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性心理学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英)哈夫洛克·霭理士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性心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煌煌巨著《性心理学研究录》的“普及本”,涉及性心理的各个方面:性生理、性冲动、性偏离、同性恋、婚姻与性生活、爱情等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人的各种复杂的性心理活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注释
第二章 性的生物学
第一节 性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性冲动的性质
第三节 所谓发欲带
第四节 求爱的生物学
第五节 有选择的求偶与性选择的因素
第六节 性择与触觉
第七节 性择与嗅觉
第八节 性择与听觉
第九节 性择与视觉
注释
第三章 青年期的性冲动
第一节 性冲动的初期呈现
第二节 自动恋
第三节 性爱的白日梦
第四节 性爱的睡梦
第五节 手淫
第六节 影恋
第七节 性的教育
注释
第四章 性的歧变与性爱的象征
第一节 性的歧变
第二节 儿童时期的性歧变
第三节 溲溺恋及遗矢恋
第四节 物恋
第五节 兽毛皮革恋与动物恋
第六节 窃恋
第七节 裸恋
第八节 虐恋(施虐恋与受虐恋)
第九节 性的衰老
第十节 社会对于性歧变的态度
注释
第五章 同性恋
第一节 性的逆转
第二节 性逆转的诊断
第三节 性美的戾换现象
第四节 治疗的问题
注释
第六章 婚姻
第一节 引论(绝欲的问题)
第二节 婚姻的可取性
第三节 婚姻美满的问题
第四节 一夫一妻的标准
第五节 生育的控制
第六节 不生育的问题
第七节 阳痿与阴冷(性能不足与性感过敏)
第八节 贞节
第九节 经绝
注释
第七章 恋爱的艺术
第一节 性冲动与恋爱的关系
第二节 何以恋爱是一种艺术
注释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性冲动的动力性质
第二节 升华
注释
附录 中国文献中同性恋举例
1 溯原
2 一部分史传中的实例
3 一部分稗史中的实例
4 同性恋的风会
5 因缘的解释
序言
像霭理士(Havelock Ellis)在本书第三章里所讨论
到的种切,译者是一个对于性的问题很早就感觉到兴趣的
人,既感觉到兴趣,就不能不觅取满足这种兴趣的方法;
在三十年前的环境里,向父母发问是不行的,找老师请教
也是不行的,小同学们闲话,虽时常涉及这个问题,但偶
有闻见,也是支离破碎的一些,足以激发更大的好奇心,
而不足以满足正在发展中的知情两方面的欲望。
当时只有一条可以走的路,就是找书看,并且还不能
冠冕堂皇地看,而必须偷看;所偷看的,不用说,十之八
九是性爱的说部,而十之一二包括性爱的图画。记得在10
岁前后到20岁光景,这一类的东西着实看得不少。性爱的
说部与图画也许有些哲学、道德以及艺术的意义,至于科
学的价值,则可以说等于零。
在这个时期里,译者所看到的唯一有些科学价值的作
品是一个日本医师所做的一本关于性卫生的书,那是先君
因赴日本考察之便带回来的。译者那时候大概是12岁,先
君也看到译者在那里看,并且很开明地加以鼓励,说这是
青年人应当看而童年人不妨看的一本书。先君的这样一个
态度,对于译者后来的性的发育以及性的观念,有很大的
甄陶的力量,这在译者后来的《性的教育》一本译稿里,
曾一度加以论及,认为是最值得感谢与纪念的。
译者最初和霭理士的作品发生接触是在1920年,那时
译者是20岁,正在清华学校高等科肄业。在清华当时就比
较很丰富的藏书里,译者发现了霭氏的六大本《性心理学
研究录》(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Sex,当时全
书共六册,后来到1928年,霭氏又增辑了一本第七册)。
不过这部书在那时的学校环境里还是一部不公开的书,平
时封锁在书库以外的一间小屋里,只有教师和校医可以问
津,所以费了不少的周章以后,才逐本地借阅了一遍。别
的同学知道以后,当然也有向译者辗转借看的。但大概都
没有译者那样的看得完全。青年人处此境地,自不免有几
分自豪,甚至有以小权威自居的心理。当时也确乎有不少
的同学就自动恋和同性恋一类个人的问题向译者讨教,译
者也很不客气地就所知逐一加以解答。至今思之,真不免
哑然失笑!
又过了一二年,译者又有机会初次和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论和此论所内含的性发育
论发生接触。记得当时读到的他的第一本书是《精神分析
导论》(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
),不用说,也是在书库里自由搜索的一个收获。同时,
因为译者一向喜欢看稗官野史,于是又发现了明代末叶的
一个奇女子,叫作冯小青,经与弗氏的学说一度对照以后
,立时觉察她是所谓影恋(见下文第三章第六节)的绝妙
的例子,于是就借了梁任公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班
上责缴报告的机会,写了一篇《冯小青考》。译者出国游
学后,曾经把它寄交商务印书馆的《妇女杂志》一度发表
;后来归国,又把它扩充成一本小书,交新月书店出版,
易名为《小青的分析》,再版时又改称《冯小青》,现归
商务印书馆。这是译者对于性问题的第一次的研究尝试,
所以敢在此一提。这一次的尝试事实上和霭理士没有关系
,霭氏关于影恋的一篇论文发表得很迟,我们在《研究录
》第七辑里才见到它。不过见到以后,译者也曾把霭氏的
理论和小青的实例彼此参证,倒也没有发现什么抵触就是
了。
译者游学和游学归来后最初的几年里,因为忙着许多
别的题目的研习,没有能在性的问题上继续用什么功夫。
固然,所谓别的题目,也大都不出人文生物学的范围,而
和性的问题多少有些牵连的关系。不用说,和霭理士也不
免增加了好几分的契阔。不过,在这时期里,契阔则有之
,忘怀则没有。至少有三件小事可以作证。(一)断断续
续地阅读过好几种霭氏的其他的作品,其中至少有两种是
和性的问题有直接关系的,一是《社会卫生的任务》(The
Task of Social Hygiene),一是《男与女》(Man and
Woman)。(二)在有一个时候,有一位以“性学家”自居
的人,一面发挥他自己的“性的学说”,一面却利用霭氏
做幌子,一面口口声声宣传要翻译霭氏的六七大本《研究
录》,一面却在编印不知从何处张罗来的若干个人的性经
验,究属是否真实,谁也不得而知;和这种迹近庸医的“
学者”原是犯不着争辩的,但到忍无可忍的时候,译者也
曾经发表过一篇驳斥他的稿子。(三)霭氏在这时候已经
是一个70岁上下的人,学成名就,不但在性心理学上是一
个最大的权威,在人生哲学与文艺批评的范围以内,也有
很大的贡献,美国批评家孟根(H.L.Mencken)甚至于称
他为“最文明的英国人”(“the most civilized
Englishman”)。所以在这几年里,坊间出版的霭氏的传
记至少有两种,其中有一种译者是特地购读过的;抗战以
后,书剑飘零,如今虽连书名与作者都记不起来,但当时
曾经在《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上写过一
篇稿子,来表示我个人对于霭氏人格的敬慕,叫作《人文
主义者的霭理士》(HaveJock Ellis as A Humanist)。
译者并不认
导语
《性心理学》的作者霭理士为研究性心理的泰斗,与弗洛伊德齐名,本书为其研究成果的精华本和普及本,适合大众阅读。中国性科学先驱、清华四哲之一的潘光旦翻译,并增加树万字的注释,附录相关的国内研究情况,内容充实。罗素、费孝通、张中行、孔庆东等中外名家给予很高评价,原作译作均出类拔萃。
书评(媒体评论)
以性为题目的书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却很少有
几本能让人放心;但这部作品实在精彩,值得钦佩,
我们完全可以有把握向所有人推荐。
——【英】罗素
精彩页
第一章 绪论
常态的性心理学、变态的性心理学与性卫生学,是当代很能唤起一般人注意与兴趣的学问;这种注意与兴趣,在二十世纪以前,可以说是梦想不到的。今日的青年男子,对于性的作品或文献,往往知道得很多,说来头头是道,而青年女子对这个题目也是富有探讨的精神,不再表示那种回避与忌讳的态度,这在她的老祖母看来,可以说是绝对的亵渎神明的一回事。[1]在不多几年以前,一个人若从事于科学的性的研究,在一般人的眼光里,这个人至少是有不健全的倾向的,甚至于是根本上有恶劣的癖性的。但在今日,性心理学者与性卫生工作者是很受人欢迎的一种人,而欢迎得最热烈的往往是一些提倡私人道德修养与维护公众道德原则最有力的一批人。
这种社会态度的变迁固然和医学的发展有关,但除了最近几年以外,医学界的贡献实在不能算大。这种变迁大约开始于一百年以前,最初在德奥两国,后来在别的国家。当时的开山祖师无疑的是几个医师,但他们是孤立无助的,其他同行的人,狃于成见,十九不免以白眼相加。在医科的训练中,性心理与性卫生是没有名分的。性生理学的地位几乎是同样地低微。一直要到二十年前,医学界才有第一本真正科学的和包罗够广的性生理学与世人相见,这就是马歇尔(F.H.A.Marshall)的那一本。
通常大学里的生物教本既根本不理会性的解剖与性的生理,仿佛性的机能和动物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医学校里的教本也就完全不瞅睬性心理究竟是什么东西。这精神是一贯的。不过这么一来,一个医师,在他诊治病人的时候,所必需的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往往还不及病者本人所知的多;有时候他不但吃知识不足的亏,甚至弄出人命乱子来,并且到处受陈腐的成见与习惯的束缚而莫名其妙。为了掩护他的讳莫如深的态度,他往往乞灵于宗教与道德的信条;殊不知当初有一位基督教的教父早就明说过,凡是上帝自己创造而不引以为羞耻的东西,我们也不应当引为羞耻而不说。这些医师,名为奉教极笃,连这一类的话都记不得,实在可以教人诧异。
这种知识的缺乏与忌讳的态度还造成一种严重的恶果,就是将有性的精神变态的人认为是“邪气所钟”,而把他的变态叫作“邪孽”(perversion),因此就把这种人不分皂白地叫作“邪孽之人”(pervert)。一般人对邪孽与邪孽者只有一个态度,就是:如见蛇蝎,避之唯恐不速。因此,性变态的人去访求医生是只有失望的一途的。医生不是告诉他说,他的病症无关紧要,可以不必治疗,就是根本认为他有恶劣根性,无可救药。在以前,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失望的例子一多,去访求医生的性变态的人便渐渐地少起来,于是便有一部分极有经验的医生也往往对人说,性心理变态的例子是极难得的,他本人几乎没有遇到过。
这种见正不见邪的态度无疑的也有它的用处。一个医生,模模糊糊一口咬定人世间只有正常的东西,而对于变态的东西,故作不闻不见,这多少对病人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多少有一点感化的力量,教他往正道上走。不过我们要晓得,精神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在这一方面是理无二致的;在设法恢复常态以前,医生对于一个病人的变态,总得有一个精确而明智的了解。我们要他前进到一个目的地,我们总应该先知道他目前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地点。应付身体的变态我们便应如此,更何况所谓精神的变态,其范围之广且不易捉摸的程度,又在身体的变态之上呢?更有进者,一部分的精神变态,其程度往往不深,不妨看作尚在正常的范围以内,而所谓正常的范围又大率因人而微有不同,要了解一个人的正常范围,我们在观察他后天的行为而外,更需推寻他的先天的性心理方面的素质,否则,治疗的结果,表面上好像是把他引回了正路,而实际上这条正路也许是张三或李四的正路,而不是他的正路。
因为我们对于性变态的了解不深,我们才有种种很随便、很千篇一律,而实际上很不相干,甚至于会闹乱子的应付方法。例如,我们喜欢替这种人出主意,教他结婚,以为结婚之后,变态可以不药自愈。[3]这种主意有时候是出对了。但若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变态的具体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这种主意虽好,在起初总是乱出的。试问我们有什么把握来预测这主意一定会发生效力;试问出了更大的岔子又怎么办。这一番警告可以适用于一切主意与乱出主意的人。性是一个通体的现象,我们说一个人浑身是性,也不为过;一个人的性的素质是融贯他全部素质的一部分,分不开的。有句老话说得很有几分道理:“一个人的性是什么,这个人就是什么。”我们不懂得这一点,而要替旁人在性生活的指导上出主意,是枉费心力的,一个人本人有时候还认不清楚他的性的本来面目,他也许正经历着青年期里的一个不大正常的阶段,但这是很暂时的,他若少安毋躁,终于会达到一个比较正常与恒久的状态。也许,因为某种特殊而过分的反应,他把他本性里的一个不很重要的冲动错认为主要的冲动。要知凡是人,都是许多冲动组合而成的,有正常的冲动,也有不大正常的,而在性的方面所谓正常的人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