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媒体评论) 在揭露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实施灭绝式 屠杀的众多著作中,历史学家格雷夫的《无泪而泣》 无疑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作者将叙事的焦 点集中在的那些被纳粹强迫去处置被毒杀同胞的“特 别工作队”犹太成员身上,以他们的见闻、经历、感 受和证词把发生在奥斯维辛一比克瑙集中营的骇人听 闻的屠杀行径展示在世人面前,为读者带来了一种和 受害者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其表现形式在众多 揭露纳粹屠犹罪行的书籍中独树一帜,具有无与伦比 的心灵震撼力。对任何一位希望真实了解纳粹屠犹暴 行残酷性的读者而言,都是必读之书。 一一徐新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格来泽 犹太学和以色列研究讲座教授 以色列历史学家吉迪恩·格雷夫的《无泪而泣》 一书,讲述了一小批犹太囚徒的故事。他们在纳粹的 逼迫下,完成屠杀前的准备工作,并处理尸体。他们 身处地狱深处,却竭力保持着人性,记录营中的遭遇 ,甚至组织了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唯一的起义。中山大 学曾记副教授翻译了这部记录人类苦难的著作,使中 国读者得以阅读,此举值得称颂。对人类而言,记录 过去、铭记历史,是防止悲剧重演的必由之举。 一一梅尔·立特瓦克(Meir Litvak)教授特拉维 夫大学历史学系主任 谁也无法完整地描述、记录大屠杀的恐怖,但这 本书是相关历史研究中极其宝贵的一部。它记录了“ 特别工作队”成员的生活,令人无比动容、无比心痛 。这些人幸存下来,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我们至少要 确保这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对于那些想了解犹太 大屠杀的人,我极力推荐这本至关重要的书。愿人们 永不忘记,历史永不重演。 一一劳霈乐(大使衔)Peleg Lewi(Amb.)以色列 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 目录 译序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他们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他们 第二章 约瑟夫·萨卡尔:“活下去,才能揭露真相” 第三章 德拉贡兄弟:“始终相伴,不论希望还是绝望” 第四章 雅科夫·加拜:“我一定会逃出去!” 第五章 埃利泽·艾森施密特:“感谢一家波兰人……” 第六章 扫罗·哈赞:“生命已不重要,死亡就在眼前” 第七章 列昂·科恩:“我们已被非人化,我们犹如机器人” 第八章 雅科夫·西尔贝格:“焚尸场中,度日如年” 精彩页 第一章 奥斯维辛一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他们眼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他们 引子 “换做你,又当如何?” 你曾从炉中铲出亲友的骨灰吗? 你曾在雪地里吃力地拽着拖车 把骨灰倒在先前烧出的灰堆上? “只要焚尸炉还冒着烟,你就能活着, 因为你还有用”,这是说给你听的吧? 身上沾满骨灰时,你有没有 用集中营里的词语,向他们报告? 额外的汤水,是你挥动铲子的酬劳吗? 双倍的口粮.是你付出汗水的回报? “不久之后的某个时刻, 填进炉子里的除了煤炭,还有挖煤人”, 是说给你听的吧? 不是你!也不是我!我们不会受到这样的折磨! 每个夜里,在梦中, 你似乎在铲着炉中的骨灰 推着装满骨灰的车。 但那人心中发生的一切 你却丝毫不能知晓。 你只会不时地朝天空望去,仿佛在思考: “换做你,又当如何?” ——冈瑟·安德斯(Gunther Anders) 安德斯的这首诗,写于阿道夫·艾希曼(AdolfEichmann)受审期间。诗歌以惊人的洞察力,触及了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在集中营和灭绝营里,那些被德国人强迫执行某些任务的犹太人是怎么做的?在这个方面,这首诗似乎超前了20年,因为像他这样把这些特殊的犹太受害者区分出来,提出如此敏感的观点,是很久之后才有的事情。安德斯的问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过,亲历了这些可怕事情的人们留下了证言,每个人一旦听过或者看过,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人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会怎么做?要想得出一个一致的答案绝非易事。实际上,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人们会如何应对,不仅不可知,也无法预见;这个问题必须放置在人们所处的各种具体情境中,尤其是那些如同在地狱最深处煎熬的情形。例如,在“隔都”…和中转营里,有时候犹太母亲们不得不决定要留下哪个孩子,把哪个交给刽子手;在一些犹太社区里,犹太委员会(Judenrat)不得不列出名单,决定把哪些人从“隔都”送往灭绝营。然而,这些情形都不能与“特别工作队”(Sonderkommando)悲惨处境相比。队员们大多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大屠杀发生之前的世界,提供不了相应的先例和规范,来帮助他们解决精神和道德上的矛盾。 要精准、连贯、真实地描述这些特殊囚犯的生活,是注定失败的,因为奥斯维辛一比克瑙集中营里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工作队队员经常更换,进入集中营的人们又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工作队中的囚犯差异很大,各有特点,每个人的智力、道德感和道德观、性格倾向都有所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犹太血统。 许多大屠杀幸存者都反复说: “没有亲历过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的。”对于“特别工作队”的队员而言,这句话尤其适用。因为他们被迫经历的一切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我们无从比较,也不知道其他人在相似情境下会怎样做。正因如此,在评价这些人的行为和反应时必须极其谨慎。想要详尽地重现“特别工作队”的历史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极其复杂,而且那段时间中也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毕竟,绝大部分队员都被杀害了,没有留下证言。 “特别工作队”的设立 第一批被党卫队强迫去搬运、焚化尸体的并不是犹太人,起初也没有“特别工作队”这个说法。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里的屠杀设施包括毒气室和焚尸场,主要是为了大批量地处死犹太人而启用的。所有遇难者中,犹太人占了绝大多数——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九成以上的死者都是犹太人。不过,死于毒气室的也有很多非犹太人,包括波兰人、苏联战俘、吉普赛人(辛提人和罗姆人)以及其他人。第一批被挑出来用毒气处死的人是波兰囚犯,他们是死于一项所谓的“安乐死”计划,该计划旨在除掉一些无法治愈的病号。他们从集中营被运往位于索能斯泰因的“安乐死”设施,再用一氧化碳毒死。之后不久又有第二批病号,本来要从奥斯维辛运到索能斯泰因。不过,这批人最终被毒死在奥斯维辛一座焚尸场的停尸房内,这座焚尸场1940年就已启用。1941年9月3日,250名囚犯(大部分是波兰人)从集中营的医院被挑选出来,用于试验齐克隆B毒气的效果。他们被带到位于奥斯维辛主营二区的地窖。之后,又有大约600名苏联战俘、军官和政委从战俘营被运到主营区,带到了二区的地窖。这些人全部都被毒气毒死了。 还有一些临时毒气室[称为“一号地堡”(Bunker)和“二号地堡”],也被用于处死非犹太裔的囚犯。比如,1942年6月11日,原先关押在一处监禁地的320多名波兰囚犯在“地堡”被处死。同年8月3日,德国人又从医院里挑出了193名患病的囚犯,把他们押到了比克瑙,用毒气杀害。1942年8月29日,德国人又以同样的方式处死了一批波兰囚犯,多达746人。m “特别工作队”(Sonderkommando)的说法于1942年9月正式使用。“工作队”几经变更,于1943年初才最终成形…… P1-4 导语 谁知道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目睹了今夜的残酷和黑暗的人还在不在呢?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是一座巨大的“死亡工厂”:它的“原材料”是活人,最终的“产品”是骨灰;作为灭绝营里的劳力,“特别工作队”是死亡工厂里一支由犹太奴隶组成的小分队,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于是,这些人成了大屠杀这段历史中最悲情的角色、最不幸的人。他们是一切苦难的人中最为苦难的。他们身处但丁笔下的炼狱的最中央,在集中营生活的边缘地带。这群人被迫参与“死亡工厂”,成为纳粹灭绝犹太人的工具。他们每日在死亡边缘煎熬,在人性扭曲中麻木,生不如死。 本书由“特别工作队”幸存者自述奥斯维辛犹太人大屠杀悲剧。 本书是直面真相,拷问灵魂,记录纳粹反人类暴行罪证的绝佳文本。本书也是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研究权威学者吉迪恩·格雷夫代表之作。 原书继被翻译成12种语言文字后,首次推出中译本! 序言 译者是原著最亲密的读者。但阅读、翻译格雷夫教授 的这本书,却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愉快”的阅读体验。阅 读与翻译都成为沉重而艰辛的时光之旅、心灵之旅:穿行 在词语搭建的世界中,与无数陌生的灵魂相遇,他们中间 有罪孽深重的施暴者,有默默死去的受难者,当然最鲜明 的是那些处在苦难最深处的犹太奴工,也就是所谓的“特 别工作队”队员。格雷夫教授通过细腻的访谈和冷静的评 述,再现了的这些队员的恐惧、绝望、愤怒、抗争、沉默 、倾诉和解脱,描绘了他们曾经遭受的创伤、他们曾被剥 夺的尊严、他们从未泯灭的人性。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心灵 震撼是无与伦比的。翻译这样的著作,不仅需要外语水平 和历史知识,也需要把情感投入进去,捕捉到冷峻的文字 背后的残酷与温情。 从未有一本书如此真实、完整、细致地还原奥斯维辛 一比克瑙这座死亡集中营里最隐秘、最关键的环节,也从 未有一本书以这样不可超越的深刻与公正,剖析了这批最 特殊的幸存者的内心世界。格雷夫教授聚焦的是“犹太大 屠杀”核心环节中的寥寥数人,却又通过他们的叙述纵览 大屠杀的全景,用相互印证的史料和无比丰富的细节铸成 了这部经典之作,展现了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克所说的 那种“历史学家的技艺”。 2013年9月到10月间,我应邀赴以色列“犹太大屠杀 纪念馆”(Yad Vashem)参加大屠杀相关的教育研讨会。在 阳光灿烂的耶路撒冷,纪念馆的白色建筑掩映在苍翠的山 林中,庄严肃穆。两周的时间里,我和来自中国的20多位 学者一起学习了“反犹主义”与“犹太大屠杀”的相关历 史,与讲学专家探讨了大屠杀背后深刻的宗教、历史、文 化、政治和心理根源。期间,我首次聆听格雷夫教授讲述 “特别工作队”的故事,许多内容颠覆了我先前从零散的 资料中获得的一知半解。2016年1月,作为“国际大屠杀纪 念日”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在以色列大使馆的安排下,格 雷夫教授首次来到中国,在多地巡回演讲。我特意邀请他 来到中山大学,在广州南校区和珠海校区各举办了一场讲 座,这也是中大学子首次接触到“犹太大屠杀”最核心的 内幕,了解其中最特殊的一类人的遭遇。2016年5月,中山 大学代表团应以色列外交部邀请赴以访问,期间参观了犹 太大屠杀纪念馆。格雷夫教授得知,又亲自赶来为代表团 担任解说。当我提及想把他的著作翻译给中文读者时,格 雷夫教授欣然应允,随即用最为优厚的条件委托我处理这 本书的翻译出版事宜。在随后的两年半中,这本书的译稿 经过了几次修改,最终出版的时间也比预期延后了许多, 但愿译者的努力能够不辜负这本书的固有价值。 20世纪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在这 场浩劫中,600多万无辜的生命被残忍地剥夺,其中绝大多 数是犹太人。二战以后,对大屠杀的认识和反思从未停止 ,无数学者从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 等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探索和剖析。这种不懈的努力,不 仅是为犹太民族的苦难寻求公正,也旨在捍卫文明的底线 和人类的良知。 然而很多时候,公众对于大屠杀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 ,常常局限于少量的数字和画面,甚至形成了一些刻板印 象,其中不乏误解与扭曲。譬如,在讲座中,格雷夫教授 和我本人被反复问到的问题包括:“这些凶手怎么会这样 残忍,他们是野蛮人吗?他们是疯子吗?”“那么多的遇难 者,为什么不反抗?”“那些在集中营里工作的犹太人,帮 助德国人杀戮自己的同胞,他们难道不是帮凶吗?”公众常 常并不理解“犹太大屠杀”这种“体制化”的罪恶,这种 凭借工业时代的“生产力”执行的种族灭绝;他们也未能 真正进入受害者面对的残忍现实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岂止 是普通大众,甚至汉娜·阿伦特这样的当代著名思想家, 在涉及“犹太委员会”和“特别工作队”的问题上,也充 满了无知与偏见。格雷夫教授的这本书,为许多常见的问 题提供了解答,也为更多的探索提供了指引。 600多万是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数字。这个数字背后,其 实是600多万条曾经鲜活的生命,600多万个曾经绚烂多彩 的世界,他们的痕迹已经永久地消失在时光的长河里。文 字能够还原的东西,不过是历史的小小碎片。“犹太大屠 杀”这段惨痛的历史已经过去了70余年。在这个问题上, “时光能冲淡一切”的说法,显得真实而残忍。二战后的 世界不乏冲突与杀戮,但勉强维持了整体的和平。也许升 平日久,曾经的恐怖与伤痛在娱乐至上的时代中显得越发 格格不入,或者时常沦为猎奇的对象、消费的商品。但是 ,像格雷夫教授这样的历史学家依然在执着地追寻每一个 细节,还原每一个亲历者的世界,保存每一点珍贵的记忆 。这种追寻真相的努力,不仅意在还原过去本身,也意在 捍卫着人类社会的价值基础。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一样,是苦难深重的古老民族, 格雷夫教授和我本人都希望每一位中文读者对犹太民族的 苦难感同身受,期待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大屠杀的实质与 根源,让每一个论断都出于系统的认知和严肃的思考,而 非源 内容推荐 本书首次披露了纳粹死亡工厂中最为特殊的一批受害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特别工作队”是在纳粹实施种族灭绝的集中营中被挑选出来,被迫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工作的犹太奴工。他们目睹了人间地狱般的杀戮场景,还被迫参与其中,同时也承受着外界的责难,身心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本书通过多年的资料采集和访谈(许多人是首次披露他们的经历),以丰富的细节和严密的逻辑,讲述“特别工作队”的遭遇和队员们的痛苦与挣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