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最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执教萨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风景》、《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并被译成多重语言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理论家与史学家 一 聋子之间的对话 二 史学与理论的分野 三 对过去的摈弃 四 社会史的兴起 五 理论与史学的会聚 第二章 模型与方法 一 比较 二 模型与类型 三 计量方法 四 社会显微镜 第三章 核心概念 一 角色与展演 二 性与性别 三 家庭与亲缘关系 四 共同体/社区/社群与认同 五 阶级与地位 六 社会流动与社会区隔 七 消费与交换 八 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 九 庇护人、受护人与腐败 十 权力与政治文化 十一 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 十二 中心与边缘 十三 霸权与反抗 十四 社会抵抗与社会运动 十五 心态、意识形态与话语 十六 传播与接受 十七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混生性 十八 口传性与文本性 十九 神话与记忆 第四章 核心问题 一 理性与相对主义 二 共识与冲突 三 事实与虚构 四 结构与行动者 第五章 社会理论和社会变迁 一 斯宾塞的模型 二 马克思的模型 三 第三条道路? 第六章 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 一 去稳定化 二 去中心化 结论 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导语 本书探讨了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的东西,对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英美学界引用率极高。此书先对理论家与历史学家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和理论的分析,然后以模型和方法、中心概念中心问题、社会理论与社会变革、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主题,展开各章论述,谋篇布局得当,例子丰富,表现了作者在多个学科的广博阅读和深厚修养。最后,本书还附有文献目录,可以引导读者作进一步阅读。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家小书、入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