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任晓红,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2014—2015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访问学者。现任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高铁与区域发展创新团队负责人及首席专家、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交通运输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术专长:区域协调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高铁建设与区域发展研究、交通设施基础项目管理及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发展规划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TranspOrt and LandUse》《管理评论》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作为项目主持人及主研人参与20多项国家基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的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高铁联网背景下城市群空间格局演进机理与优化研究(16BJLl21)”和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高铁时代区域竞合关系演化及重庆的空间发展对策研究(18SKGH047)”。 目录 1 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概述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2.1 理论基础 2.2 边际贡献及主要研究方法 3 重庆市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与趋势 3.1 研究区域与说明 3.2 重庆市区域不平衡发展现状及演化趋势概述 3.3 重庆市区域发展不充分现状及其演化趋势概述 4 区域不平衡发展测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4.1 重庆市区域不平衡发展测度 4.2 重庆市区域不平衡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5 区域发展不充分测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5.1 重庆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不充分发展测度 5.2 重庆市区域不充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 城乡发展失衡测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6.1 重庆市城乡发展失衡测度及其时空演化趋势 6.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动力学内涵 6.3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收入效应的门槛特征及门槛值测度 6.4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检验 7 研究结论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思考 7.1 研究结论 7.2 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思考 7.3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战术构想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从交通基础设施影响收入的视角寻找破解城乡失衡问题可能的切入点,即农民增收的突破点,具体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包括重庆在内的西部地区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还测度了显著影响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值区间,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能够促进重庆市内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能够实现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