.华为的精神纲领 5.招兵买马,快速扩张 第六章 成功背后的危机 1.设立华为董事会 2.冬天来了:成功而不忘形 3.内外交困,探索“度冬”之道 4.与中兴之争 第七章 在海外市场奋力突围 1.要“饿狼”,不要“饱狼” 2.征战俄罗斯 3.进军非洲 4.质优价廉,拿下欧洲 5.客户指哪儿,华为就打哪儿 6.不打价格战 7.分享而不是独占市场 第八章 外患与内忧 1.中兴的低价战略 2.不打不成交的思科 3.化解恩怨,收编港湾 4.“狼性文化”的后遗症 5.“狼王”的又一次寒冬预警 第九章 从超越别人到超越自己 1.打造华为新形象 2.备受争议的集体辞职事件 3.决战3G,两战雪耻 4.接班制度的探索:轮值CEO 5.企业转型:做全能型的IT供应商 6.闯入PC领域 第十章 进军智能手机市场 1.持续改良,“软”“硬”兼具 2.精益求精,改进用户体验 3.争夺高端市场,兼顾低端市场 4.布局海外手机市场 第十一章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做业界的质量标杆 2.坚持研发和创新 3.打造中国“芯” 4.重视知识产权 第十二章 时刻保持“狼性” 1.上市与不上市之争 2.员工持股机制 3.打造有活力和竞争意识的团队 4.除了胜利,华为无路可走 第十三章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1.坚守实体经济 2.5G的王者 3.拥抱云时代 4.孟晚舟事件 5.稳扎稳打,做世界世界级企业 精彩页 第一章 来自特殊年代的磨砺 1.自我生发的狼性基因 1998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以80多亿元的年营业额居声名显赫的国产通信设备四巨头“巨大中华”之首。势头正猛时,华为的首领任正非不但没有从此加入明星企业家和富豪榜的行列中,反而对各种采访、会议、评选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对有利于华为形象宣传的活动和政府的活动也一概拒绝,并给华为高、中层人员下了一道命令:除非重要客户或合作伙伴,其他活动一律免谈,谁来游说,我就撤谁的职!整个华为由此上行下效,全体员工以近乎本能的封闭和防御姿态面对外界。 尽管任正非几乎完全远离公众视野,但他的一举一动总会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2002年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任正非在公司展台前接待客户,一位上年纪的男子走过来问他,华为总裁任正非有没有来?任正非问,你找他有事吗?那人回答,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见见这位带领华为走到今天的传奇人物究竟长什么样子。任正非说实在不凑巧,他今天没有过来,但一定会把你的意思转达给他。 关于任正非的神出鬼没还有很多故事。有人去华为办事,晕头转向地交换了一圈名片,坐定之后才发现自己手里居然有一张是任正非的,急忙环顾左右,斯人已不见踪影。有人在出差去美国的飞机上与一位和气的老者天南地北地聊了一路,事后才被告知对方就是任正非,不禁懊悔不已。这些多少带点演义成分的故事说明,想认识任正非的人太多,而真正认识任正非的人则很少。 当然,“一味地拒绝媒体会导致外界对企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因为公司面临深层次的战略转型,从2008年开始,华为不愿再做鸵鸟了。任正非说:“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是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我可以做鸵鸟,但公司不能,公司要攻击前进,华为公司到了这个时候要允许批评。”于是,人们开始大力宣传华为,各种有关华为成功的“宝典”也纷纷出版发行。不过,华为的掌舵人任正非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仅偶尔在云端露出一鳞半爪而已。 任正非的刻意隐身,使得他被贴上了“神秘”的标签,在各种事实与臆测中,人们凭自己的理解给他加上各种名号,如“土狼头领”“硬汉”“商业领袖”“华为教父”。对此,任正非表示:“媒体记者总喜欢将成绩扣到企业老总一个人头上,不然不生动,以虚拟的方法塑造一个虚化的人。我不认为自己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影响力,但是很敬业、无私、能团结人。”他这话一出,又引来了种种议论,有人说他是“偏执狂”“很暴躁”“心理有障碍”,还有人说他平时衣着打扮太平常,像一个老工人,衬衫袖子永远是挽到胳膊一半,偶尔系回领带还弄不正。 如果说“硬汉”“华为教父”不难理解的话,那么“土狼头领”又是因何而来,该作何解呢? 土狼又叫鬣豺,很多人常把土狼当成鬣狗,二者外貌相似而本质品行却有天壤之别。土狼是温顺的独居者,行动较为迟缓,已从肉食动物中退化出来;而土狼的近亲斑鬣狗却飒爽凶猛无比,是自然界捕食动物中的顶级猎手。显然,人们用来比喻任正非的不是这种土狼。这个“土狼”中的“土”是指中国本土,华为人把通信制造企业比喻成草原上的三种动物:狮子——跨国公司;豹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土狼——地道的中国本土企业。在狮子眼中,华为这匹土狼以100:1的兵力蚕食狮子的边缘战场,直至腹心;以狮子难以理解的目的疯狂发动价格战,使狮子的利润直线下降;以对中国本土市场无与伦比的适应性和理解能力,运用各种“不规范竞争手段”,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灵活穿梭,使狮子的技术优势变得苍白无力,使华为成功挺进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如果说华为人是一群土狼,任正非就是这群土狼的首领,而这位首领最终成为企业的一个符号,体现的是本土企业的狼性:对成功的强烈渴望,面对挫折屡败屡战的执着和忍耐,对多变环境的适应和求生能力,以及不惜代价集体作战的方式,都向狮子证明土狼是凶猛而难缠的对手。“力量,来源于组织,不是个人”,“土狼”之说原来是指任正非在一个本土企业里缔造的“狼文化”。 接下来,我们通过“狼文化”这一核心,由内向外去探究任正非的创业足迹、心路历程以及华为和他的传奇。除了他曾经共事的同事的看法(包括已出版的著述)之外,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总裁,他的重要讲话一般会有记录,外界也因此多了一个认识他的机会,加上与他一起生活过的老乡、同学、战友的回忆,所有的碎片衔接起来,使我们认识到,华为这家中国本土的高科技企业成功的背后,有它令人信服的故事经纬和哲学架构,即一部简明的、基于人性欲望的价值观所牵引下的有血有泪、有欢乐与苦难、有希望与绝望的群体奋斗史和财富创造史,同时也是一部人性管理思想的探索史。 生物学认为,遗传和变异决定于物种的基因。但考证任正非的家族,我们发现在他之前的任氏几代人都没有半点狼性基因。P1-3 导语 少年贫困,不忘刻苦学习;军旅生活,时刻牢记使命:转业至地方企业,力求创新发展;不惑之年自主创业,力排万难,领着“土狼”般的团队纵横海内外,在高科技领域过关斩将、傲视群雄,在通信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缔造了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这个人是任正非,这支队伍叫华为。 序言 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提起华为,大部分媒体会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许多人 会竖起耳朵,这不仅因为它是“唯一一家能够与国际顶尖 电信制造商进行正面竞争的中国企业”,还因为华为掌舵 人的神秘——被称为“华为教父”的任正非。 任正非自创办华为30多年来鲜少接受媒体采访,即使 华为早已全面调整对外宣传战略,允许华为高层对媒体自 由发声,但任正非还是给自己申请了一项“特权”——“ 你们任何人都应该、都可以接受采访,我就免了。我的性 格不适合与媒体打交道。” 而人的心态就是这样,越是神秘就越想一探究竟。任 正非渴望低调,而华为却“树大招风”,傲人的成绩总是 让聚光灯兴奋、悸动。任正非不对媒体开口,华为企业不 上市,甚至很少向银行贷款,外界的好奇堆积成山不得其 解,百般猜测却难有定论。外界认识任正非的渠道,只有 任正非个人所写的文章、针对华为的各种讲话,华为员工 的只言片语和一些从华为出走的员工所写的各种小册子。 然而,仅靠这些只言片语和零星片段还不足以破解华 为快速成长之谜,让人一睹其全貌;不足以让我们认识一 个真实的任正非,再现他艰苦打拼的传奇经历。因此,我 们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涉及这位神秘人物的资料进 行挖掘考证、走访调查,像拼接一张破碎的照片一样,使 任正非的个人形象变得完整清晰起来。 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 治县一个位于贫困山区的小村庄,饥饿感是他的少年创伤 记忆;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家庭背景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决 定性因素。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重视和追求,可谓“ 贫贱不能移”。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任正非的父母仍然 坚持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孩子读书。不幸的是,任正非刚 考上大学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他的父亲被关 进了牛棚,学校也变成了“枪林弹雨的环境”,但是他始 终不为所动,坚持学完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 制等十几门功课,甚至把高等数学的习题集从头到尾做了 两遍,还学习了逻辑学、哲学,并自学了三门外语。大学 毕业后,他参军到了基建工程部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 他钻研电子技术,并成为一名技术标兵。尽管14年的军旅 生涯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誉和事业上的成就,却深深影 响了他的价值观并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1982年,任正非从部队转业,来到成为改革试验田的 深圳,在一家国有企业下属公司任职,没想到就在这一年 多的时间里,他遭遇了人生的两次重大打击。痛定思痛后 ,他决心“下海”创业。这一年他43岁,被解职,离婚, 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他以2万余元起家创立华为,以“活下 去”作为公司发展的最大动力,以“深圳速度”飞速发展 ——2018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257亿元,利润455亿元 ;员工由6个创业“元老”发展到18万人。在任正非的带领 下,华为专注于通信领域,埋头苦干。终于走到了行业的 前列,几乎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都使用过华为的技术。现 在又成为5G的领导者,打破了西方国家对通信科技的垄断 。 这个商业传奇,离开了任正非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是一个少有的同时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偏执狂般的执 行力与商业雄心的企业家。当然也离不开任正非打造的优 秀团队——“满世界拼命的华为员工”。尤其是在通往国 际市场的漫漫征途上,一行行悲壮的脚印,给了有志于开 拓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以无尽的启迪。在智利9级大地震中 ,华为员工失联,找到后还去地震中心维护设备。在利比 亚战争的撤侨行动中,任正非一声令下:“不准撤,网络 瘫了,死人更多。”军人出身的他,对现代战争有最基本 的判断——“战争是精确打击,不在那个点,就没问题。 ”在日本,2011年发生地震海啸,很多人开始撤走,但华 为人情绪稳定,背着工具背包,逆难民而行……华为员工 凭着一股为“中国制造”四个字争光的精神,为华为拓土 开疆,所向披靡。华为或者说任正非,影响了成千上万年 轻人的生活乃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如今,任正非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美国对中 国大打贸易战之际,任正非之女、华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 被非法逮捕,面临被引渡到美国的危险,原因是美国宣称 华为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对任正非和华 为来说,这无疑是个艰难的时刻。除了孟晚舟的人身自由 之外,大家担心华为会不会也遭到美国政府的制裁、罚款 、禁运等。尽管如此,任正非和华为全体员工仍然踏踏实 实地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继续向外界展现华为的 实力。虽然遭遇了美国及其盟国的严格审查,但到2019年6 月,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签订了数十份5G商用网络建设合同 ,位列全球5G商用合同数第一,并且已经出货了近十万个 5G基站。这一切的背后,凝聚着华为人数十年的心血,正 如孟晚舟被保释后在朋友圈所发: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 本书以探究事实真相的写实手法,以多述事件、少发 议论为原则,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创业历程为主线,重 点讲述了他的独特个性 内容推荐 华为是中国高科技的骄傲,是全球化的先头兵。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掌舵者,任正非以全球视野、深邃思想、前瞻眼光和忧患意识,带领华为在新世纪快速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顶级通讯设备制造商。本书以探究事实真相的写实手法,以多述事件、少发议论为原则,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创业历程为主线,重点讲述了他的独特个性、管理理念,展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现代企业家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