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蝴蝶燃烧/非洲人文经典译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津巴布韦)伊旺·维拉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小说《蝴蝶燃烧》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建筑工人梵巴萨和年轻、漂亮的费费拉菲之间的爱情故事。梵巴萨给费费拉菲带来希望,但是她不满足两个人的爱情,无忧无虑的她很快厌倦了梵巴萨的爱,她无法以同等的爱回报,却仍然与梵巴萨住在一起。费费拉菲想要的不仅仅是获得男人赞赏时的那一丝快感,还想要重生。在当地护士学校获得一定的地位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担心没有资格参加培训,遂决定自己打胎。得知她打胎后,梵巴萨承认与别人通奸,这摧毁了她最后一点自尊。尽管年轻的费费拉菲对爱情充满抱负和希望,但梵巴萨承担不了责任,最终两个人分手。然而城镇上的人都互相认识,这种让人窒息的复杂的社会网使她难以独自逃离现状。故事一开始就预示着悲剧的发生。
作者简介
Yvonne Vera
伊旺·维拉(1964--2005)
津巴布韦著名作家,1964年出生于布拉瓦约,曾担任国家美术馆布拉瓦约地区主任。她著作等身,其小说《舌下》获得1997年联邦作家奖(非洲地区)。她的小说以题材尖锐、追求女性性格著称,且深深扎根于津巴布韦艰难的过去,这也让她得到了研究后殖民时期非洲文学的学者的欣赏。
目录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译后记
序言
非洲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拥有灿烂
的口头文明,又不乏杰出的书面文学,是非洲不同群体的
集体欲望与自我想象的凝结。非洲是个多民族地区,每个
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仅西非的主要语言就有100多种,各
地土语尚未包括在内。其中绝大多数语言没有形成书面形
式,非洲口头文学通过民众和职业演唱艺人“格里奥”世
代相传,内容包罗万象,涵盖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
故事、历史传说等,直到今天依然保持活力。学界一般认
为非洲现代文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六十年代臻
于成熟,七八十年代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迎来了非洲文
学繁荣期。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是欧洲语言(英语、法语、
葡萄牙语等)文学与非洲本土语言(阿拉伯语、斯瓦希里语
、豪萨语、阿非利卡语、奔巴语、修纳语、默里纳语、克
里奥尔语等)文学并存,有的作家同时用两种语言写作。用
欧洲语言写作是为了让世界听到非洲的声音,用本土语言
写作是为了继承和发扬非洲本土文化。无论使用何种语言
创作,非洲的知识分子都在奋笔疾书,向世界读者展现属
于非洲人民自己的生活、文化与斗争。研究非洲文学,就
是去认识非洲人民的生活历程、生命体验、情感结构,认
识西方文化的镜像投射,认识第三世界文学、东方文学等
世界经验的个体表述。
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图书出版业推出各区域、各语
种“最伟大的1OO本书”,如美国现代文库曾推出“20世纪
最伟大的100部英语作品”,但是其中仅3部为非裔美国人
所创作,且没有一位来自非洲本土。即便是获得20世纪诺
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作家也榜上无名。在过去百年中,非洲
作家用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创作了不同主
题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
版,但世界对于非洲文学的独创性及其作品仍是认知寥寥
,遑论予其应有的认可。在此背景下,在出生于肯尼亚、
现任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全球文化研究所所长的阿
里.马兹瑞(Ali Mazrui)教授的推动下,评选“20世纪非
洲百部经典”的计划顺势而出。津巴布韦国际书展与非洲
出版网络、泛非书商联盟、泛非作家联盟合作,由来自13
个非洲国家的16名文学研究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从1521部提
名作品中精选出“百部”经典,于2002年在加纳公布了最
终名单。这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权威的、由非洲人自己评
选出来的非洲经典作品名单。
细读这一“百部”名单,我们发现其中译成中文的作
品只有20余部,其中6部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著,11部
在20世纪80年代(含)之前出版。许多在非洲极具影响力的
作家不为中国读者所知,其作品没有中文译本,也没有相
关研究成果。相对欧美文学、东亚文学,甚至南美文学,
非洲文学在我国的译介与传播远远不足。
非洲文学在我国的译介历史可追溯至晚清,但直到20
世纪50年代才真正起步。这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政
治方面的原因。非洲虽然拥有悠久的口头文学历史,但书
面文学直到殖民文化普及才得以大量面世。书面文学起步
晚,成熟自然也晚,在我国的译介则更晚。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后,非洲国家逐渐摆脱殖民枷锁,中非国家建交
与领导人互访等外交往来带动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非洲
文学翻译热潮。当时译人的大部分作品是揭露殖民者罪恶
的反殖民小说或者诗歌,这和我国当时的意识形态宣传需
求紧密相关。70年代出现了一段沉寂。自80年代起,非洲
数位作家获诺贝尔奖、布克奖、龚古尔奖等国际文学奖,
此后,非洲英语文学、埃及文学逐渐成为非洲文学译介的
重心。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学界开始从真正意义上关注
非洲文学的自身表现力,关注非洲作家如何表达非洲人民
在文化身份、种族隔离、两性关系、婚姻与家庭等方面的
诉求。非洲文学研究渐有增长,但非洲文学译介却始终不
温不火,甚至出现近30年间仅有2部非洲法语文学中译本的
奇特现象。此外,我国的非洲文学译介所涉及的语种也不
均衡。英语、阿拉伯语文学的译介多于法语、葡语文学,
受非洲土语人才缺乏的局限,我国鲜有非洲本土语言创作
的作品译本。因此,尽管非洲文学进入中国已有数十年,
读者对其仍较为陌生,“非洲文学之父”阿契贝在我国的
知名度也远不及拉美的马尔克斯、博尔赫斯。
不了解非洲文学,就无法深入理解非洲文化,无法深
人开展中非文化交流。2015年初,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
院策划了“20世纪非洲百部经典”译介工程,并计划经由
翻译工作,深人解读文本,开辟“非洲文学研究”这一新
的学科发展方向。经过认真研讨、论证,学院很快成立了
“非洲人文经典译丛学术组”,协同我校非洲研究院,联
合国内其他高校与研究机构,组织精干力量,着手设计非
洲人文经典作品的译介与研究方案。学院决定首先组织力
量围绕“20世纪非洲百部经典”撰写作家作品综述集,同
时,邀请国内外学者开办非洲文学研究论坛,引导学术组
成员开展非洲经典研读,为译介与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2016年5月,由我院鲍秀文教授、汪琳博士主编的近
33
导语
本书“非洲人文经典译丛”中的一本。全书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黑人城镇马科科巴,讲述了一个苦乐参半的爱情故事。建筑工人梵巴萨遇到了年轻漂亮纯真的费费拉菲,如同做梦一样,梵巴萨第一眼就渴望得到费费拉菲。他给费费拉菲带来希望,但是她不满足两人的爱情,无忧无虑的她很快厌倦了梵巴萨的爱,她无法以同等的爱回报,她却仍然与梵巴萨住在一起。费费拉菲受过一点教育。她想要的不仅仅是职责,不是获得男人赞赏时的那一丝快感,她想要重生。在当地护士学校获得入学培训资格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样就没有资格参加培训。她决定自己打胎。得知她打胎后,梵巴萨承认有婚外情,这摧毁了她的最后一点自尊。最终他们分手。但是城镇上的人都互相认识,这种让人窒息的复杂的社会网使她难以独自逃离现状。她只好选择死亡。
后记
当初我拿到这个文本时,看到其中的文字表达似乎比
较简单,整本书也不厚,我还以为应该是一份轻松的翻译
工作。随着对文本的阅读,我才意识到这本书是硬骨头,
很难啃。因为对于伊旺·维拉的作品,在西方解读得比较
多,在中国的相关研究很少,我一开始还对这种不平衡的
现象感到疑惑,随着对她的作品的深入解读,我意识到中
国学者对她研究不多,可能是因为她的语言太晦涩,过于
意识流的表达让人望而却步。
伊旺·维拉的写作风格非常复杂、晦涩,具有后现代
的特征,语言表达非常微妙、模糊,她通过形式和风格强
调了其创造价值、美学想象和感官体验。《蝴蝶燃烧》这
本小说语句简短却蕴含着深意和隐喻,有很多的意识流表
达,而且有很多短句。这给我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面临着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
继续隐化原文隐藏的意思;第二个选择是把原文中隐藏的
意思显化,用比较流畅的译文表达出来。在面临这两个选
择时,我倾向于第一个,因为这本小说的美就在于文本中
语言的意识流表达及其蕴含的深意和隐喻,如果我将隐藏
的意思显化,这将会破坏原文的美感,所以我在翻译的时
候,多采用异化的策略、直译的技巧。
虽然我想尽可能再现原文语言的形美和意美,但译文
可能还有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望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桂文泱
浙江师范大学
二〇一八年秋
书评(媒体评论)
维拉为非洲小说带来新面貌。
——曼迪瓦瓦日拉·塔鲁明加《独立杂志(津巴布
韦)》
口头诗歌传统涌现出一位新的年轻作家,我们欢
呼新作家的到来,就好像在炙热之时看到一片雨云那
么雀跃,《蝴蝶燃烧》这本小说多变,充满激情,充
满爱意.清晰而又混乱。
——尼基·乔凡尼
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小说,视角敏锐,叙述生动。
作者的政治立场以及她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在小说中展
现自然却不唐突。维拉文笔优美,非常优雅地描述了
城镇生活的杂乱无序,以及殖民当局给居民带来的超
现实的生存条件。
——蜜雪儿·克利夫《乡村之声文艺副刊》
本部小说文笔细腻,充满隐喻和象征,维拉这部
迷人的小说首次出现在美国肯定会引起关注。
——《出版人周刊》
精彩页

片刻暂停。殷切期盼。
情侣们用手工制作的吉他弹着副歌;他们肩膀柔软,拳头有力,冷漠地拥抱着。鸟儿停歇在倾斜的石棉屋顶上歌唱。蝴蝶在废弃的凤头牌自行车车铃上翩翩起舞。
空气中回荡着镰刀割草的声音,阳光下黑人们在路边弯着腰喘着气,吐着烟,哼着调子和摇篮曲。他们穿着破烂的白色短裤、短袖上衣,光着脚。他们抓住草使劲拉,手掌有刺痛感,右手拿起镰刀一划,左手使劲往身边一拉,一扯,草就断了。他们把草放在左肩上,让它们远离眼睛。汗水像蜂蜜一样滴落在坚实的胳膊上,他们扯着、拽着、拔着草。他们设法把草根拔出地面,似乎要释放某种东西,征服一种固执,看看下面是什么,触摸鲜活而有形的事物。强烈的阳光映衬着镰刀锋利的曲线,沿着银色镰刀旋转、闪烁着。他们手臂的动作敏捷,快速划过草丛。
高高的草丛包裹着他们弯曲的身体,盖过微弓的肩膀,赤裸的胳膊上沾满了一串串干燥的种子。草晃动着,又薄又滑,颜色灰暗。草在炽热的空气中不停地摇摆。种子又轻又瘪,像被烤过的小昆虫。种子表面粗糙、扁平,落下来,飘入厚厚的草丛中。 他们的眼神、胳膊挥舞的动作,甚至整个身体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手掌上流着新鲜的草液。他们总是眉头紧锁,反感这种行为或那种行为,反感对不作为的忏悔,反感每一段不被理解的记忆。这也许是一种沉默,或某种近在咫尺的、让人期待但尚未完成的东西。他们等待着。
他们灵活的胳膊不情愿地转动着,与金黄色的草的闪亮缨子融为一体,草根仍然是绿色的,像新生的事物一样牢牢地抓住泥土。他们的胳膊穿过每个荆棘丛,然后收回,像在织布。这种小心翼翼的动作像在跳舞,每个动作如希望般升起然后结束。自由了,一次又一次地敲打,轻快地抓住,然后完全释放。草倒下。一茬,一茬,又一茬。它倒在每一个弯曲的身体附近。草在他们的脚下,他们踩着它去够更高更难割的草。他们漠然地抱着草,时刻注意让眼睛远离缨子。他们把草摊开,轻巧地躲开倾洒而下的干燥种子。男人们砍着草,扯着草。砍呀扯呀。他们弯下腰,砍呀扯呀。唱歌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割着草,将草铺平,直到太阳变成金黄色,光芒照在他们疲惫的胳膊上,此时天空黯淡,一切是寂静的,阳光洒到草上。他们上下扔着草,极其疲劳。草在他们腋窝下绝望地发出嗖嗖的声响,擦伤了他们的肘部,这种声响渐渐变成一支微弱的曲调,太阳逐渐落下,显得黯淡无光,每一把草都变成了鲜明的剪影——被掌控的倔强的影子。
他们把草拧在一起,卷成一大团,堆成几堆,放在一起堆成大草垛,第二天再运走。他们光着脚,磨着地面上星星点点的草茬,草茬像针一样突起,那里的草完全干了,如锋利的荆棘般扎脚。他们适应了这让人气馁的挑战,发现了让人欣喜的裂缝和空旷的泥坑,这些地方的草被连根拔起,土壤也被翻过来了。他们把脚放在这些安全的地方,脚后跟感受到泥土的温和。这工作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是被召唤而来的。时间不是他们的:时间被窃取了。痛苦却是他们自己的。他们不停地劳作,在没有防备饥饿和惊讶的时候,他们把命运误认成时运。
音乐可以治愈他们,而且治愈之力和谐又迅猛持久。音乐回荡着,就像沉甸甸的果实挂在低矮松散的树枝上,果实随着风的吹动触摸地面——他们称之为奎拉舞曲。这是音乐沸腾的时刻,声音忽近忽远,忽大忽小,活泼生动。在音乐中,他们翱翔于云朵之上,沉入水中的石头之下。最终树枝折断,果实开裂,破壳而出,果实的味道无可媲美。
……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