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诗词 高度对应中小学课本
365幅童画* 365条箴言
公历、农历、节日、节气、花信风……给你周全圆满的每一天本书按照全年的节气和时序,从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选取了365首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词,一日一首。全书所选诗词以自然为主旋律,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爱国为主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借助言简意赅的“注释”栏目,帮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作者”一栏简要介绍了诗作作者的生平年代、籍贯、字号、艺术特色等。同时,“金句”一栏因诗词有感而发,每首一句、每日一句,或谈人生,或品生活;或赏草木,或鉴人物;或抒己怀,或达他情;或讽世,或劝世,以期能与读者有所契合,对读者有所启发。
本书按照全年的节气和时序,从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选取了365首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词,一日一首。全书所选诗词以自然为主旋律,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爱国为主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借助言简意赅的“注释”栏目,帮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作者”一栏简要介绍了诗作作者的生平年代、籍贯、字号、艺术特色等。同时,“金句”一栏因诗词有感而发,每首一句、每日一句,或谈人生,或品生活;或赏草木,或鉴人物;或抒己怀,或达他情;或讽世,或劝世,以期能与读者有所契合,对读者有所启发。
韩可胜,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作家,复旦大学、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特聘教授,人民网十大博主。曾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浦东新区文广影视局副局长。
顾霁昀,上海市香山中学校长。
当代社会,学习诗词有什么用?
韩可胜
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出版诗词日历了。很多人问我,市场上有很多同类的书籍,为什么你们编辑的诗词日历最受读者欢迎?可能我们更加用心吧。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挑选365首,塞进一年中的每一天,于是成为“日历”。这样,诗词和日子显然是不能融合的。与这种做法不同的是,我们把时间,包括季节、节气、节日、花信风、纪念日等与诗词做到尽可能精准的对应。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尽可能还原创作时间,比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放在3月30日,农历三月七日,正是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读着今天的诗,看着窗外的景,想着历史上发生的事,是不是特别能产生一种领悟?承蒙读者评价,这才是“第一本真正的诗词日历”。诗词日历出版后,很多人问我,今天,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诗词?怎么样教孩子学诗词?要注意什么?等等。今天借此机会,集中做个回答。
第一个问题,学诗词有什么用?
孩子学诗词,既有小用,也有大用,而且终生有用。
小用很简单,提高语文成绩。现在教育部统一新编的教材,小学124篇,占全部课文的30%。初中124篇,占全部课文的51.7%。得语文者得天下,古诗文学不好,还想有好成绩?不过,我强调的不是小用。把古诗词学好了,获得小用,提高语文成绩,是当下的事情。学习古诗词,我认为更应该看重大用。大用才是根本和长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