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北京市资深数学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分会理事,致力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著述颇丰,主编、编著过数十部中小学数学辅导用书。
本书共15讲,结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每一讲由“情景导学”“知识要点”“重点精析”“基础夯实”“难点剖析”“应用探究”六大板块构成。用“情景导学”引入学习主题,充满人文气息;“知识要点”则注重趣味性,融入数学文化;“重点精析”与“难点剖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精选典型例题,并配以相应的解题思路;“基础夯实”与“应用探究”要求习题与例题之间的匹配一致,强化解题训练,巩固学习效果。最后配以详细的例题与习题答案,以供参考。
第一讲“虚伪”的零下
——有理数的意义
第二讲数与形的第一次碰撞
——数轴
第三讲揭开绝对值神秘的面纱
——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四讲从纸牌游戏说起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五讲袁隆平院士为什么“不喜欢”数学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第六讲莱蒙托夫的猜数游戏
——用字母表示数
第七讲物以类聚
——合并同类项
第八讲从天平称重谈起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第九讲李白沽酒有几何?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第十讲毕达哥拉斯的学生人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三)
第十一讲过河取宝还是拴线拉宝
——从算术到方程
第十二讲从苏步青巧答外国学者谈起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第十三讲“牛吃草问题”新解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第十四讲迈过金融生活的第一道门槛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营销问题
第十五讲探秘古代方程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古代数学问题
例题解答与习题答案
众所周知,小学与初中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在这两个阶段既有生理、情感等非智力方面的差异,也有认知、思维等智力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阶段的衔接始终是教育的热门话题.
初中数学是在小学数学基础之上的拓展和提高,是和小学数学贯通相承的,但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学习的思维方式、解答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如初中数学更注重用代数的方式思考问题,更强调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视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进入初中之前,做好这方面学习方法培养的衔接工作.《小升初数学衔接培优微专题——从算术到代数》正是顺应这一需要而编写的.
《小升初数学衔接培优微专题——从算术到代数》的读者对象是将要升入初中学习的优秀学生.从小学毕业到初中开学,中间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要是全用来学习,不合适;要是一点不学,则极有可能输在起跑线上,看来还是要适当学一点.更何况,很多学校开学前还要进行分班考试,所以假期适度安排一定的学习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你要知道,你可以不学,但你的对手都在学.
《小升初数学衔接培优微专题——从算术到代数》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从算术到代数、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过渡,为将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在每讲介绍“知识要点”时,注重趣味性,融入数学文化,用“情境导学”引入学习主题,充满人文气息;注意典型例题,诱思探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重点精析”与“难点剖析”两个层次;针对性训练,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基础夯实”与“应用探究”强化解题训练,巩固学习效果.
《小升初数学衔接培优微专题——从算术到代数》是北京“小升初数学衔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本书曾在北京部分学校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这次出版能帮助更多的学生顺利走向初中数学学习的“绿色通道”,稳步地、愉快地、更加自信地走进初中数学世界.
特别感谢黄炜、张冠杰、贾海燕、李秀琴、彭光进、林秀玲、吴智敏、黄洋、赵波、李世魁、张永飞、姚一萌、郭春利、李堃、李丹、李曹群、杨树青、钟春风、张移、吴奇琰、谢正国、张春花等老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做出的贡献.
祝青少年朋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