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讲的是《左传》中的故事。 《左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全称是《春秋左氏传》。春秋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主要都记载在《左传》这本书中。 然而,如何让今天的中小学生能够以亲近的心态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入这些故事呢?直接读《左传》这本书,是一种选择;读一些古人和今人的注释版《左传》,也是一种选择;甚至读一些直接将《左传》一书翻译成白话文的版本,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广大中小学生还有别的选择吗? 本书作者按照自己拟定的主题和编写方式,参考相关典籍,以简白的语言,重新梳理和组织了《左传》的内容,生动地再现了《左传》中的故事,完美传递出《左传》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本书为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左传》中的故事,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作者简介 张德文(1932-2017),湖南永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美学教学及儒学研究多年。著有《先秦儒家思想三论》《人性善化及人格提升——先秦两汉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及其现代链接》等,公开发表各种文章30余篇。 目录 第一篇 01 为了梦想的辉煌——管仲改革图强的四十年 02 守护社稷,我心依旧——“一心”事三君的晏婴 第二篇 03 他打开了黑色的大门——夷吾沉浮录 04 路,就在脚下——重耳流浪记 05 城濮之战——他徜徉在道义与权势之间 第三篇 06 欲望膨胀之后——宋襄公图霸之路 第四篇 07 墓地外的哀歌 第五篇 08 鲜血浸染的“王冠” 附录 01 春秋形势略图 02 《左传》大事年表 后记 导语 什么样的《左传》读本适合今天的少年阅读?广大中小学生是少年的主体,不解决版本选择这个关键问题,无论是为了学习知识文化的需要,还是为了个体精神成长的需要,都将是绕道而行! 古代少年一生只读经典,今天少年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老故事新讲法,系统简明的新时代好读本来了!今天少年只需一套“少年读经典系列”,未来就属于这样的少年! 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的历史情节,分散开来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特征。这样的特征对于今天的少年来说,造成亲近和接触经典是非常困难和幸苦的。将原著内容故事化、系统化、简明化,是一个光明有效的做法,这本书的出现,必将为亿万少年的文化阅读带来了一股新风尚! 后记 本书通过“春秋五霸”(齐、晋、宋、秦、楚)争霸 活动的八个故事,为读者重现春秋时期部分社会面貌。 材料主要取自《左传》。 首先要说明,古籍对“春秋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 (如《荀子·王霸》《吕氏春秋》之《先己》《当务》高 诱注以及《白虎通·号》陈立疏证所引等)。比较为各家 所认同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余有举 吴阖闾的,有举越勾践的,有举宋襄公的,也有弃秦穆公 、宋襄公而举吴阖闾、越勾践的。考虑到吴、越的故事已 有多种文艺作品介绍,而宋国虽然只是当时的二等强国( 见范文澜《中国通史》卷一),争霸也未成功,但宋襄公 的图霸活动很多,且少有人详细介绍,所以本书决定取宋 而去吴、越。 再说说《左传》。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或《春秋左 氏传》。旧说《左传》是春秋时人左丘明叙述孔子所著《 春秋》事实的史书(近人研究认为是战国时人根据各国史 料编写而成),与以阐述《春秋》经义为主的《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采用编年体,以 鲁国十二世国君为序(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即 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记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 治、外交、军事等活动,如祭祀、朝聘、狩猎、婚丧、篡 弑等等,其中的主轴是权位之争。 齐、晋、宋、秦、楚的争霸活动堪称权位之争的典型 。 贵族执政者争夺权位,构成十分血腥的历史,其实质 则是制度制约人性变异。重温历史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 过程甚至认识今天的生活都会有所裨益。 这正是我选择齐、晋等争霸史实为题材的原因。 请允许我先对“制度”和“人性”两个概念略做说明 。 本书所说“制度”既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体系,也指在特定领域里或处理某方面任 务时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 版缩印本《辞海》,第185页) “人性”是人区别于非人(主要是动物)的特性,包 括“食”“色”“利”“名”等内容。人是高等动物,脱 胎于动物界,他的部分特性可以溯源到动物。动物因其生 存需要和性本能而常常独占食物和性配偶,并且非常好斗 。人也有“食”“色”之欲,这是人的生理属性(或称自 然属性),但它们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受社会属性的制约 产生质变得以提升而完全不同于动物。“利”“名”是人 的社会属性,它们的含义依次为掌握一定财富的需要和渴 望社会认同的需要。 人面对客体时的思维状态是“理性”或“反理性”, 构成人性和动物性(或曰兽性)的分水岭。事物规律和社 会公认的原则、秩序、规范,是客观存在。人依据它们认 识客体,思考和处理问题,他的思维就处于理性状态,反 之就是反理性。反理性的特点是反客观,并导致反社会。 图示如下: 一般情况下,人看重的是“利”。为了保障个人和家 庭的生活,人不能没有一定的财富,包括天然资源和人力 加工物,这是正常的需要,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但它也有 一个社会公认的“度”,超过这个“度”,又采取社会所 不容许的手段去获取,甚至抢夺别人应得的据为己有,就 与动物相去不远了。 人性沦为兽性并非没有可能,制度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的因素。 人性异化之后,罪恶和苦难成为社会常态,掠夺、厮 杀、通奸、贿赂和欺骗以及饥饿、流血和死亡充斥了历史 画面。 这正是我们在《左传》里所看到的。 综上所述,本书专写齐、晋、宋、秦、楚五强争霸, 可以与读者分享的是如下体会:优化制度,善化人性,维 持历史的常态运转。 这正是春秋时思想界的一缕阳光。 这也是我们阅读《左传》所记二百五十五年沉重历史 时可能获得的一丝欣喜。 我愿与读者共享这份欣喜,笑对今天的生活。 张德文 2012年7月定稿 精彩页 01 为了梦想的辉煌 ——管仲改革图强的四十年 管仲回来了 一队人马从西边的鲁国飞驰而来,为首骑马的官员气宇轩昂,但似乎有一点紧张。后面的军士押解着一辆囚车,囚车里的犯人个头高大,披枷戴锁,但目光炯炯、神情泰然。 队伍进入齐国国境,来到堂阜(今山东蒙阴西北),官员松开紧锁的眉头,喝令停止前进。他自己则跳下马来,命随从找来当地的邑宰,吩咐了半天。邑宰去后,他叫士兵打开囚笼,请出囚犯,除去枷锁,说道:“贤弟,咱们回来了,你先去好好洗浴一番,熏熏香,去掉晦气,然后咱们赶紧上路。我已经向国君荐举了你,国君正盼着咱们呢!” 说话的是齐国大夫、齐国国君桓公(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囚犯是他的好友管仲。 管仲泪流满面,再三拜谢鲍叔牙,谢他的救命之恩。 “咱们是兄弟,不必如此客气。回头一路上咱哥儿俩好好聊。”鲍叔牙催管仲赶紧去洗浴。 管仲洗浴完毕,换上鲍叔牙找来的干净衣服,容光焕发,英俊潇洒。鲍叔牙眼睛一亮,嘴里啧啧称赞,心里暗暗叫好——这才是我要的管仲! 吃过简单的午餐,队伍继续前行。弟兄二人骑马并肩飞驰。休息时,管仲又说开了感谢的话: “哥,你一直帮我渡过各种难关:仕途失意,作战败北,你不但不鄙视我,反倒给我鼓励。这次公子纠失败,召忽赴难,我没有像召忽那样跟公子纠一块走,忍辱苟活下来,你理解我,救我回国,给我一个实现理想的机会,我怎样报答你呀!” “贤弟,你是一个有大志的人,我知道你心中藏着一个辉煌的愿望——把咱们的国家建设成天下最强的国家,那年你劝我接受先君僖公的任命做公子小白的老师,咱们预测公子纠将会失败时,你就说过你的生命系于社稷宗庙,只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你就会选择坚强地活下来,绝不轻易自毁生命。你的决心,你的才干,我都清楚。你想到的事,一定会去做;你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一回,国君将委你以重任,你就放手去干吧!我坚决支持你。” 鲍叔牙早就派人先行一步,向国君报告管仲回国的消息。鲍叔牙等一干人快到都城时,齐桓公早已在郊外等候。见到齐桓公的车辇,管仲远远地就下马匍匐在地请罪: “草民有罪,请君上惩处!” 桓公上前扶起管仲说:“先生不必多心,寡人接先生回来,是要请先生与寡人共谋国事,绝无他意。” 管仲只是磕头谢罪,并不起身,鲍叔牙见状连忙出来解围: “贤弟,君上已经宽恕你了,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今后你好好辅佐君上,以实际行动报答君上吧!” 听了鲍叔牙的劝解,管仲才千恩万谢,起身随桓公进城,接受安排住下。 管仲回国将被重用的消息很快就在朝廷内外传开了。 “管仲射伤了国君,是有罪之人,为什么不治他的罪?” “凭什么要重用管仲?” 议论、质疑,像一支支利箭向决策者射过来。其实,齐桓公也并非没有犹豫过,毕竟,自莒至齐途中,他对管仲射自己的一箭之仇记忆犹新嘛。 P11-13 |