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峰回路转现孟海(大师沙孟海国际版)/百年巨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卫华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彷徨寻索
第一节 沙氏故居
第二节 沙孟海出世
第三节 浙风陶冶
第二章 转益多师
第一节 融入海派
第二节 艰苦岁月
第三节 包稚颐
第四节 奠定学术基础
第三章 江湖起伏
第一节 再入宦海
第二节 救出四弟
第三节 两份电文定时局
第四节 五弟悲歌
第五节 宦海邀游
第六节 修蒋氏家谱
第四章 大相甫定
第一节 “大雄宝殿”(上)
第二节 “大雄宝殿”(下)
第三节 富春山居图
第四节 动荡岁月
第五节 登上艺术高峰
第五章 余韵不绝
第一节 了却夙愿
第二节 最后岁月
参考文献
精彩页
第一节 沙氏故居
浙江省宁波市市区向东50公里是该市的鄞州区塘溪镇,出镇3公里,在天台山脉大梅山下,梅溪水库(现又叫堇山湖)边,在三面环山、一边傍溪(梅溪)、前面就是大山脚下已无大路可走的一块平地上,有一个三百余户的小村落——沙村。沙孟海的祖居沙氏故居就在这里。
宁波乡村的民宅是很有特色的。不像北京的大宅院,都是方方正正的,宁波乡村的民宅都因山坡、溪水制宜而建。沙氏故居门前有一条小径,由碎石铺成,温润的南方气候,让小径边长出厚厚的青苔,给宅子平添了不少沧桑感。院墙以石块为墙基,上砌青砖,从院门外边开始砌,再沿着通向院门的小径向前延伸,与小径对面的同样用石块垒出的菜地形成夹墙,让来沙家的客人有了被夹道欢迎的感觉,也让深藏的宅门有了一种“隐”的感觉,一种世外桃源之门的感觉。
走近看,院门有个翘角,这又造成了一种门楼的气势,它似乎在说,这户人家还是殷实的。进院来,是宁波乡村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情调的两层平展小木楼。平展,说的是它很宽,比如说,长江以北民宅都是三开间,它却是四开间,所以显得很宽。两层,是说它不高,有苗家吊脚楼的感觉。灰瓦木窗,那是明清建筑的特征吧?小楼前一片比天井大的小院落,是用碎石铺出的,且不被包裹在建筑群里的,这让它又与徽派建筑区别了开来,有了浙东的风情。
其实沙孟海家这个住宅与当地其他民宅并无太大区别。区别就是在1900年,这里诞生了中国现代书法宗师沙孟海,当然还有他的四个弟弟——他们都在早年参加了革命,沙家那是一门忠烈!
梅溪的沙氏一族,沙孟海自己考证是出自南宋的仙居县(今属浙江省台州市)县令沙成。他当年迁到了鄞县(今市鄞州区),他的儿子沙承霸就定居在鄞县五港。沙承霸的儿子沙用明由五港再迁到梅溪,即今天的塘溪镇沙村。之后沙氏世世务农,到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出生的沙忠喜(字规墨),即沙成二十七世孙,为沙孟海的祖父。
在南宋时期,沙承霸与柱国副将军忠列公沙世坚之孙沙全一同从军,在四川宋军中任职。这时,发生了一场著名战役,叫钓鱼山(城)之战。钓鱼山在今天四川省合川县城东5公里处,山高约300米,山上有座钓鱼城。此城俯看着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处,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它除了山水之险,还是交通枢纽,由它经水路及陆上道路,可通达四川各地。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至四年问,彭大雅被任命为四川制置副使、重庆知府。彭大雅,字子文,南宋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宋宁宗嘉定十年丁丑科(1217年)进士。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蒙古遣使来议夹攻金朝事宜,达成协议后,南宋遣使蒙古以表感谢,当时彭大雅以书状官身份随使者去了蒙古。回来后,他将亲历与见闻写成《黑鞑事略》,叙述了蒙古立国、地理、物产、语言、风俗、赋敛、贾贩、官制、法令、骑射等事,成为南宋制订对蒙策略的重要参考。由此他也成为对蒙古国情和军情最为了解的官员。他上任四川后,本着对蒙古的了解,命甘闰初(身世与职务不详,应是其属下将军)筑钓鱼城,以作防御蒙军入侵的军事要塞。当时百姓和许多官员并不理解,反对声不绝于耳。但他力排众议,终于筑好了钓鱼城。
南宋淳祜二年(1242年)六月,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显著的淮东提刑余玢入蜀主政,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余玢(1199年一1253年),字义夫,号樵隐,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人。嘉熙年间任招信军(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知军,于汴城(今安徽凤台县)、河阴(今属安徽省宿州市)大败蒙古军。淳祜元年(1241年),赴援安丰(今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再次击败蒙古军。他到四川后,十分赞赏彭大雅的眼光。(P2-4)
导语
《峰回路转现孟海(大师沙孟海国际版)/百年巨匠》是和央视合作的纪录片“百年巨匠沙孟海”的同名小说。本书内容详实,文笔优美。是一本了解和感悟近代艺术大师沙孟海生平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品味大师艺术人生,获益终生。
序言
书法,是中国国粹中的国粹。中国的十大国粹是:书
法和国画,中国武术,中医,京剧,汉服与丝绸,中国
茶,中国瓷器,中国围棋,剪纸和刺绣。书法和国画排位
第一。
世界史学界公认,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的重要标志。由此可以说,中国书法,则是中华文明最经
典的民族符号。
如果说,1921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距今约
5000~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起
源;如果说,1889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发现的距今
已3000多年的殷商晚期王室占卜记录——甲骨文是中国书
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那么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在中国
哲学、文化和各项发明的推动下,中国书法创新出各种书
体,在各历史阶段高峰迭出,书法大家在几千年中华文明
史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便是不值得惊
讶的现象。
中国书法发展到了近现代,有了“南沙北启”一说。
“南沙”指的是浙江的沙孟海先生,“北启”是北京的启
功先生。
日本书法协会创始主席,日本最高荣誉——文化勋章
的获得者青山杉雨先生曾经说过:“沙孟海先生是20世纪
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是我们书法界的泰山北斗。”对这
句话,沙孟海先生是当之无愧的,虽然如果他还健在,一
定不会同意别人这样称赞他。他在20世纪众多的老一辈书
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宗师,这缘于他学养深厚——他涉及
的学科领域有书法史学、篆刻史学、语言学、文字学、训
诂学、考古学、金石学等,且研究得很有深度,在碑与帖
上的新观点,对执笔的新发现,对印玺上的新考证,对书
法教学上的新思考,无不开辟着新的研究路径;还缘于他
书法技艺上的创新——研究出临摹的正确方法;在各类书
体上创新突破而形成沙氏书体……
上述足以证明——也仅仅是证明盂沙海是中国书法的
一代宗师,“南沙北启”并非过誉。
然而深问一句,大师(包括宗师)就是有高度的人
么?大师就是有代表作的人么?大师就是创出历史性特色
的人么?大师就意味着辉煌的业绩与引领么?上述沙孟海
先生的学术成就足够阐释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代宗师么?或
者换个角度这样问,沙孟海先生的这些成就又是如何取得
的呢?是一种因素在起作用还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呢?再
哲理一点地问,宗师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一问就问出了一个课题,一个太难的课题。因为写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并不难,写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这样一
个人则极难;记录一位大师的生活经历不难,而要写出大
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则极难。何况孟沙海是一代宗师!
但多年的历史研究实践告诉笔者:成功不是空中楼
阁,成功也决不会由其中一个因素促成。要找到一个人成
功的原因,必须回溯历史,不仅要回到他个人的生活经历
中去,还要考查他所处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所传承下来的
学术积淀。
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工程浩大了,也就急不得了。
慢工出精品,让我们穿越回到清代,从那时开始找寻沙孟
海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宗师的根缘,再进而考察他的艺术及
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介绍了大师沙孟海的一生,描述了大师的艺术人生。本书分“彷徨寻索”“转益多师”“江湖起伏”“大相甫定”“余韵不绝”几个篇章介绍了艺术大师沙孟海的一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