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迟子建作品精选/名家作品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迟子建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迟子建作品精选》收录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迟子建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逝川》《一匹马两个人》《雪窗帘》《观彗记》等。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她用温厚从容的文字书写人间世界的真实冷暖,她的小说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悲悯。呈现出博大的情怀和高远的境界。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北国风情,为当代文学贡献了一个瑰丽丰富的北方中国世界。 作者简介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北极村,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主席。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等,散文随笔集《我的世界下雪了》等。曾获鲁迅文学奖(三次)、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作品有英、法、目、意、韩、荷兰文等海外译本。 目录 心在千山外(代序) 短篇 到处人间烟火 鱼骨 罗索河瘟疫 盲人报摊 逝川 亲亲土豆 腊月宰猪 月白色的路障 门镜外的楼道 一匹马两个人 蒲草灯 雪窗帘 中篇 日落碗窑 观彗记 草地上的云朵 迟子建出版作品目录 序言 心在千山外(代序) 在中国的北部边陲,也就是我的故乡大兴安岭,生活 着二支以放养驯鹿为生的鄂温克人。他们住在夜晚时可以 看见星星的“撮罗子”里,食兽肉,穿兽皮。驯鹿去哪里 觅食,他们就会跟着到哪里。漫漫长冬时,他们三四天就 得进行一次搬迁,而夏季在一个营地至多也不过停留半个 月。那里的每一道山梁都留下了他们和驯鹿的足迹。 由于自然生态的退化,这支部落在山林中的生活越来 越艰难。驯鹿可食的苔藓逐年减少,猎物也越来越稀少。 三年前,他们不得不下山定居。但他们下山后却适应不了 现代生活,于是,又一批批地陆续回归山林。 去年八月,我追踪他们的足迹,来到他们生活的营地 ,对他们进行采访。其中一个老萨满的命运引起了我巨大 的情感震荡。 萨满在这支部落里就是医生的角色。他们为人除病不 是用药物,而是通过与神灵的沟通,来治疗人的疾病。不 论男女,都可成为萨满。他们在成为萨满前,会表现出一 些与常人不一样的举止,展现出他们的神力。比如他们可 以光着脚在雪地上奔跑,而脚却不会被冻伤;他们连续十 几天不吃不喝,却能精力充沛地狩猎;他们可以用舌头触 碰烧得滚烫的铁块,却不会留有任何伤痕。这说明,他们 身上附着神力了。他们为人治病,借助的就是这种神力。 而那些被救治的,往往都是病入膏肓的人。萨满在为人治 病前,要披挂上神衣、神帽和神裙,还要宰杀驯鹿献祭给 神灵,祈求神灵附体。这个仪式被称为“跳神”。萨满在 跳神时手持神鼓,他们可以在舞蹈和歌唱声中让一个人起 死回生。 我要说的这个萨满,已经去世了。她是这支放养驯鹿 的鄂温克部落的最后一个萨满。她一生有很多孩子,可这 些孩子往往在她跳神时猝死。她在第一次失去孩子的时候 ,就得到了神灵的谕示。那就是说她救了不该救的人,所 以她的孩子将作为替代品被神灵取走,可是她并未因此而 放弃治病救人。就这样,她一生救了无数的人,她多半的 孩子却因此而过早地离世,可她并未因此而悔恨。我觉得 她悲壮而凄美的一生深刻地体现出了人的梦想与现实的冲 突。治病救人对一个萨满来讲,是她的天职,也是她的宗 教。当这种天职在现实中损及她个人的爱时,她义无反顾 地选择了前者——也就是“大爱”。而真正超越了污浊而 残忍的现实的梦想,是人类渴望达到的圣境。这个萨满用 她那颗大度、善良而又悲悯的心达到了。我觉得她就是一 个伟大的作家,她一生的经历就是一部杰作。我在长篇小 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把这个萨满的命运作为了一条 主线。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就是这种经过了现实千万次的 “炼狱”,抵达了真正梦想之境的史诗。一个作家要有伟 大的胸怀和眼光,这样才可以有非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但我们的心总在路上,这样你即使 身居陋室,心却能在千山外!最可怕的是,身体在路上, 心却在牢笼中! 2005年10月4日于美国爱荷华 (注:此文为《今天》杂志“漫谈伟大的小说”笔谈 ) 导语 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迟子建是一位极地之女。她带给文坛的,不仅是一脉边地风情,而且是极地人生与黑土地上的生与死:是或重彩、或平淡的底景上的女人的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历经二十多年 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 ,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 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 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 ——苏童 迟子建是一位极地之女。她带给文坛的,不仅是 一脉边地风情,而且是极地人生与黑土地上的生与死 :是或重彩、或平淡的底景上的女人的故事。 ——戴锦华 精彩页 到处人间烟火 祖母的脸一绷,往日的慈祥劲就像粉色的蚯蚓一样钻进老迈了的皮肉中去,面上只给人一种受过大难或大难将发生的感觉。孩子想对她说:祖母皱脸比菜团子发霉还要难看。 可孩子不敢说。 这是腊月二十九,明儿就该穿新衣、贴春联、吃年饭、磕头拜年了。岁岁如此,今年也不会例外。当院中高挑的红灯笼像颗熟透的野草莓一样发出甜香的光辉时,点点星光就会穿过祝福的轻烟照临到窗户上,印下一片柔和与安详的光影。而家家的门槛在子夜时分就招迎了半村子的人,有人跪在那上面叩头,有人把鞋底的雪花往它身上磕,门槛在那一刻不知被磨掉了几层皮、折腾掉了几斤肉。 祖母把垛在箱子上的被褥一件件搬到炕上,开始从裤腰带上解钥匙。那把大锁黑沉沉的,所以铜钥匙也就格外地沉甸甸。孩子知道,他每年一次的“悔过”活动就要开始了。 他并不紧张和害怕。 窗外的雪花飘拂了一整天,不该白的地方被漂白了,该白的地方就更白了。比方说园子中的垄台,只要是有一些怂恿的风吹来,那上面的雪花就会投进垄沟的怀抱去。可现在一丝风没有,雪花是在平静中悄吟着,因而垄台也就淡淡地白着一层,细细腻腻的,很让人欢喜。 可院子却不那么白了。这主要是由于妈妈的双脚为着忙年而在它上面趟来趟去的缘故。好好的雪被踩出了许多船形的脚窝,露出黑森森的地皮来。但过不多久,雪花又会把这黑森森的地皮撒上一点点白,让它渐渐地变成赭黄、灰白直至银白了。 妈妈又从雪地上趟过去,到仓房送该冻的东西,然后再取回一些过年需用的——比如说香案,那种枣木做的紫檀色香案,就该把它请进屋来,用香胰子打打它身上的土灰气,好恭恭敬敬地敬祖宗了。 妈妈送进仓房的是热气腾腾的粘豆包,出来时就怀抱着香案。孩子为自己的预料得以兑现而暗喜,又为妈妈重复着往年的一切而感到有点不快。去年、前年、大前年都是这样子,只不过天空有时飞雪,有时不飘雪罢了。 年就是这样,盼望是新的,可过的却总是旧的。 祖母已经把箱子中的黑皮鞭抓在手中了。这大概是曾祖父时留下来的“家宝”。曾祖父是大地主,这皮鞭不知抽过多少穷人的皮肉。可到了祖父时,鞭子就不那么威风了。不安分的祖父不守着家产过日子,却非要干点出人头地的事业,不料入错了队伍,不但没有使子孙后代显赫起来,反倒拖累了一家子人,最后被囚死在狱中。那鞭子只配祖母放猪了。到了父亲去世后的这些年,祖母却突发异想,每年都要提起鞭子来,教训一通子孙。孩子想,祖母是以着过年的名义来发泄她没当成地主婆的一点点怨气吧。 祖母威严地转过身,像泥塑一样端坐在炕沿。她灰色的大襟肥肥大大地垂落下来,两条腿尽量地往屁股底下盘,那根皮鞭却像冻僵的蛇一样吊着。 孩子知道他如果不马上跪下,祖母就会沉重而怨愤地说句:“保柱,你悔不悔?” 祖母的声音想必和去年一样,所以孩子不等祖母发话,就乖乖地从窗前走过去,熟练地跪在祖母面前,听候发落。 房门“吱吱扭扭”地响了,寒风白晃晃地掠进屋子来。妈妈嘶嘶哈哈地把香案放在外屋地,说着“冻死人了”,便笑出了声。 祖母正被孙子一反往年的规矩而先跪于地着恼,又恰恰听了儿媳的笑,只差没把眼珠气得抖出来。她先是冲外屋尖利地喊了一大嗓子:“下雪天咋还冷得你一惊一乍?”待儿媳的笑声戛然死灭,听得见她用刷子洗香案的“刷刷”声时,她又接着佘怒未消地冲孙子嚷: “起来,重跪!” “奶奶,我跪得和去年一样。” “跳蚤还坐了龙位——真是没了王法!”祖母吆喝着,从炕上旋风一样地卷过来,扬起鞭子,猛地抽了一下孩子的屁股。 孩子惊叫一声,身子前扑在地上,但很快又直起了腰,可满面却都是泪痕了。 孩子的妈妈听着叫声,丢下手中的活,倚在屋门口,双手失望地扶住门框,嘴里喃喃着“保柱快悔过”,眼神却不满地刺向婆婆。婆婆觉出了儿媳的怨气,心里想着“煞煞小媳妇的威风”,嘴里的话就出来了: “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男女有别,老少有别,祖宗就是祖宗,倒还成了孙子不成?” 儿媳听了此言,心中万般不快,嘴里却仍要说着“保柱还不悔过”,而且面上还得挤着笑。 祖母此刻便挽回了“面子”,透透地出了一口长气,吩咐儿媳:“把仓房的竹凳子拿来。” 儿媳小心地叹口气,鼓着嘴去仓房里找竹凳。孩子趁这静穆的一刻擦了擦眼泪,并且把鼻涕吃进了肚子。祖母有点心疼孙子了,但她这一刻却不能疼他,因为一年就这么一次“家教”,她不能失了当老辈人的尊严。 儿媳搬进了竹凳,丢在火墙边。竹凳立刻就染了一层白霜,白霜又立刻化成了细密的水珠。 “娘,要擦一擦么?” “不要了。你把它搬到保柱面前。” 儿媳依照了吩咐。 “保柱,你跪上去。”祖母的皮鞭晃了晃。 竹凳小小的,面积还没有狗腚大,要把腿跪在上面,实在是又硌又紧张。半截小腿要平平地悠在空中,如果跪上个把小时,非要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