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运用经济学方法,围绕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因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主要从印度经济发展变迁背景下对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及特征的系统梳理入手,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要素进行改良,得出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六要素,作为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原因的分析框架,以考察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因,并总结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 胡启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聘教授,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数字传播中心主任,广西马工程基地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国际文化传播、意识形态传播等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资源禀赋说 第二节 政府作用说 第三节 产业集群说 第四节 质量标准说 第五节 印度移民网络说 第六节 综合要素说 第三章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主导下信息技术产业的启动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第四节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起飞阶段 第五节 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印度支柱性产业 第四章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六要素 第一节 竞争优势理论 第二节 波特的“钻石模型” 第三节 “钻石模型”的优点及缺陷 第四节 对“钻石模型”要素的改造 第五节 六要素的层级 第五章 生产要素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人力资源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资本资源 第四节 知识资源 第六章 印度的教育发展 第一节 印度初等教育 第二节 印度开展社区学院计划 第三节 印度设置职业学士学位 第四节 印度实施“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 第七章 需求条件 第一节 国外需求 第二节 国内需求 第八章 信任条件 第一节 高质量的印度侨民网络 第二节 广泛采用严苛的质量认证 第九章 政府 第一节 政府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与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第十章 产业集群 第一节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关系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第十一章 机会及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机会 第二节 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要素培育所带来的启示 第一节 要素培育的相关经验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重要网络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