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胆识:先战胜自己,再征服听众 1.人人都有演说恐惧感,请接纳它 2.了解怯场的原因并设法消除它们 3.必要的基本训练助你提升自信心 4.勇敢地迈出去,胆量是练出来的 5.降低期望值,别给自己制造压力 6.用“假装法”让自己看起来镇定 第二章 准备:准备越充分,演说越轻松 1.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无准备的演说 2.明确目的:带着目的去演说 3.定位听众:从听众出发去准备素材 4.设计结构:好的演说结构才能持续吸引听众 5.提炼价值点:你的演说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6.着装形象:你打算以何种形象去演说 7.酝酿情绪:酝酿与演说主题相符的情绪 第三章 开场:语出惊人,三言两语撩人心 1.开场3分钟决定一场演说的成败 2.自我介绍式开场白:让自我介绍别具一格 3.现身说法式开场白:用亲身经历建立信赖感 4.示弱式开场白:适当示弱以增强亲和力 5.幽默式开场白:开场就能活跃演说气氛 6.悬念式开场白:有悬念的开场魅力无穷 7.抒情式开场白:真挚的感情最能打动人 8.开场白禁忌:这样开场你就糗大了 第四章 技巧:好说歹说,关键看你怎么说 1.主题句:创造并不断重复主题旬 2.好措辞:恰当措辞实现精准表达 3.说清楚:没有什么比说清楚更重要 4.讲故事:用起伏的情节 吸引听众 5.打比方:用生动的类比打动听众 6.慢递进:先做铺垫,再深入主题 7.巧停顿:妙用停顿提升表达效果 第五章 道具:巧借道具,呈现可视化演说 1.“看得见”的演说最精彩 2.作用:道具让演说充满魔力 3.文字:点睛之语震荡人心 4.图片:一幅好图胜过千句话 5.视频:视频短却有超常冲击力 6.实物:选对相关物演说,主题自明 7.运用道具演说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说服:逻辑到位,一句话就能说服 1.清晰的逻辑是演说的关键 2.对比法:活用认知对比原理 3.三段法:大前提+小前提一结论 4.假设法:用假设的情境触动人心 5.例证法:亮明观点,举出实例 6.反证法:利用正反逻辑进行说服 7.组合法:选择听众愿意听的去说 第七章 控场:从容不迫,场面尽在你掌握 1.眼神控场:通过视线的转移来控场 2.动作控场:肢体动作让演说更具导向性 3.内容控场:灵活调整演说内容 4.互动控场:用互动换心动 5.提问控场:用提问把听众带入你的思维 6.气氛控场:主动营造和谐的气氛 第八章 应变:随机应变,意外频出巧化解 1.突然忘词冷场怎么办——巧设情景以化解 2.说错了话怎么办——将错就错莫慌乱 3.听众提问答不上来怎么办——真诚赞美问回去 4.听众提出反对意见怎么办——冷静倾听巧发言 5.遭到恶意刁难怎么办——冷静而幽默地应对 6.时间快到了没讲完怎么办——巧做总结以收尾 第九章 结尾: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1.还要拖多久?是时候收尾了 2.总结式结尾:言简意赅说要点 3.号召式结尾:慷慨激昂发号召 4.决心式结尾:信心十足立誓言 5.余味式结尾: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6.抒情式结尾:抒情怀、发感慨 7.结尾禁忌:这样结尾你就前功尽弃了 精彩页 1.人人都有演说恐惧感,请接纳它 当主持人将你介绍给听众,台下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你抬起下巴,深吸一口气,走上了台。你朝台下望去,瞬间感受到500双眼睛正盯着你。你感觉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就如同置身于梦境一般。双腿已经不听使唤,不停地颤抖,燥热的空气,加剧了你汗液的流淌。不知不觉,你嗓子眼变得干涩起来。但为时已晚,讲台上并没有水…… 试着感受这段描述,你能感受到在众人面前演说时的那种恐惧感吗?其实,对演说有恐惧感的人并非你一个,你的恐惧是很正常的。除了我们普通人,很多演说大师,著名的政治领袖、科学家、企业家,都有不堪回首的演说经历。 国际工人运动杰出的女活动家蔡特金,在第一次演说时,提前做了细致的准备,还进行了多次演练。可是上台后,她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想讲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谈起自己首次公开演说,说了这样一句话:“那时仿佛嘴里塞满了棉花,脉搏快得像在进行百米冲刺。” 英国政治家路易·乔治说,他第一次公开演说时,舌头抵在嘴的上颌,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英国历史上有位名叫狄斯瑞的首相更是说,他宁愿带领一队骑兵上战场,去冲锋陷阵,也不愿意在下议院做一次演说。 两度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是世界知名的演说家,他发表过多次鼓舞人心的演说。可谁知道,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演说家,曾经在演说台上也会脸色发白、四肢颤抖,有过被轰下台的惨痛经历。丘吉尔曾表示.每次演说他都觉得胃里像放着一块冰。 大科学家牛顿,他承认自己在演说前身体抖动得不受控制,恐惧得大喊大叫。 印度“圣雄”甘地,首次演说时低着头,不敢看听众。 …… 美国有人曾以“你最怕什么”为题,随机访问了3090个人。结果发现,大多数人最怕的是在众人面前讲话。还有一份关于大学演说课的调查显示,80%~90%的学生在开始上课时,都害怕上台演说。笔者认为,那些参加其演说培训课程的学员,100%对演说怀有恐惧感。 面对公众演说,恐惧是人的常态。没有恐惧感的人,反而不那么正常。登台演说的恐惧人人都有,还不乏许多知名人物乃至演说家,作为无名小卒的我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所以,赶紧拍拍胸脯告诉自己:我没什么好怕的! 大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曾说过:“与世上任何事物相比较,唯有恐惧最能击败人!”恐惧是无法逃避的,唯有去面对,去接纳它。笔者来自农村,出生以及成长的环境,注定了笔者是个较为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别说站在公众面前演说,就连日常和陌生人沟通都有障碍。而今天,笔者可以站在上千听众面前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很多学员对此感到好奇,问笔者是怎么做到的。其实没什么秘诀,笔者只是勇敢地正视恐惧、直面恐惧。结果,恐惧就消失了。笔者能够做到正视恐惧、接纳恐惧,你们每个人也可以做到。 P2-3 导语 如何完成一次高效而有影响力的演说?如何将你的思想装进听众的脑袋?演讲从业三十年的资深专家,告诉你成功演说的关键。 没有谁是天生的演说家,只有刻意训练的高手。七个精心准备,八个开场风格,六个控场心得,六种应变技巧,再加上日积月累的精进,成就一个语言艺术大师! 序言 语言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武器。拳头可以击碎一个人的 骨头,语言却可以穿透一个人的灵魂!演说作为一种传播 思想的工具,它能把你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也能把别 人的钞票装入你的口袋。演说作为一种沟通互动的利器, 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 可能”。 在团队管理中,你想领导什么,离不开演说。 在市场营销中,你想推销什么,也离不开演说。 在仕途登攀中,你想竞争什么,更是离不开演说。 在日常生活中,你想劝说别人做什么,还是离不开演 说。 你能不能从容地站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能不能按照 一条清晰的思路去演说,直接关系到你演说的说服力,关 系到你能否打动听众。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个人可以面对多少人讲话 ,就代表这个人的人生成就有多大。”阿里巴巴创始人马 云说过:“如果你不会演讲,你的人生将是十分耕耘、一 分收获;如果你学会了演说,你的人生将是一分耕耘、十 分收获。”这就是演说的重要性,也是演说的魅力所在。 奥巴马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是美国伊利诺伊州一 个默默无闻的国会参议员。他第一次被人们熟悉,正是源 于一场演说。2004年7月,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无畏的希望 》的主题演说,这篇演说稿是他亲自撰写的。在演说中, 他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一一消除党派和种族分歧,实现 “一个美国”。 这场慷慨激昂的演说一经媒体传播,奥巴马马上声名 鹊起,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这场演说就像是奥巴马 从底层走向白宫的介绍信。至此,他那流畅恢宏、字字掷 地有声、句句催人奋进和富有个人魅力的演说,俘获了众 多美国民众的心,还让他赢得了“美国历史上口才最好的 总统之一”的美誉。 超凡的演说才华不仅为奥巴马赢得了众多掌声,还让 他获得了许多支持者。2008年11月,他以绝对优势当选美 国第44任总统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奥巴马之 前,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度,会有黑 人当总统。但奥巴马做到了,而且他还做得很好。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乏能言善辩之人。从古希腊哲 学家苏格拉底,到美国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再到今 天的奥巴马,以及企业界的众多杰出人物。比如,乔布斯 、李嘉诚、马云、俞敏洪等。他们都是令人仰慕的演说高 手,他们的演说能给听众不一样的思想,带给听众不一样 的思维,引导听众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他们的演说能让听 众产生各种共鸣,或捧腹大笑,或动情落泪,或大受启发 。 其实,不只是政治家、商界领袖、社会名人需要演说 ,每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要与人沟通,都少不了当众讲 话,这都需要演说。比如,找工作时,面对坐在你面前的 多位招聘考官,你要用充满自信的演说打动他们。当你被 提拔为公司领导,也要给大家来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以 表达你的决心和信心,鼓舞大家的士气。 如果你在演说时表现得自信沉着,讲起话来头头是道 、有条有理,那么,听众自然会对你充满信心,对你产生 好感。反之,你若不敢讲、不会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平庸”“不自信”“没能力”。如此,怎么打动他人, 怎么赢得支持?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人人发声的 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演说改变人生,这也是一 个最坏的时代——沉默失去机会!世界最成功的人,都在 运用演说的力量,你还在犹豫什么? 思想放在大脑里,是浅层价值;把思想用语言传播出 去,让更多人知道,是中层价值;由于你传播了思想,改 变了更多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深层价值。你想成为拥有 怎样价值的人?你想带给别人什么样的价值?这取决于你 是否拥有语落成金的演说能力。演说比任何行为更能让你 具有影响力。 张亚芬 逯登宇 内容推荐 马云说过:“如果你不会演讲。你的人生将是十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学会了演讲,你的人生将是一分耕耘、十分收获!”无论是政界领袖罗斯福、奥巴马,还是商界精英乔布斯、马云、俞敏洪等,都善于公众演说。 机会是争取来的,面对领导演说,是争取机会的最有效方式;业绩是谈出来的,面对客户演说。是争取大合同的最有效方式。本书以一场演说的始末为行为逻辑,结构十分清晰,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诠释了为什么要演说,怎样开始一场演说。如何让演说出彩,如何利用演说征服人心等关键问题。旨在帮助那些害怕演说。对自己演说能力不满。想提高演说能力的读者朋友,让大家今后的每一场演说都精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